(金牌学案)秋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5练习:模块综合测评(二)_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57148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6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牌学案)秋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5练习:模块综合测评(二)_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牌学案)秋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5练习:模块综合测评(二)_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牌学案)秋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5练习:模块综合测评(二)_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牌学案)秋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5练习:模块综合测评(二)_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牌学案)秋地理湘教版高二选修5练习:模块综合测评(二)_word版含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模块综合测评(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略图,完成第12题。1.这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A.寒潮B.旱灾C.台风D.洪涝2.能快速有效地减轻上述自然灾害的措施是()A.建设水利工程B.营造海防林C.改进耕作制度D.改进灌溉方法解析:该种灾害在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南部沿海最为严重,西北内陆最轻,应为异常天气引发的旱灾。建设水利工程是抗旱最为快捷的措施。答案:1.B2.A某年1月3日,中央气象台同时拉响寒潮和暴雪橙色警报,一股强冷空气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大降温达18 ,华北地区气温降为-20 ,京津地区遭遇50多年来

2、最大降雪,中小学因雪停课。据此完成第35题。3.关于寒潮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A.强冷空气南侵B.冷锋南下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4.下列选项与寒潮天气无关的是()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B.交通事故频发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D.羽绒服热销5.我国很少受或不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青藏高原滇南谷地海南岛塔里木盆地A.B.C.D.解析:第3题,寒潮主要是冬春季节强冷空气南侵造成的大风、降温天气。第4题,寒潮带来降温,城市用电、用气量增加。第5题,寒潮在南下的时候,受到山脉的层层阻挡及地表摩擦力的影响,势力逐渐减弱,加上滇南谷地和海南岛的纬度位置低,所以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而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于寒

3、潮天气系统的上界,所以不受寒潮的影响。塔里木盆地距寒潮的源地较近,会受其影响。答案:3.A4.C5.A读“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图”(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越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完成第67题。(导学号50440079)6.图中台风路径处易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有()A.地震、滑坡B.滑坡、泥石流C.台风、泥石流D.地震、台风7.图中台风路径处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台风带来特大暴雨B.台风路径处多山地、丘陵C.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D.台风路径处植被破坏严重解析:图中显示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大小与台风路径有极大的相关性,台风经过的沿海地区明显地表现出灾害等级高。而台风对地质灾害的影

4、响,主要是带来大量降水,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故图中反映的地质灾害有滑坡和泥石流。答案:6.B7.A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第89题。8.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B.干旱C.低温冻害D.滑坡、泥石流9.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黄河下游地区B.长江中游地区C.云贵高原D.珠江三角洲解析:图中河流为地上河,且湖泊众多,海拔较低,应是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荆江河段地势平缓,河流曲折,排水不畅;上游的泥沙易堆积抬升河床,出现洪涝灾害。答案:8.A9.B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

5、,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屯满粮。”读图,完成第1011题。10.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A.洪涝6、7月B.洪涝7、8月C.干旱4、5月D.台风7、8月11.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屯满粮”得益于()A.气候变暖B.红壤的改良C.大量施用化肥D.大力兴修水利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凤阳位于淮河沿岸,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主要发生于6、7月份。防御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设施。答案:10.A11.D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第1213题。12

6、.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1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泥石流D.洪水解析: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涝与干旱;为我国的西南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及气候条件,使该地区成为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答案:12.C13.C读“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19731997年),完成第1416题。(导学号50440080)14.图中符号“”“”所代表的自然灾害分别是()强风干旱地震洪水A.B.C.D.15.为减轻上述两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下列工程措施适宜的是()营建防护林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建设护

7、坡工程A.B.C.D.16.下列地区灾害损失与主导因素相吻合的是()黄土高原滑坡西欧强风南亚水旱长江中游水灾A.B.C.D.解析:第14题,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出现的频率高,带来的损失最严重。但近些年来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干旱造成的损失在不断减少。但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洪水灾害不断增多,造成的损失有增加的趋势。据此可得出答案:。第15题,由上题可知两种灾害为干旱和洪水。修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能有效地减轻洪水的威胁;跨流域调水能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可有效减轻干旱带来的损失。第16题,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季风不稳定而易出现水旱灾害;长江中游的荆

8、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形成地上悬河,水流速度慢、河床高,使其极易发生洪涝灾害。答案:14.B15.B16.D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完成第1718题。17.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B.推断出各地降水状况C.计算湖泊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18.对1950年与1998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叠加,能够()A.计算湖泊蓄水量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C.了解围湖造田情况D.预测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解析:第17题,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了解被淹没地区的人

9、口分布,进而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第18题,不同时代的同一区域的图层叠加,可以知道该区域的变化,在题中是湖泊的面积变化。答案:17.A18.C我国自然灾害频次多、范围广、强度大,为防御自然灾害,我们要采取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两种措施,抓好落实和相互配合。据此完成第1920题。19.下列灾害防御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性措施的是()A.颁布洪水灾害防御法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加固防洪大堤D.修建水库,蓄水防旱20.在干旱地区修建水库可以起到的减灾作用是()A.改变地表环境,提高灾害强度B.控制灾害与人口的直接相遇C.改变水循环,提高抗灾能力D.消除旱灾灾情解析: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

10、,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属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范畴。在干旱地区修建水库可以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提高抗灾能力。答案:19.A20.C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图,完成第2122题。21.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A.陕、桂、湘B.滇、黔、蜀C.滇、黔、湘D.陕、蜀、桂22.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A.滑坡B.沙尘暴C.森林火险D.土壤盐碱化解析:第21题,由图例可以看出,图示重旱省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和四川。第22题,发生重、特旱的地区,降水少,气温高,地面干燥度高,易发生森林火险。长期降雨天气易发生滑坡灾害;北方地区冬春季节的大风天气往往

11、会出现沙尘暴灾害;华北地区的冬春季节土地易出现盐碱化现象。答案:21.B22.C下图表示某地区多次地震的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与震源深度的关系。图中纵坐标为震源深度,横坐标表示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其中0表示的是海岸线位置,-8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西800千米,2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东200千米,图中的点表示各次地震的震源位置。据此完成第2325题。(导学号50440081)23.总体上看,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与震源深度的关系是()在海岸线的西侧,震中离海岸线越远,震源越深在海岸线的东侧,震中离海岸线越远,震源越深在海岸线的东侧,震源深度限于一定的范围内在海岸线的西侧,震中到海岸线距离与震源深

12、度关系不明确A.B.C.D.24.对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合理解释是()A.大洋板块发生了张裂运动B.大陆板块内部发生了张裂运动C.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D.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25.符合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板块活动可发生在()太平洋西部岛弧北美大陆西海岸北美大陆东海岸南美大陆东海岸A.B.C.D.解析:第23题,根据图示总体上看,在海岸线的西侧,震中离海岸线越远,震源越深;在海岸线的东侧,震源深度限于一定的范围内,震源深度都小于100米。第24题,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构造活动强烈。由此可见图中各次地震的震源位置即为板块的边界,根据板块的边界形状判断为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形成。第

13、25题,太平洋西部岛弧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形成的;北美大陆西海岸的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下方形成的。而北美大陆东海岸和南美大陆西海岸位于板块的内部。答案:23.C24.D25.A下图为某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第26题。26.该岛屿多地震的原因是()A.寒潮的影响B.台风的影响C.位于板块交界处D.位于板块内部解析: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岛为我国的台湾岛,因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灾害。答案:C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第2728题。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受灾人口(万人/年)2427438591 2261 590成灾农田

14、(万公顷/年)18.143.953.782.089.127.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A.地震、洪涝、台风B.台风、暴雨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D.海啸、风暴潮、干旱28.表中时期内,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有上升的趋势,原因是()A.寒潮灾害频繁B.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C.季风环流改变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解析:第27题,可以用排除法,题干中问气象灾害,地震、滑坡是地质灾害,海啸、风暴潮是海洋灾害。第28题,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加大,各种灾害的成灾强度上升,同时社会财富的密度加大,损失加大。答案:27.B28.D读某区

15、域全年大风天数分布图,完成第2930题。29.图中反映该区域大风天数分布的特点是()A.沿海多于内地B.低纬多于高纬C.城市多于农村D.山区多于平原30.为防止该地大风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开展农田水利建设B.营造沿海防护林C.修建分洪蓄洪区D.改进耕作制度答案:29.A30.B二、综合题(共40分)31.(11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截至2010年7月20日,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7 002千公顷,受灾人口1.1亿,因灾死亡701人,失踪347人,倒塌房屋64.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1 422亿元,先后有100多个县级以上

16、城市部分受淹。材料二我国的十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图。(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名称:A,B,C,D,E。(2)灾前准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二是。前者是救灾的,后者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3)F地是(城市),经过该城市的主要铁路线有、。G地是(城市),该市附近有著名的水利工程。(4)针对洪水灾害,当地应储备哪些救灾物资?(5)广西发生洪涝灾害应从调拨救灾物资,江西应从调拨救灾物资。(要求填写图中的字母)(6)在洪水灾害中,谁应承担主要的救灾任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十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和洪水灾害的灾前准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我国的十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地

17、理位置和救灾的必要物资。为了提高灾害应急能力,我国已有十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它们是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它们都处于交通便捷的地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附近灾区。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问题:(1)储备什么及储备多少;(2)储备到哪儿。储备物资由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储备基地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交通状况决定,救灾群体以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为主承担。答案:(1)哈尔滨天津长沙西安南宁(2)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物质基础救灾物资的到达时间储备救灾物资(3)郑州京广线陇海线成都都江堰(4)救灾食物、节水设施、救生舟、救生圈、救生衣、净水剂

18、、帐篷等。(5)EC(6)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32.(6分)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导学号50440082)材料一我国东部M地区暴雨月分布坐标图。材料二我国东部M地区农作物月缺水率坐标图。(1)写出M区域的气候类型名称。(2)试分析M区域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3)针对M区域存在的气象灾害,请你提出几条有效的治理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M区域在58月份出现暴雨的频率最高,并且以7月份最多,以及该区域7月份出现农作物缺水率最低的特点,可以判断为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第(2)题,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区易发生干旱、洪涝、低

19、温冻害以及蝗灾等自然灾害。第(3)题,该区域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干旱和低温冻害,所以要健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温室农业,培育优良品种等,此外还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2)干旱、洪涝、低温冻害、蝗灾等。(3)健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强各类灾害监测预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温室农业,培育优良品种等。33.(5分)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丙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和。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2)A、B两地中,自然灾害较少的是。其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由图

20、甲中的经纬网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南美洲中南部的太平洋沿岸的安第斯山脉,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量较多,而图乙为欧洲西部的平原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均匀。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要大于平原地区,并且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该山地地区,降水量较多,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2)题,欧洲西部自然灾害相对较少,与该地区的气候类型、纬度位置以及地处板块内部等因素有关。答案:(1)A主要类型: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原因:地处板块碰撞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地势起伏,坡度较陡;降水集中,植被较少。(2)B属温带海

21、洋性气候,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少旱灾;远离热带气旋生成地,少台风灾害;处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34.(6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下图中两海湾都是风暴潮的易发区。(1)简析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2)2007年3月35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前后,图乙中海湾出现了38年以来的最强风暴潮,给沿海区域造成了严重的损

22、失。试分析此次风暴潮势力特别强大的主要原因,并比较山东省与辽宁省受本次风暴潮影响的差异及原因。(3)受风暴潮影响较大的部门有()海洋运输海水养殖风力发电海上石油开采A.B.C.D.(4)为了预防和减轻风暴潮造成的严重损失,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解析:本题考查风暴潮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第(1)题,读材料即可完成。第(2)题,温带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引起,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天文大潮相叠,则常常使其影响的滨海区域潮水暴涨。第(3)题,风暴潮对沿海养殖业、海洋运输业、海洋石油开采等部门影响较大。第(4)题,防御风暴潮目前的重点是加强预报、完善预警机制。答案:(1)海湾风暴潮

23、的类型主要为飓风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海湾的风暴潮类型主要为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2)南下的强冷空气势力较强;元宵节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辽宁省未发生风暴潮,山东省受风暴潮影响大;偏北风(东北风)助长了潮势,辽宁省沿海为离岸风,山东省北部沿海为迎岸风。(3)D(4)建立海洋环境灾害观测网络,加强海洋灾害的预警和预报;加固海岸堤坝,疏浚河道;拟订应急计划和对策等。35.(6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

24、:考查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成因及预防措施等。第(1)题,可从影响农业产量和农田设施方面分析。原因可结合图中相关信息,P地三面环山向北侧敞开,强大的冷空气南下受南部山地的阻挡在P大量堆积,造成严重冷冻灾害。第(2)题,措施可从预报、加强管理、培育良种方面回答。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36.(6分)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一批地理工作

25、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图1华北某山区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示意图图2华北某山AB剖面示意图(按21编制)(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2)判断图中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华北地区雨季在7、8、9月集中且强度较大,泥石流发生除地形等基本条件外,主要诱发因素是降水。第(2)题,两处地势比陡,处更陡,位于东南部迎风坡、断层、坡陡。故地为泥石流高危区。答案:(1)7、8、9月。原因:该地地处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这段时间更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因此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概率也较其他月份为高。(2)所示区域为高危区。理由: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东南坡有一断层,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降水活动与断层两点任答一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