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63099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伊通二十中学邢彩虹教学设计学习目 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文学:宋词和元曲;艺术:绘画和书法等成就。通过学习体会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从而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象的能力。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最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的历史资料,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祖国丰富文化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引导学

2、生认识到,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发展为基础的。教法与学法: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问题导思、合作探究等教学法。开展师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教 学 过 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两本史书,一本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生回答作者及体例。那另一本就是史书资治通鉴那么它成书于何时呢?当时又有哪些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板书课题)教与学的过程先请同学读学案中的学习目标。教师边听读边书写板书史学、文学、艺术。然后让学生看书完成学案第一部分题:师强调指出:这部史书

3、叙述的范围并接着在年代尺的简图上画出来,指出和史记共同记述的内容范围就是从战国到汉武帝初年的历史。回答,秦末农民战争和贞观之治都记载在哪部史书里?师生互动:1、资治通鉴是怎样得名的?生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所以叫资治通鉴2、为什么当时要编一部供统治者借鉴的书呢?教师讲述:由于北宋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冲突中处于劣势,并且王朝内部存在许多矛盾,这样北宋的政治家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于是便将目光转向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3、给统治者提供了借鉴,那么给我们后人是否也提供了借鉴呢?你能在历史上找一些例子吗?生甲:楚汉之争中刘邦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4、就是他善于用人,这值得我们借鉴。生乙:西汉文帝景帝提倡节俭,重视农业生产,使社会安定,国家富裕,人民安 居乐业,这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生丙;唐太宗时重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使民族大家庭更加和谐。这也值得我们借鉴等等。师小结:既然历史给我们这么多借鉴,那么我们学习历史有没有用呢?学习历史,在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顺畅。师过渡:宋元史学成就辉煌,文学也不逊色,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入文学的殿堂,参照书做学案第二部分题出示苏轼、辛弃疾的词并让同学朗读,品味其中的情感,再出示 毛泽东的诗词,看看风格是否相似,从而得出豪迈奔放的风格。师过渡:两宋时期还有一

5、位女词人,他的词风格与前两位截然不同,她是谁呢,一起先看她的作品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从她这几首词中同学们是否能读出共同的一个字?生答:“愁”师分析讲解,她为何而愁,为亲人的离去,更为家园被占而愁。这又证明了文学与当

6、时社会状况是分不开的。师过渡:元朝最发达的文学形式就是元曲而在众多的元曲作者和作品中,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又脱颖而出,谁能讲述一下窦娥冤的内容,师纠正补充。师讲述:关汉卿的窦娥冤痛快淋漓的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也充分表现了作者敢于向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和强烈的正义感。那么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勇于伸张正义,为社会的安宁与世界的和平做贡献。师过渡:领略了文学的灿烂夺目再走近宋元艺术世界。做学案第三部分,掌握基础知识。师讲述:这一时期的艺术主要介绍两方面的成就。一是绘画,二是书法。绘画的风格多种多样。但成就最大的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欣赏图片及动感图片,从图中看得出北宋经济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回忆

7、学过的知识。对比隋唐时期,宋朝有什么发展。生答:唐朝有坊和市,坊和市分开,坊是居民居住区,市是商品交换区,这样的布局不利于商品交换和经济的发展。而宋朝时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商业更加繁荣。师讲述:从画中可以看出商业的繁荣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正体现了我们前面所学的宋代社会风貌里讲过的两宋时期不但物质生活得到了提高,而且精神生活也得到了发展。这充分证明了艺术来源与社会现实又反映社会现实状况。板书(有)而元代著名画家就是赵孟頫他的画清新自然又富有情趣。他不但画画得传神,他的字也劲秀雄健,功力深厚。那么宋代是否也有这样的书法家们呢。被称为宋四家的都有谁?他们擅

8、长写的是什么字体?再看字作品。欣赏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以及他的楷书作品。宋代黄庭坚的作品。展示一位老师的书法作品: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师讲述,虽然老师的作品比不上大书法家之作,但能写至如此,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艰苦练习的,同学们任何一点点的成功都需要付出努力。世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师生探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文化与当时政治经济是否有关系?如果有,有怎样的关系?师引导看学习目标和板书。生甲答:有关系,文学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又反映社会生活。生乙答:有关系,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师总结:通过我们对本课宋元文化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历史大舞台上的主角,不仅仅是那些帝王将相。巧匠能工,文人墨客他们同样也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使祖国文化宝库更加灿烂多彩,那么我们后人也不应示弱,学习前人严谨求学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为祖国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板书设计: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史学 :司马光 资治通鉴(有)宋词政治经济 文化(有)元曲文学 : (有) 绘画 艺术 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