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复习练习20180507333.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70318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复习练习2018050733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年复习练习2018050733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年复习练习2018050733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复习练习2018050733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复习练习20180507333.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17黄冈中考)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2(2017咸宁中考)下列与凸透镜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3(20

2、17贵港中考)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 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D)A5 cm B10 cmC15 cm D20 cm4(2017大庆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B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决定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C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等大、倒立的虚像D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利用探头接收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5(2017齐齐哈尔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

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C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6(2017益阳中考)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 cm处移到40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B)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7(2017徐州中考)小明拿着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C)

4、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C倒立缩小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8(2017武汉中考)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C)A甲与乙 B甲与丙C乙与丁 D丙与丁9(2017威海中考)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

5、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当物体距透镜8 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6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10(2017鄂州中考)2017年5月16日,ofo共享单车2万辆投放鄂州,极大地便利了鄂州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车牌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上白色部分反射白光,黑色部分吸收光C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

6、头一倍焦距以内11(2017菏泽中考)关于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平面镜成的都是虚像B凸透镜成的都是实像C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的像,也可以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12(2017黄石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6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 cm处时,则(D)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13(2017宜昌中考)蜡烛、凸

7、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C)A倒立缩小 B倒立等大C倒立放大 D正立放大14(2017郴州中考)如图所示是小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的情景示意图,烛焰位于距透镜1.5倍焦距处,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工作原理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器件是(C)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二、填空及简答题15(2017襄阳中考)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_放大镜_(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_液化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16(2017襄阳中考)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

8、规律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_BC_之间。17(2017河南中考)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缩小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必须_减小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18(2017岳阳中考)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甲) ,乙)(1)实验前,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杯中(如图甲),从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凸透镜对光有_会聚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2)实验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缩小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3)若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会逐渐变_大_(选填“大”或“小”)。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