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213.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70163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82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年82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年82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82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8213.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题提速练(十三)(分值:42分,建议用时:15分钟)序号78910111213得分答案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蜂蚁蜇咬后在受伤部位涂抹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B在食品袋中放入含硅胶、生石灰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氧化变质C将海鲜食物浸在福尔马林中保鲜D酸雨样品露天放置一段时间,酸性减弱,是由于酸雨所含成分被氧化A蜂蚁蜇咬是往人体内注射酸(大部分是蚁酸),可用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中和,故A正确;硅胶、生石灰只能吸收水分,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不能防止食品氧化

2、变质,故B错误;用福尔马林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会危及人体健康,故C错误;酸雨样品含有亚硫酸,亚硫酸为弱酸,具有还原性,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强酸硫酸,则雨水的酸性增强,pH会减小,故D错误。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不能发生氧化反应B乙烯和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C乙醇和乙酸乙酯都易溶于水D甲苯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甲烷可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此反应属于氧化反应,A项错误;乙烯和苯均为不饱和烃,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乙醇和水互溶,但乙酸乙酯难溶于水,C项错误;若把苯环看成R,则甲苯可看成是甲基(CH3)和R连接而成,根据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甲苯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

3、同一平面上,D项错误。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与Z为金属元素,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相同。p、q是它们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化合物,r是W的单质,s是Z的单质。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WXBq属于离子化合物C一定条件下,r与s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pDp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O,X为F,Y为Na,Z为Al,题图所示为电解熔融Al2O3的反应(加入冰晶石Na3AlF6)。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NaAlOF,故A正确;q为Na3Al

4、F6,含离子键,q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加热时Al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故C正确;p为氧化铝,具有两性,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错误。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4 g NH4F和5.6 g C2H4含有的氢原子数均为0.8NAB0.5 L 1 molL1 NaHSO3溶液中含有的HSO数目为0.5NAC标准状况下,5.6 L Cl2溶解于足量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D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的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8 g N2与足量的H2,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6NAA7.4 g NH4F的物质的量为0.2 mo

5、l,所含H原子数为0.8NA,5.6 g C2H4的物质的量为0.2 mol,所含H原子数为0.8NA,故A正确;NaHSO3溶液中HSO部分电离和水解,则0.5 L 1 molL1 NaHSO3溶液中所含HSO的数目小于0.5NA,故B错误;标准状况下,5.6 L Cl2物质的量为0.25 mol,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5NA,故C错误;N23H22NH3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28 g N2进入反应体系,只有部分N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6NA,故D错误。11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常温下将铝片加入浓H2SO4中生成有

6、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l在常温下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B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白色胶状物质Al(OH)3不溶于氨水C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先不显红色,加入氯水后变红色该溶液中含有Fe3D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该溶液中含有IB常温下Al遇浓硫酸发生钝化,无明显现象,故A错误;向铝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产生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不溶于过量的氨水,故B正确;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溶液中不含Fe3,加入氯水后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Fe2,故C错误;向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

7、明原溶液中含I2,而不是I,故D错误。12环境监察局常用“定电位”NOx传感器来监测化工厂的氮氧化物气体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电极”是负极B“工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O22e2H=NOH2OC传感器工作时H由“工作电极”移向“对电极”D“对电极”的材料可能为活泼金属锌C装置无外接电源,故为原电池,“工作电极”上NO2得电子生成NO而被还原,所以为正极,则“对电极”为负极,故A正确;“工作电极”上NO2得电子生成NO而被还原,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溶液,故电极反应式为NO22e2H=NOH2O,故B正确;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正极(“工作电极

8、”)移动,故C错误;“对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应为活泼金属,可能为Zn,故D正确。13常温下,体积均为V0L的MOH溶液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V L,溶液pH随lg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等浓度的HCl溶液中和时,消耗HCl溶液的体积:MOH溶液ROH 溶液B溶液中a、c点导电离子数目相等C两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可能增加Dlg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减小C从图像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时,MOH的pH变化大于ROH的pH变化,故碱性:MOHROH,起始浓度:c(ROH)c(MOH),则用等浓度的盐酸中和时,ROH溶液消耗的盐酸体积大于MOH溶液消耗的盐酸体积,故A错误;从图像可知,a、c两点的pH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导电离子浓度相等,但溶液的体积不同,则导电离子的数目不相等,故B错误;两溶液显碱性,稀释时c(OH)减小,而水的离子积是一个常数,则c(H)增大,故C正确;根据A中分析知,碱性:MOHROH,当lg2时,由于ROH是弱电解质,升高温度能促进ROH的电离,则c(R)增大,c(M)几乎不变,所以增大,故D错误。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