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年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题20180517141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71009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WPS 页数:22 大小: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年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题20180517141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年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题20180517141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年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题20180517141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年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题20180517141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年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题201805171413.wps(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20182018年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 I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 卷第 3338 题为选 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 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 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 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 择题答案使用 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

2、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 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 12 H 1 K 39 Mn 55 O 16 Cl 35.5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以糖原的形式储藏在动植物细胞中 B.蛋白质水解过程中肽键数目会增多 C.肺炎双球菌中既有 DNA 又有 RNA

3、,其中 DNA 是遗传物质 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2.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 ATP、NADPH和 CO2后,可完成暗反应 B.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 C.与冬季相比,植物在夏季光合作用强度高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长 D.密闭玻璃容器中降低 CO2供应,植物的光反应不受影响,但暗反应速率降低 3.细胞周期蛋白 A 可促进 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 siRNA(一种双链 RNA)可以导致细胞 周期蛋白 A 的 mRNA 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种特异性 siRNA 含有氢键 B.细胞周期蛋白 A 的合成会受该种 siRNA

4、 影响 C.细胞周期蛋白 A 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D.该种 siRNA 可能会使细胞周期变短 4.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B.无致病基因就不会患遗传病 C.多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易受环境影响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对多个患者家系调查 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1 A.校园内蒲公英的随机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B.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松花江近岸区和江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6.给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

5、采集其尿液和血液,结果如下。 尿 液 血 浆 体 积 Na+ K+ Na+ K+ (mL/单位时间) (mg/kg) (mg/kg) (mg/kg) (mg/kg) 注射食盐水前 25 15 35 155 45 注射食盐水后 40 12 30 135 37 据此结果可以推测大鼠注射食盐水后,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 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D.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B.工业制硫酸用 98的浓硫酸代替水吸收 SO3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金属钠 D.通过石油裂化可以获得更多的轻质油 8.下列实验

6、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混合物和 NaOH溶液加入 分液漏斗,震荡 除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B 将一小块钠投入乙醇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 验证 (乙醇)r(Y)r(Z)r(W) C.Y、Z 的简单氢化物沸点前者低 D.由 Y、Z 和 W 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10.铅酸蓄电池在电动自行车、汽车、通信、轨道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下列关于该电池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解质溶液 pH 升高 2 B.电池的总反应为 PbO2+Pb+2H2SO4 2PbSO4+2H2O C.充电时阴极的质量比阳极减少的多 D.电解液浓度越大,电池的比能量越高 11.下列关于

7、分子式为 C4H8O2的有机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能发生酯化反应,该物质一定是丁酸 B.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有 4 种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若能水解,水解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可能相同 12.常温下,向 10 mL 0.1 molL-1氨水中滴加同浓度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 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氨水的电离常数约为 110-6 B.c点时 V(HCl)10mL C.b点溶液中:c(NH4)=c(Cl)=0.05mol/L D.c、d 之间一定满足:c(Cl)c(NH4)c(H)c(OH) 13.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

8、是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A 向各 1g 的 Na2CO3、NaHCO3固体中分别加几 滴水 均放热 形成结晶水合物 放热 B 向 Mg(OH)2悬浊液中加入 NH4Cl 溶液 浊液变澄清 NH4Cl 溶液显酸 性 C 将 SO2和 Cl2混合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先变红后褪色 SO2和 Cl2有漂白 性 D 灼烧后的海带灰溶解、搅拌、煮沸、过滤, 向滤液中依次加稀 H2SO4、H2O2、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海带中含碘元素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 19-21 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4.许多科

9、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量计算出引力常量 G B.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了右手螺旋定则 C.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 e 的电荷量 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5.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 约为 1.62eV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处于n = 4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 6 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B.用能量为 10.3eV 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 使氢原子向高能

10、级跃迁 C.用可见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氢原子向高 能级跃迁 3 D.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 16.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 a、b 两个物体并排放置,水平推力 F1、F2分别作用在物体 a、b 上。 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两物体 v 的 v-t 图线如图所示,图中 ABCD。则整个运动过程中 A C A.F1对 a 物体的做功等于 F2对 b 物体的做功 a B.F1对 a 物体的冲量小于 F2对 b 物体的冲量 C.t时刻 a 物体和 b 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 t O D.t时刻 a 物体和 b 物体位移相等 t B D 17

11、.如图所示,正方形 ABCD 处在匀强电场中,其中电势 A0, BD4V。保持该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让正方形以 A 点 为轴在纸面内逆时针转过 45,则此时的 B 点和 C 点的电势为 A D AB0V C4 2 V BB4 2 V C4 2 V CB4V C4V DB0V C4V C B 18.2022年 2 月 4 日第 24届冬奥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举行,跳台 滑雪是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是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 道示意图,整个雪道由倾斜的助滑雪道 AB 和着陆雪道 CD以及水平的起跳平台 BC 组成,AB 与 BC圆滑连 接。运动员从助滑雪道 AB 上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到达 C

12、点后水平飞出以后落到 CD 上 F 点,此时速度 方向与 CD 面的夹角为 ,之后沿 CD 下滑到达 D 点。 图中 E 是运动轨迹上的某一点,在该点运动员的速度 方向与雪道CD 平行。(不计雪道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A.如果运动员从 A 点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落到 CD 上速度方向与 CD面的夹角大于 B.如果运动员从 A 点下方由静止开始下滑,落到 CD 上速度方向与 CD面的夹角小于 C.E点与 C、F 两点距离相等 D.从 C 点到 E 点所用时间与从 E 点到 F 点所用时间相同 19.已知质量均匀的球壳对其内部物体的引力为零。设想在地球赤道的正下方深为 h 处修建一 绕地心的环形真

13、空轨道,轨道面与赤道共面。一物体在轨道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与物体 间无接触。设地球半径为 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A.物体的运行速度与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B.物体的加速度为 gR R h R R h C.物体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近地卫星周期相同 D.某时刻物体经过某建筑物正下方,再次经过该建筑物的时间大于 24 小时 1 20.一水平传送装置由轮半径均为 R m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及白色 传送带等构成,两轮轴心 AB 相距 L=8.0m,传送带顺时针以不同 的速度匀速转动,轮与传送带不打滑。现把一小煤块(可视为 质点)从左端 A 点无初速放上传送带,煤块从右端 B 点离开,物 块与传送带之

14、间的动摩擦因数 =0.4,g=10m/s2 A.若不断增大传送带的运转速度,煤块从 B 点离开时速度会随之一直增大 B.若煤块从 B 点离开时速度最大,传送带的速度不能小于 8m/s 4 C.若不断增大传送带的运转速度,煤块运动过程中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随之一直增大 D.若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留下的黑色痕迹最长,传送带保持匀速运动的速度不 能小于 13m/s 21.如图所示,xoy平面内 y 轴上 OP间有绝缘弹性竖直档板,在第一象限有一点 N, PN 间 距离 d=3m。第二象限以及第一象限 PN 连线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 里,磁感应强度 B=1T。挡板下端附近 M

15、点有一粒子源,PM之间的距离 h=9m, 粒子源 可以沿 x 轴负方向发射速度不同带电粒子,粒子质量 m=1.010-12kg ,电量 q=-1.010-6C。 粒子若与档板相碰将原速率弹回,且碰撞时间不计,碰撞时电量不变,最后有一些粒子 能从 N 点离开磁场。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 的相互作用。关于这些从 N 点离开磁场的粒 y 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速度对应值可以有无数个 P d N 7 B.粒子运动的最长时间是 s 10 6 2 h C.半径 R=3.75m的粒子运动时间最长 D.速度为5106 m / s 的粒子半径最大 M o x 第 卷(非选择题 共 174分) 三、非选择题

16、: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 须作答。第 33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 题,共 129分) 22.(4“”分)某同学在做 探究求合力的的方法 实验时, (1)主要的步骤如下: A.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 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平行于木板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 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记录下 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

17、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1和 F2的图示,并用平 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平行于木板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 置 O,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 F.比较 F和 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是_(单选)。 (2)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思想是_(单选)。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放大法 23.(11分)为研究某一蓄电池组,某兴趣小组将一块旧的电池组充满电,准备利用下列 器材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A.待测电池组,电动势约为 4V

18、,内阻约几欧姆 5 B.直流电压表 V1、V2(量程均可满足要求,均可视为理想电表) C.定值电阻 R0(未知) V1 V2 D.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 Rp(已精确测定) E.导线和开关 (1)现利用以上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如图所示,完成对待 测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R R0 (2)实验之前,需要利用该电路图测出定值电阻 R0,方法 E,r K 是先把滑动变阻器 R 调到最大阻值 Rp,再闭合开关, 电压表 V1和 V2的读数分别为 U10、U20,则 R0=_(用 U10、U20、Rp表示)。 (3) 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读出电压表 Vl和 V2的多组数据 Ul、U2,描绘出

19、 UlU2 图象(横轴为 U2),图线斜率绝对值为 k,与横轴的截距值为 a,则电池组的电动 势 E=_,内阻 r=_(用 k、a、R0表示)。 24.(14 分)如图所示,小物块放在长为 L=2m板的最左端,板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已知 二者的质量均为 2kg,小物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0.5,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0.2,现在用一水平拉力 F 拉小物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若拉 力 F=14N,当小物块运动到板的最右端时,拉力 F 所做的功是多少?此时二者的速度各为多大? m1 F m2 25.(18 分)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

20、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磁感应强度 为 B 的匀强磁场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导轨电阻忽略不计,间距为 L。两根质量均为 m 的金属 杆甲、乙均在导轨上滑动且与导轨保持垂直,甲、乙的电阻均为 R,t=0 时刻在导轨上静止。 用一根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后沿两导轨的中线与甲连接,并在下端挂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 将 M 释放后,当它下落距离为 h 时(未落地),甲的速度 v1,乙的速度 v2,求 (1)此过程中整个电路产生的电热为多少?此过程所用时间? (2)求 M 下落距离为 h 时甲、乙与导轨组成的闭合回路的总电功率 (3)闭合回路最终的稳定电流多大? 6 26(15分) 天然石灰石中有一部分钙以硅酸盐

21、形式存在,不能被盐酸溶解完全。需经如下处理,方可 用高锰酸钾法准确测定其含钙量。 后续操作:取 A 试液,加入过量(NH4)2C2O4溶液,加热至 70,加入甲基橙,在不断搅拌下 缓慢滴加氨水至溶液刚刚变成黄色。在水浴上陈化 2 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把得到 的 CaC2O4沉淀用热的硫酸溶解后,用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 (1)操作 1 的名称是_。除硅时生成 SiF4 气体,写出硅酸钙与氢氟酸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 (2)采用在酸性溶液中加入(NH4)2C2O4 ,再滴加氨水逐步中和以求缓慢地增大 C2O42- 浓度的方法进行沉淀,而不能在 pH较大时加入(NH4)2C2

22、O4 ,是防止生成 。 加热、陈化的作用是 。 (3)KMnO4标准溶液使用前需要用 Na2C2O4 标定,将一定量的 Na2C2O4置于锥形瓶中, 水溶、硫酸酸化后,加热,趁热用待标定的 KMnO4进行滴定。滴定知该 KMnO4标 准溶液的浓度为 c mol/L。加热的目的是_;第一滴 KMnO4褪色很慢, 以后反而加快的原因是_。 (4)取三份同质量石灰石进行上述实验,用去 KMnO4标准液平均值为 VmL,则这种天 然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 27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把含有大量 CO2的空气吹入 K2CO3溶液中,再把 CO2从溶液中提 取出来,并使之与 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可

23、再生能源甲醇,相关反应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 H1 = -49.2kJmol-1 反应 CO2(g)H2(g) CO(g)H2O(g) H2 已知:CO和 H2的燃烧热分别为 283.0kJmol-1和 285.8kJmol-1 H2O(g) H2O(l) H3 = -44.0kJmol-1 (1)反应 的H2 =_kJmol-1。 (2)将 1.0 mol CO2和 3.0 mol H2充入 2L恒容密闭容器中,使其仅按反应 进行,在不 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 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催化剂效果最佳的是_(填 I、

24、 、 ), 最佳的原因可能是_。b 点 v(正) _v“(逆)。(填 ”,“(1 分)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2 分);2.1(L/mol)2(2 分) (3)0.0315a (2 分) 当温度升高时反应 平衡逆向移动,而反应 平衡正向移动且幅度更大,所以 CO2的转 化率增加,但甲醇的选择性却降低。 28.(15 分) (1)电磁搅拌(1 分)少量过量的高锰酸钾可被乙醇还原成二氧化锰 / 除去过量 的高锰酸钾(2 分)回流液中无油珠出现(2 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2)二氧化锰(2 分) (3)苯甲酸不纯(1 分) KCl(1 分) 取少量不熔物固体于试管中,加

25、水溶解,滴入 2-3 滴 硝酸酸化的 AgNO3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 Cl-(2 分) (4)重结晶(2 分)(5)0.27(2 分) 35答案:(1)1s22s22p63s23p63d24s2或Ar 3d24s2(1 分) N(1 分) (2)大(1 分) 2s 轨道上的电子离核远,能量高,电离时需要的能量少(2 分) (3)2:1 (2 分) 120(1 分)(4)高于(1 分) (5)X-射线衍射(1 分)膨胀(1 分) (6)BaTiO3(2 分)142.1(2 分) 36. 答案:(1) (1 分) (2)氯原子(1 分) 醛基(1 分) (3) (2 分) (4)对苯二甲酸

26、(2 分) 取代反应(2 分) (2 分) (5)52(2 分) (6)7(2 分) 答案 14 D 15B 16B 17 B 18 D 19AC 20BCD 21CD 22. C B 15 U R 23. 20 P U 10 ka R0 k 1 24.(1)m1与 m2的间的滑动摩擦力 f1 m g 10N 1 1 m2与水平面的间的滑动摩擦力 f m m g 8N 2 2 1 2 对 m2: f1 f2 m2a2 ,可得a 2 1m / s 2 对 m1: F f1 m1a1 由分析可知 a1 a ,所以 F 12N 2 (2)由(1)问可知,二者此时相对滑动,由可知 2 2 1m / s

27、 a1 2m / s , a 2 则经过 t 时间 m1滑至 m2的最右端,有: 1 1 x a t 2 , x a t 2 , x x L 1 2 2 2 1 2 2 1 可得到t 2s , x1 4m , x2 2m 摩擦生热Q f1L f x 36J 2 2 1 1 25.(1)甲、乙及 M 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 Q Mgh M m v mv -4分 2 2 1 2 2 2 (2) 与拉力等效的平均恒力为 T ,对 M:Mg T t Mv 1 -2分 对甲和乙: -2 分 Tt 1 mv mv 2 得到 Mgt ,所以 M m 1 mv t 1 2 -2 分 v M m v mv 2 M

28、g (1)闭合回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甲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大小, 即 P F v -2分 A 1 F BIl A -1分 I E -1分 2R E Bl v -1 分 1 v 2 将代入,得到 P B l v v 2 2 1 2 -1分 v 1 2R 16 由分析可知:当甲乙加速度相等时,回路电流稳定 设绳子拉力为 T,对甲:T FA ma -1分 对 M: Mg T Ma -1 分 对乙: F ma A -1 分 Mg 由得到 a M 2m mMg 将代入得到 F A 2 M m Mmg 又 F BIl I -1分 2 A ,所以 m mBl 3-3、(1)ACE (2) 设管的横截面积为:S

29、 研究管内的空气柱:初态时:P0=gH V0=L S 水银柱上表面与管口相平时管内气体压强最大,注入水银柱长为 lm 此时: P1=P0+glm 1 分 V1=(L-lm) S 1 分 气体等温变化,由波意耳定律得:P0 V0= P1 V1 得:gH L S=g (H+lm) (L-lm) S 2 分 得:lm= L-H=25cm 1 分 整体:Mgsin37-Mgcos37=Ma a=0.2g 1 分 管内水银柱:m=lm S P0 S +mg sin37- P2 S= ma 1 分 得:P2= P0+lm (g sin37-a)=85cmHg 1 分 从竖直静止状态到向下加速的过程中管内被

30、密闭的气柱为等温变化, 由波意耳定律得:P1 l1 S = P2 l2 S 1 分 得:l2=20cm 1 分 3-4、(1) ACE (2)入射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1、1是从平面端面入射的光线通过球形端面时的入射角和 折射角;2、2是从平面端面入射的光线通过球形端面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根据折射定律有: nsin1=sin1 (1) sin2=nsin2 (2) 17 由几何关系: 1=1+1 (3) 2 =2+2 (4) 设球面半径为 R,因近轴光线故 1、1、2、2、1、2是小角度,故有: R1=a1 (5) R2=b2 (6) 由(1) (2)得:n1=1 (7) 2=n2 (8) 由(3) (8)得:n=b/a (9) (1) (8) 式各 1 分、(9)式 2 分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