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171569.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70565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WPS 页数:12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171569.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171569.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171569.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171569.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171569.wps(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7-2018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第 卷(阅读题)和第 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2 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 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 卷 一、现代文阅读(2

2、3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世界上很多民族的早期历史都是依靠口头传说流传下来的,而且在长期的流传中逐渐形成 篇幅巨大的史诗。早期汉民族是否也存在过通过口头流传形成的史诗的传统,一直是一个有争 议的问题,但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表明早期中国有长篇史诗。不过,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时期,中国的汉民族也必然存在依靠口头传说流传的历史,这一点,似乎也不用怀疑,因为这 些口头传说如今还散见于各种先秦古籍中。 传说黄帝有两个著名的史官,一个叫仓颉,一个叫沮诵。传说仓颉是文字的发明者,被尊 “为 仓圣”;沮诵的名声不如仓颉大,对其的记载见

3、于世本、应劭的风俗通义等书。另 “外,庄子 大宗师中有一段南伯子葵与女偊的对话可能与沮诵的名字相关: 闻诸副墨之子, 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 “诵”“在古代是 讲述、传授 ”往事 的意思,这里的“副墨”是记录的意思,“”“洛诵 说的是口传之事。由于 诵”是口传 的意思,所以与其认为沮诵是有关文字记录的史官,不如说是口传的史官。 “”沮诵 作为史 官的名字,很有可能就是古代口头传说时代的反映。 “”中国古代有 瞽史 的职官,其作用就是口传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或者文字虽然已 经产生,但书写很不方便的年代,必定有口头传说的历史流传方式。有一种说法是,在春秋以 -

4、1 - 前,基本还是口头传说时代,春秋时代的很多典籍,就是直接从口头传说记录下来而成为书籍 的。此前的时代应该是以口传方式成书的时代。有人认为,国语记载的各种国家之事,都 “是作为一种 语”而撰写。大体上是崇尚儒家思想的说客们,为了陈述自家的某种主张而引用 各种往事的故事,其内容书于竹帛应该是后来的事,此前很可能是作为口头故事流传的。尚书、 “左传、国语、世本都是根据口头讽诵写定的。战国时期开始出现 以竹帛代口耳”的 “”情况,这主要集中在一些 私人著述 中,比如黄帝内经素问神农本草经等。 口传和著述,作为学术传承的两种方式,各个时代都是并行不悖的,各个时代都有口头传 说,而口传时代,却是特指

5、历史的传承主要通过口说,而非文字记载来实现的时代。若说,古 人流传下来的经典原文都是口授的,是不对的,但口传时代流传下来的经典原文应该是口授的。 (摘编自徐刚先秦时代的口传与学术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世界上各民族的早期历史都是依靠口头传说流传下来的,并且逐渐形成篇幅巨大的诗篇。 B.“”沮诵 作为口传史官而不是有关文字记录的史官的名字,是中国口头传说时代的反映。 C. 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汉民族有没有依靠口头传说流传的历史,一直存在争 议。 D. 瞽史的存在证明了在某个年代,中国必定有口头传说的历史流传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

6、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的第一段通过分析世界上很多民族的早期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阐释了中国的汉民族早 期的口头传说与逐渐形成巨篇史诗的必然联系。 B. 文章第二段从传说中的黄帝的两位史官说起,论证了中国口头传说时代存在的事实。 C. “国语尚书等史料的成书过程,为文章中 中国的汉民族也必然存在依靠口头传说 ”流传的历史 这一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第三段写中国古代担任 瞽史”的职官,其作用是口传历史,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依 靠口头传说流传历史是真实存在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古代汉语词典(第 2“”“”“”版)中,把 诵 解

7、释为 陈述,述说 ,这与本文中 诵 就 是口传的解释并不矛盾。 B. 在中国汉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口传时代,那时历史的传承主要通过口说,而 非文字记载来实现。 C. 仓颉发明文字的事情只是口头传说,沮诵名声虽不如仓颉大,却是有籍可查,有“以竹帛 - 2 - ”代口耳 的史证。 D. “”“”战国时期开始出现 以竹帛代口耳 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一些 私人著述 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 “”读书是一种 遇见 赵畅 “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 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 碰见各种各样的人,

8、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如果说, 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 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 自己的主动权。 “苏东坡说得好: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那么,什么才是 所欲求者 ?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 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 的经典。 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 “少读或者不读为妙。那样的 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 精力,因此太不

9、值得。 “ 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 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 “ 读书的 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换言之,一定 “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诚如孟子所云, 尽 ”信书,则不如无书。 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的。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 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所以,当与宋史互 “相参证时,他始发现其中的一些以讹传讹抑或故意诋毁、污蔑的谬误,然后,他 一一详辩之”, “以还原历史真相。这种实事求是的 遇见”方式,不仅是对历史负

10、责,也是对自己的治学态度 负责。 “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则是一种以 遇见”“叠加 遇见”而解疑释惑的有效方法。延 “伸或者跳出书本的平面 遇见”“,而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作立体的 遇见”,其效果或许会 更精彩,更生动。 “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就对读书与旅行之间的关系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说: 我是搞 - 3 - 历史地理的,旅行有时会带来契机,长期解不开的谜解开了。他曾和凤凰卫视拍过告别三峡 的纪录片,卤水直接从山里流出来,这种卤水看着普通,其实咸得不得了,直接放在锅里煮就 成了盐。那里的盐场一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用,后来才停掉。他说研究移民史,巴人 曾迁到那里煮卤产盐,巴人为什么

11、一度很强势,地盘能扩展那么大?他们控制着盐是一个很重 ”要的因素。 “原本,葛剑雄教授在读书中无法解开的疑窦,想不到因为一次拍纪录片的 遇见”,终于 茅塞顿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现实自然与社会中的立体“遇见”,无疑是对书本知识一种必 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和佐证。 “想起杨绛先生说过: 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 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 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 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这无疑是对 读书是一种遇见 最生动的诠释。 “而一个会 串门”“、常 遇见”“的读书人

12、,更让 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 水到渠成。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篇写 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 遇见”“”,落笔入题,照应题目,紧接着对 遇见 “”进行简单阐释,使人明了本文 遇见 的基本指向。 B.“”“遇见 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但选择怎样的 遇见”,主动权却在自己。宋代诗词大家 “”苏东坡的读书感悟是 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 C.“读书的 遇见”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读者要发挥能动性,善于从无疑处读出疑问,对文 “中的观点要一一进行考证,大胆否定,这才是严谨的最佳的 遇见”。 D.“文章运用比喻并引用事例进行分析说

13、理,既形象可感又内涵丰富,从平面的 遇见”,到立 “体的 遇见”,逐层剖析,论述道理透彻深刻,有很强的启发性。 5“”通读全文,简要说说 遇见 的含义。(5 分) 6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写道“而一个会 串门、常 遇见的读书人,更让 读书是为了遇见 ”更好的自己 成为可能,水到渠成。 请简析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5454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10 题。 范述曾字子玄,吴郡钱唐人也。幼好学,从余杭吕道惠受五经,略通章句。道惠学徒常有百 - 4 - 数,独称述曾曰:“此子必为王者师。”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幼时,高帝

14、引述曾为之师友。 起家为宋晋熙王国侍郎。齐初,至南郡王国郎中令,迁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带开阳令。 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竟陵王深相器重,“号为 周舍”。 时太子左卫率沈约亦以述曾方汲黯。以父母年老,乞还就养,乃拜中散大夫。 明帝即位,除游击将军,出为永嘉太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所部横阳县,山谷 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述曾下车 , 开示恩信 , 几诸凶党 , 襁负而出 , 编户属籍 者二百余家。自是商贾流通,居民安业。在郡励志清白,不受馈遗,明帝闻甚嘉之,下诏褒美焉。 征为游击将军。郡送故旧钱二十余万,述曾一无所受。始之郡

15、, 不将家属 ; 及还 , 吏无荷担者。民 无老少 , 皆出拜辞,号哭闻于数十里。高祖践阼,乃轻舟出诣阙,仍辞还东。高祖诏曰:“中散大 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可太中大夫,”赐绢二十匹。 述曾生平得奉禄,皆以分施。及老,遂壁立无所资。以天监八年卒,时年七十九。注易文言, 著杂诗赋数十篇。 (选自梁书列传五十三,有删节) 7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B.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C.中散大夫

16、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D.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8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 B.商贾,泛指做买卖的人,行走贩卖货物谓之商,住着出售货物谓之贾。 C.编户,官府把民户的详细信息登记在册,并据此征收赋税和摊派徭役。 D.践祚,践为履之意,阼指主人阶,意为走上主人阶位,皇帝登基,官员升迁都可称践祚。 9 9.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范述曾学有所成。曾师从余杭吕道惠

17、学习五经,在学生中脱颖而出,受到老师吕道惠的称 赞和奖赏。 B.范述曾为人正直敢言,在宫中对很多事都敢于直言规劝,太子虽然不能全都采用,但也不怪罪 他。 C.范述曾清正廉洁。在永嘉郡任职期间,努力保持操守,不接受馈赠,明帝对他很是赞赏,下诏褒 扬他。 - 5 - D.范述曾乐善好施。一生所得到的俸禄,都分别施与人,等到自己年老之时,家徒四壁,没有资产。 10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述曾下车,开示恩信,几诸凶党,襁负而出,编户属籍者二百余家。 (2)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民无老少,皆出拜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分) 阅读下

18、面这首唐诗,完成 11-12题。 秋浦歌十七首选二 李 白 其 四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 十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注这两首诗是诗人第二次游秋浦创作,诗人此时已进入暮年,离开长安已达十年之久。 1111.下列对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 其四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愁之深重,其十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到秋浦之 后的内心感受。 B. 其四描绘了一位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的形象,其十描绘了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形 象;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C.李白的这两首诗都写到了猿声

19、,“猿声催白发”借猿声的凄厉来渲染内心的愁苦,“猿声碎客 ”心 借猿声的凄厉来劝告人们不要到这里来观赏山水。 D. “两首诗在语言上各有特色,其四语言含蓄隽永,其十运用叠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美。 E. ”“”猿声催白发 一个 催 字强调自己的头发白得非常快,“”与 朝如青丝暮成雪 异曲同工。 1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13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 从 李 白 蜀 道 难 一 诗 中 “ , , !”的长叹中, - 6 - 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2“)师说从多个方面进

20、行对比,抨击 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 师 的 两 种 结 果 , 并 用 一 个 反 问 句 推 断 圣 人 更 圣 明 , 愚 人 更 愚 笨 的 原 因 的 语 句 是: , , ?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 致的结果是: , 。 (4)蜀道难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语句的句子是: _ , 。 ( 5) 贾 谊 用 “ , , ,赢粮而景从” 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四)课内文言文阅读(9 分) 1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合从缔交,相

21、与为一 B.赢粮而景从 C.倔起阡陌之中 D.追亡逐北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内立法度,务耕织 序八州而朝同列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 乃也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以愚黔首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 B./ C./ D./ 16. 下列各句已补出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C.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D.南取(于)汉中 第 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1515分) 17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有些中小网站为换取更多的商业

22、利益,不惜大打擦边球,放任黄、赌、毒及虚假信息,炒作耸 - 7 - 人听闻的传言,以迎合一些网民的猎奇八卦心理。 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 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 重来,要在经营方向、策略、方式上进行全方位调整。 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 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倍感头疼。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 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 对一

23、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 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A. B. C. D. 18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六十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现身成都夜空,市民有幸目睹了看起来比平常亮约 30%左 “”右的 超级月亮 ,并纷纷用照片记录下来。 B.媒体存在双重标准的原因,“除去对特朗普当选 无法相信”的偏见外,还在于他毫无执政经验, 同时深谙娱乐明星的行事规则也是缘由。 C.政府与社会给予贫困生资助,本应是为了缩短他们和其他同学的起跑线距离,让他们没有后 顾之忧,而不是让贫困生看起来像贫困生。 D.来自华西医

24、大的团队成功将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植入人体,中国成为首个 世界上拥有该技术的国家,走在了世界前列。 1919.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接受师长邀请:感谢您的美意,定去舍下候教! B.称赞对方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获益匪浅! C.祝贺开张大吉:祝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D.初见单位同事: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请您惠存! 20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该大学的生物学家在长年的野外科研活动中发现,蚂蚁常常会冒着生命危险救援同伴,不 过,他们也发现,

25、 ,这种态度的差异可能与蚁群的生存环 - 8 - 境有一定的关系。最热心的救援者通常是那些生活在松软的沙土中、习惯单独外出觅食的蚂蚁。 由于 ,所以遇到其他蚂蚁受困,更乐于相助。与之相反, 那些生活环境相对安全、天敌较少的蚂蚁,比如以坚硬紧实土壤为栖息地的蚂蚁,因为自身不容 易陷入险境,所以 。但它们的冷漠也仅限于袖手旁观而 已,并不会对家门口受困的外来蚂蚁进行攻击。 四、作文(60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 注意了,留一条缝隙。 木工讲究疏密有致, 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

26、压 “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 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 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悟和体验?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体裁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9 - 答案: 1D 2A 3C 4C 5(1)“遇见是一种读书态度,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选择 所欲求者”;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 不轻易相信,不人云亦云,对自己的治学态度负责。 (2)遇见是一种读书方式:优中选优,精中选精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 的经 “典;延伸或跳出书本,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立体 遇见

27、”。 (3“”“) 遇见 是一种读书境界:会 串门儿”“”、常 遇见 是遇见的理想境界 。 (能答出态度、方式和境界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均可满分) 6(1“)引用杨绛先生对读书的形象比喻,揭示读书是一种 遇见”“,而 遇见”的理想境界是 “会 窜门儿,常 遇见”。 (2“)一个会 串门”“、常 遇见”“的读书人,就是既有正确的 遇见”“态度,又能熟练地运用 遇 见”“的方法,通过 遇见”“是自己增长知识、成就自我,从而 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深化了 文章中心 (3“)收束全篇,呼应题目,委婉含蓄地对读者寄予希望,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会 串门”“、常 遇 ”见 的读书人;升华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7D7

28、D 8D8D 9A9A 1010. (1)范述曾初一上任,就昭示恩德,申明信义,那些凶恶之徒,拖儿带女从深山中出来,被编 入户籍成为良民百姓的共有二百余家。 (2)范述曾刚到郡中上任的时候,不带家属,到离郡回京的时候,(他手下的)吏员(依然行李简 单)没有谁的行李需要用担子挑的。百姓无论老少,都出来拜辞。 11.答案 BD, 解析 B 项,其十并未通过描绘形象来传达情感,也不是诗人的自我写照。D 项,“含蓄隽永”说 法错误,其四虽借白发抒发人生感叹,“但并非 含蓄”。 12 前一首诗借“两鬓”在“一朝”之间衰老,“猿声”催得长短头发瞬间变成白丝,表达了诗 人对进入暮年满腹忧郁的无限感慨,从诗人

29、的人生经历看,这首诗还表达了更深层的意义,那就 是抒发了一种匡时济世之大志却又无门可报、欲罢不能的矛盾。后一首诗借诗人以劝告的口吻 嘱咐友人不要去秋浦,以免凄厉的猿鸣声勾起乡愁,突出游子的思乡之情。 解析 对诗歌感情的分析鉴赏,要抓住意象,体会形象特点。其四“两鬓”“已衰”“白发”“成 丝(思)”,表明了诗人年老的忧思之情;其十,前四句写景,最后一句“猿声碎客心”抒情,可知 - 10 - 表达的是漂泊游子的思乡之情。 13(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常咨嗟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5)斩木为兵,

30、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14.D 15.B 16.D 17. 答案 C 解析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此处应用“挖空心思”或“处心积虑”。鱼 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不能用来形容 素质”。此处可用“参差不齐”。人心向背: 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或反对的。句中误用为单方面背离。 18. 答案 C 解析 A 项,“约左右”重复赘余,删掉“约”或“左右”。B 项,句式杂糅,可去掉“的原 因”。D 项,语序不当,“”“”应把 世界上 放在 首个 之前。 19. 答案 A 解析 A“”“”项 舍下 谦称自己家的客气话。 候教 ,敬候指教。请柬上常用的套语。 20.参考答案 不同的蚁群对

31、救援的态度各不相同;它们自身的遇险概率较高; 对待救援态 度冷漠。 解析 第一空后文的“这种态度的差异”表明处应填内容为“态度的差异”,根据语境,前后 文又都是谈“救援”,故处应填“救援态度各不相同”方面的内容; 处内容与后文“与之相 反,那些生活环境相对安全、天敌较少的蚂蚁”形成对照,故应填“不安全、遇敌多”方面的内 容;“”处可由后文 它们的冷漠 推知。 21. “【立意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写作时,此题可实写,也可虚写,因为 缝隙”不单可 “以实指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还可比喻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 余地”“或 空间”。 “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 字。应该在哪些方面“

32、”留下一道缝隙 ?(现象)现实 “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都应 留一道缝隙”“”。为什么要 留一道缝隙 ?(意义) “”以此可以留足空间,避免出现问题。如何才能 留下一道缝隙 ?(方法)如人与人之间,互 相尊重、包容。“留下一道缝隙”应该注意什么?(告诫)该疏则疏,恰到好处。如此一问, “思路定然豁然开朗。材料中要求 丰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 “此可以联想到:做人和处事,如果时时处处追求 丰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 - 11 - 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道缝隙,给自 己,给他人,可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1“艺术创作上追求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 欧 亨利式 的结尾”“冰山原则”“”留白 等; 2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为自己留后路; 3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 4给持不同见解者留缝隙,可形成思想的兼容; 5保护环境: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空间); -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