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1193.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71237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119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119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119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119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1193.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60分)和第卷(非选择题40分)两部分,试卷共8页,共二大题,32小题。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内)1清代学者往往重考据,尊崇汉儒而诋毁宋儒。但姚文田“独持议,谓三代以下,其道皆本孔孟,得程朱而传自五季,以后人道不至陵夷者,宋诸儒之力也”。姚文田的这一说法A. 肯定了程朱理学的历史作用 B. 糅合了儒道思想发展了儒学C. 理顺了传统儒学的发展脉络 D. 旨在借古讽今提倡经世致

2、用2晋书记载:曹魏咸熙二年(256年),“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日友于兄弟,四日沽身劳谦,五日信义可复,六日学以为己。”由此可见A. 中正官以门第财产为标准选拔人才 B. 州郡中正官全面严格举荐人才C. 儒学理念影响九品中正制度 D. 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3章太炎曾说:“船山(王夫之)学说为民族光复之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其原因是王夫之的学说A. 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B. 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C. 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D. 为民主革命思想提供启示4西汉前、中期两个判然对立的社会集团儒生和“文法吏”,在后期渐趋合流,

3、形成了一个全新而有长久生命力的社会阶层士大夫。西汉后期“士大夫”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 “统制经济”的实施B. 诸侯势力的削弱 C. “独尊儒术”的提出D. 察举制度的实行5公元前515年,鲁周政局突变,不心居于傀儡地位的鲁昭公发兵讨伐季孙氏,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联合击败而流亡齐国。季孙氏等三家不再立国君,“政在大夫”的局面发展到顶峰。这种状况A. 表明分封制已彻底崩溃 B. 意味着贵族政治的衰落C. 说明兼并战争破坏稳定 D. 不符合孔子的政治理想6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

4、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者主张都具有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B. 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C. 两者主张都抑制土地兼并 D. 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7在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是孝道为先、淡泊名利、施恩不图回报的精神偶像。汉代民间开始兴起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唐宋时,寒食节作为民间习俗得到了官方认可,甚至用法令维护寒食礼制。寒食节的发展表明A. 民间习俗都来源于民间传说 B. 民众好恶决定官府统治政策C. 儒学的社会影响力日趋扩大 D. 统治者创设民俗以强化专制8法国史学家普罗夏松说:在19世纪,大家可以不去伦敦、维也纳、柏林、圣彼得堡、罗马,但无论是谁,不管他什么出身,什么国籍,他却不

5、能不去巴黎,“巴黎是世界的神经中枢,正如雅典原先是希腊的思想灵魂一样。”欧洲人对巴黎的向往表明A. 启蒙思想在欧洲产生巨大影响 B. 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欧洲的觉醒C. 巴黎公社成为工人运动的榜样 D. 法国工业化模式成为欧洲蓝本9西方著作泰阿泰德篇中说,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这体现的是A. 美德即知识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人生而平等D. 天赋人权10法国启蒙学者博马舍在剧作中为老贵族巴尔多洛安排了这样一段台词:“我们这个时代产生过什么东西值得赞扬?尽是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地心引力、电气、种牛痘、百

6、科全书、信教自由、思想自由。”这反映出在当时的法国A. 启蒙运动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B. 启蒙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C. 出现了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 D. 新旧思想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11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主要区别是A. 重视道德的意义B. 肯定人的价值C. 强调知识的作用D. 推崇君主权威12世纪法国作家大多将遥远的中国描绘成乐土,独孟德斯鸠是“从否定方面将中国列入一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为法国和欧

7、洲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中国形象”,此后,中国在西方思想家、政治家们心目中的地位便一落千丈。这一变化A. 是欧洲人以“欧洲中心论”思想审视中国的结果B. 侧面体现了欧洲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是封建君主专制C. 表明启蒙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中国儒家“三纲五常”压制人性D. 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衰落、世界地位下降13马丁路德曾指出:“所有节日都应当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当把它们并入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的时间。”这一观点A. 有利于促进工商业发展 B. 将矛头指向“因信称义”C. 强调市民要禁欲和节制 D.

8、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14下列文物或老物件见证了历史变迁,其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15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出土了公元前二世纪的古纸,称为“灞桥纸”;后汉书中记载:“伦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据此推知:A. 纸发明于西汉是信史B. 纸发明于西汉不一定可信C. 纸发明于东汉是信史D. 两个时期的史料内容不统一、纸产生于何时无法判断16下表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 A. 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B. 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C. 小说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D. 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1

9、7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记述出处“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民国】王修版本述A. 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B.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D.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18龙被中原先民视作神灵,“凤鸟”则是楚地的图腾。在屈原的楚辞中出现“龙”20多次,频率高于凤;离骚文中历述尧舜禹汤,夏桀商

10、纣等华夏人物,无一楚人。这说明A. 战国时期南北文化的融合 B. 南方蛮夷被中原政权征服C. 多民族统一在炎黄旗帜下 D. 楚国艺术的夸张奇特想象19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这反映出宋元时期A. 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 B. 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C. 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 D. 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20下表为东汉农书四民月令农历正月的部分内容。据此可以推知,东汉时期A. 传统小农经济发达 B. 封建迷信现象严重C. 精耕细作技术出现 D. 重视农业思想盛行21郭沫

11、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从十多万片甲骨中精选41956片分类进行编排,共分成奴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刑罚监狱、战争、农业、商业、建筑、天文历法、祭祀等二十多个类别。由此可推知A. 史家的研究大都具有主观偏见B. 甲骨文已是成系统的文字C. 当时已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D. 当时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22右图反映的书法特点是 A.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B. 飘若浮出,矫若惊龙C. 笔势飞动,意绪狂放D. 端庄浑厚,雍容大度23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A. 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 B. 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C. 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 D.

12、 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24“这个形式简洁优美的理论蕴藏了太多令人惊讶的内容,100年来,人们时时从中悟出宇宙层出不穷的奥秘,它所带来的时空观革命就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理解。从中,人们发现了时间旅行的奥秘、原子裂变的巨大能量、宇宙的起源和终结、黑洞和暗能量等奇妙现象。几乎宇宙所有的奥秘都隐藏在那几行简单的公式中。”这一理论A. 破除了宗教神学对近代科学的束缚 B. 首次科学概括出宏观世界运动定律C. 标志科学研究开始深入到微观世界 D. 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角和方式251922年,爱因斯坦两次途经上海,并在上海作了演讲。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刊登了“欢迎爱因斯坦博士”的广告,上海的少年中国杂

13、志出了“相对论号”刊。爱因斯坦当时之所以会受到普遍的欢迎,主要是因为他出了狭义相对论,改变了牛顿的时空观念提出了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因光电效应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A. B. C. D. 26阅读下表,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放弃宗教信仰的人数增多 B. 科学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C. 宗教改革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D. 科学的进步彻底批驳了宗教神学27四川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讲,其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演讲提纲例证瓦特英国工业革命法拉第第二次工业革命爱因斯坦第三次科技革命

14、比尔盖茨信息技术革命A. “重大科学理论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B. “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大发展”C. “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 “欧洲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28“苹果之父”乔布斯成为“创新”的代名词。右图是在苹果公司创立之初,乔布斯设计的LOGO:牛顿在树下看书,LOGO边框上还有一句诗:“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的灵魂。”在乔布斯眼中牛顿的创新性体现在:A. 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 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实验科学C. 确认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牛顿力学体系D.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了革命性进步29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

15、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A. 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 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 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 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3019世纪60年代,日本一些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走上了日本政治舞台。“尊王攘夷”口号出现的主要背景不包括A. 外国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深 B. 幕府统治极端腐朽和无能C. 中下级武士经济处境不断恶化 D. 中下级武士掌握了较强的武装力量第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内,答在其他位置或超出边框则无效)31(22分)阅读下列材

16、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

17、卷不解。他们进而认为:佛教所谓升入涅槃境界,过于玄虚;为了获得成功的欢乐而奋斗,纯属虚荣;为了进步而去进步,则是毫无意义。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儿童入学伊始,第一首诗便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之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摘编自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

18、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8分),并分别说明其成因。(6分)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清初,绅衿户享有法定的豁免杂项差徭的权利。绅衿免除的赋役负担必然落在小民身上,这就造成贫民与绅衿的矛盾,贫民与维护绅衿特权的封建政府的对立。后来绅衿还谋求种种非法特权,“或出入官署,包揽词讼;或武断乡曲,欺压平民;或抗违钱粮,藐视国法;或代民纳课,私润身家”。绅衿的不法行为,同封建政府的职能和权力发生冲突,他们腐蚀官僚队伍,造成吏治败坏。雍正二年二月,下令革除标志绅衿特权的儒户、宦户名目,使他们与百姓一体当差,不许生监包揽同姓钱粮,不准他们本身拖欠钱粮,如敢抗顽,即行重处。摘编自冯尔康雍正传(1)

19、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帝“官绅一体当差”改革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帝“官绅一体当差”改革的作用。(8分)参考答案:ACDCD BCABD DBACA ABADD BDCDD BBCAD31(1)文艺复兴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倡导世俗教育,以培养合格市民为目标;体现了关注现实、现世、人性、享受为中心的价值观;冲破了封建神学束缚;推动力人性的复苏和精神解放。(2)不同之处:中国:凸显现实情怀;强调家庭幸福、社会关系和谐。西方: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追求实现个人价值。成因:中国: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长期君权神化,使中国缺乏宗教权威。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传统人文精神的影响;市民阶层的兴起;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任答3点即可。)32(1)原因:绅衿享有免役特权,影响社会公平;绅衿与贫民矛盾尖锐;绅衿抢夺权利严重干扰政府职能;绅衿的不法行为败坏了吏治;绅衿特权严重影响清政府的统治与社会稳定。(2)作用:废除绅衿特权,优化税收结构,缓和了社会矛盾;缓解了吏治败坏局面,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清王朝统治,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