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心肺复苏指南10大更新要点最全版.doc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15681 上传时间:2025-07-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心肺复苏指南10大更新要点最全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年心肺复苏指南10大更新要点最全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年心肺复苏指南10大更新要点最全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年心肺复苏指南10大更新要点最全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年心肺复苏指南10大更新要点最全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年心肺复苏指南10大更新要点(最全版)美国心脏协会(AHA )公布了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 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开门见山的一句话对于中国而言有些扎眼 一尽管近年有所进展,仍只有不到40%的成人接受由非专 业人员启动的心肺复苏(CPR),而仅有不足12%的成人在急 救医疗服务(EMS)到达之前接受了 AED急救。对比之下,在我国心肺复苏术的普及率不到1% ,心脏骤停抢救 成功率更是不到万分之一。沉思之余,我们先来看一下最新版指 南中的更新内容。10大更新亮点必须掌握!对于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的 更新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再次强调非专业施救

2、者尽早启动CPR的重要性2010( IH ):如果成人猝倒或无反应患者呼吸不正常,非专业施 救者不应检查脉搏,而应假定存在心脏骤停。医务人员应在不超 过10秒时间内检查脉搏,如在该时间内并未明确触摸到脉搏, 施救者应开始胸外按压。2020 (更新):我们建议非专业人员对可能的心脏骤停患者实施CPR ,因为如果患者未处于心脏骤停状态r这样做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也较低。理由:新证据表明,未处于心脏骤停状态时接受胸外按压的患者 受到伤害的风险较低。非专业施救者无法准确确定患者是否有脉搏,而不对无脉搏患者实施CPR的风险超过不必要胸外按压所造成的伤害。2.重点突出肾上腺素早期给药2020年(无变化/再

3、次确认):关于给药时间,对于不可电击心律的心脏骤停,尽早给予肾上腺素是合理的;2020年(无变化/再次确认):关于给药时间,对于可电击心 律的心脏骤停,在最初数次除颤尝试失败后给予肾上腺素是合理 的。图1 :成人心脏骤停流程图。开始逬行CPR性上监护仞除KiasvCHBfflbfPEAxCPR2 5JW飾可鞭因CPR 2分禅 ffiiMi?z-:a 细可a晦崖力(磁卿a&少为2旳(5彌)并做!(laMawWM .忖*Jf少刚枝圉綁 砒加迦一次应d-硼皿I52L回见3M磁圧*卿.-二報化翊老5BE分托皈冷T3.1&田虾HLCPR 2 W存洙旧牺宙颱迅關卫 啊,劭炯咫11为 畑; jflIHrM

4、豪泄冏鈕的心It 轴二;MWiB*她泄帕当 齐msr+s金用?耀il 砂如jI酬JJRIUB%1内 LU攔W X分样1 rng站曲僵zJoOf.戕主H 二材 iWbmg柚庐村: &BKQ. 二制 O.5-a75rno%a.W Fitfii aawn-gfi&JRWCWX&Mmuv人Rwrifig 6t?at5 i 处art(iq 決mm , efrwt-ea wwnoft-起皿歐沁衲 (aMi40w!匡力废 UMlHysKWMl Mitt FlunlS为越电窑心砂冋0台5狂載則机冇ioStii MJRXWftOSC.ftjfftw/OJU?團匹行Rft jMIa*ttS45455Mysw *e

5、 vKaema)iHjptZwm al (Tencw prcumothoraM-fTb(x:cdE-mTsdnQ n唆形成rrhonroosiS.的处 JD纽9成 EcmoxiH0 202D 細 wgn Mri AtAOoaton理由:在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早期肾上腺素给药的建议,其中包括8500余名非创伤性院外心脏骤停(OCHA)患者参加两项肾上腺素随机试验的结果,表明肾上腺素可提高自主循环恢复(ROSC)和生存率。最近的系统综述中包含的16项关于时间的观察性研究均发现, 对不可电击心律患者更早使用肾上腺素与ROSC之间存在关 联。对于可电击心律患者,文献支持最初优先进行除颤

6、和CPR ,如果 CPR和除颤初始尝试不成功,则给予肾上腺素。在心脏停跳几分 钟后给予増加ROSC几率和生存率的药物可能同时增加良好及不 良神经系统预后的可能性。因此,最有益的方法似乎是继续使用已证明可提高生存率的药 物,同时将更多精力用于缩短所有患者的给药时间,这样将会让 更多存活者获得良好的神经系统预后。3.实时视听反馈2020年(无变化/再次确认):可在CPR中使用视听反馈装 置,以达到实时优化CPR效果。理由:最近的一项RCT报告显示,按压深度和回弹音频反馈可 使院内心脏骤停(1HCA)出院生存率提高25%。4. CPR质量的生理监测 2015( IB ):尽管没有临床研究考察CPR期

7、间根据生理参数对 复苏操作进行调整能否改善预后,但在可行情况下使用生理参数 (定量二氧化碳波形图、动脉舒张压、动脉压监测和中心静脉血 氧饱和度)来监测和优化CPR质量、指导血管加压药物治疗及检 测ROSC可能是合理的做法。2020 (更新):在可行的情况下使用动脉血压或ETCO2等生理参数来监测和优化CPR质量可能是合理的做法。理由:尽管利用动脉血压和ETCO2等生理监测手段来监测CPR 质量已是既有观念,但新数据支持将其纳入指南。AHA遵循指南 复苏登记硏究(研究名)的数据显示,使用ETCO2或舒张压监 测CPR质量时ROSC可能性提高。该监测取决于存在气管插管(ETT)或动脉置管的相应情况

8、调整 按压目标使ETCO2值至少为10 mmHg ,理想情况下为20 mmHg或更高,作为CPR质量标记可能很有用。理想目标尚未 确定。5. 不支持双重连续除颤2020 (新):尚未确定双重连续除颤对顽 固性可电击心律的有 用性。理由取重连续除颤指使用2台除颤器近乎同时实施电击的做法。 尽管一些病 例报告显示预后良好,但2020年ILCOR系统综述 未发现支持双重连续除颤的证据,因此不建议常规使用。现有研究存在多种形武的偏倚,观察性研究并未显示预后改善。最近的一项试验性RCT表明,通过重新放置电极片来改变除颤电 流的方向可能与双重连续除颤效用相当,同时可避免因能量增加 造成伤害以及除颤器受损

9、的风险。根据目前的证据,尚不清楚双重连续除颤是否有益。6. 静脉通路优先于骨内通踣2010 ( IH ):如果没有现成可用的静脉(IV )通路,实施人员建 立骨内(IO)通路是合理的做法。2020 (新):实施人员对心脏骤停患者首先尝试建立静脉通路进 行给药是合理的做法。2020 (更新):如果静脉通路尝试不成功或不可行,可以考虑改 用骨内通路。理由:2020年ILCOR系统综述比较了心脏骤停期间静脉与骨内(主要为胫骨前放置)的给药情况,发现静脉路径在5项回顾性研究中与更好的临床预后相关;侧重于其他临床问题的RCT亚组分析在将静脉或骨内通路用于给药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尽管静脉通路为首选方式,

10、但对于建立静脉通路困难的情况,骨 内通路也是合理的选择。7. 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救治和神经预测2020年指南包含有关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几天内最佳治疗 方法的重要新临床数据。利用新支持证据,再次确认了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与复苏指南更新中有关低血压治疗、进行氧浓度调整以避免低氧血症和高氧血症.癫痫发作的检测和 图2:对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的成人患者进行多模式神经预 测时建议采取的方法。治疗以及目标体温管理的建议。对某些情况下的证据水平进行了升级,以反映来自RCT和高质 量观察研究的新数据的可用性,并对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治 疗流程图进行了更新,重点突出治疗的这些重要组成部分

11、为可靠起见,应在恢复正常体温72小时后执行神经预测,并 基于多种患者评估模式做出预 后判断。2020年指南评估了 19种不同模式和具体结果,并为每种模式 提供了证据。新增示意图(图2)显示这种用于神经预测的多模 式方法。8. 康复期间的治疗和支持2020(新):我们建议心脏骤停存活者在出院前进行生理、神经、 心肺和认知障碍方面的多模式康复评估和治疗;2020 (新):我们建议心脏骤停存活者及其护理人员接受全面的 多学科出院计划,以纳入医疗和康复治疗建议及活动/工作恢 复预期目标;2020(新):我们建议对心脏骤停存活者及其护理人员进行焦虑、 抑郁、创伤后 应激反应和疲劳度的结构化评估。IHC

12、A图3 : 2015版院内心搏骤停生存链IHCA图4 : 2020版院内心搏骤停生存链理由:心脏骤停患者在初次住院后需经过较长康复期。康复期间需要支持,以确保最佳生理、认知和情感健康及恢复社会/角 色功能。此过程应从初次住院期间开始,并根据需要持续进行。9. 施救者分析总结2020(新):心脏骤停事件过后,在以情感支持为目的的随访中, 组织非专业施救者、EMS实施人员和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分析总 结并为其提供随访可能很有益。理由:施救者可能会因提供或不提供BLS而感到焦虑或出现创伤 后应激反应。医院医护人员在救治心脏骤停患者时也可能遇到情 感或心理影响。团队分析总结可对团队表现(教育、质量提高)

13、进行审查,并识别与濒死患者救治相关的自然压力因素。预计 2021年初将发 布专门探讨该主题的AHA科学声明。io-孕妇心脏g2020 (新):由于孕期患者更容易发生缺 氧,在孕妇心脏骤停 复苏期间应优先考虑氧合和气道管理;2020 (新):由于可能干扰孕产妇复苏,在孕妇心脏骤停期间 不应进行胎儿监测;2020 (新):我们建议对心脏骤停复苏后 仍然昏迷的孕妇进行目标体温管理;2020 (新):在对孕期患者进行目标体温 管理期间,建议进行 胎儿连续监测是否存在并发心动过缓的可能性,并向产科和新 生儿科征询意见。团洪计划应与产科、新生硕急诊 科.麻醉科、鱼症监护以及心脏褰停 医疗服务部门协作険对于

14、心肛骥停的事妇,优先考虑09事项 应当包括:提供克质的CPR;实SS子 目侧移手丸以缓解动脉下觀鳩麼死亡期剖宫产的目标星改髀产翊Q胎宦死亡期刖宫产屡好在5分钟内完成 貝体取决于实施人员资源和枝能组合离级气ifi若患若为孕妇,传迺篙理通常姣为困 应由曝有经验的实施人员来建立 iWP. SL入弓俺插笞或声门上處级P.通过插记二規化碳渋形圏或二佢化碳 测定,确认并监测传tr插tj的放 5RA高级气迫后,每6秒进行1次 通弓(10次/min),并持绽逬行胸外孕产妇心8511停的可能霸因A斶并血B出血C心血官疾病D芍物E拴星F发汛G心脏骇停的一般非产科原因 (H和T助记表)H S5血压 2020 American Heart Assx:iatxi图5 :孕妇心脏骤停院内ACLS流程图。理由:审查了 201 5年指南更新和201 5年AHA科学声明中有关 管理孕妇心脏骤停的建议。由于母体代谢增加、妊娠子宫造成功能残气量下降以及存在低氧 血 症导致胎儿脑损伤的风险,气道、通气 和氧合在妊娠背景下 尤为重要。在孕产妇心脏骤停期间对胎儿进行心脏评估并无帮助,还可能会 分散对必要复苏操作的注意力。在没有相反数据的情况下,应使 心脏骤停后存活的孕妇像其他存活者一样接受目标体温管理,同 时考虑可能留在子宫内的胎儿的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