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试题05201805041242.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72043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试题0520180504124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试题0520180504124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试题0520180504124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试题0520180504124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试题05201805041242.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模拟试题05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默写每题1分,选择每题3分,共28分)1、背诵默写。(1)人生如梦, 。(2) ,何妨吟啸且徐行。(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4) ,尽西风,季鹰归未?(5)千古江山,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7)薄雾浓云愁永昼, 。(8) ,有暗香盈袖。(9) ,最难将息。(10)梧桐更兼细雨, 。2、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堑 (qin) 纶巾(gun) 鲈鱼(l) 寻觅(m)B. 参差(sn) 骤雨 (zhu) 罗绮(y) 嬉笑(x)C. 煴火 (yn) 弋射 (y) 给其衣食(j) 汤镬

2、(hu)D. 揾泪(wn) 樯橹(qing) 脍炙(kui) 台榭(xi)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重湖叠献 招募 千骑 陡峭 B. 树梢 暮蔼 凝噎 何妨C. 遥岑远目 憔悴 钓叟 故垒 D. 寒蝉 良辰 栏杆 消魂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原为按歌曲歌唱的民间小调,叫曲、杂曲或曲子词,也称长短句、乐府或诗余等。词牌不等于题目。B. 词在结构上大多是分段的。段在音乐上叫片,或叫阕。阕是音乐终了的意思。词大多是双阕的,也有单阕或多阕的。C. 词起源于隋唐,从民间逐渐转为文人创作,全盛于宋代。词史上先后出现了“花间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流派。

3、D. 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0字以上为长调。慢词指的就是长调。5、下列词句中,没有使用典故的一句是( ) A.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B.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C.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李清照纪念堂是座古色古香的庭院,_ :“大明湖畔,_,故居在垂杨深处;_,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读后顿然唤起人们对这位婉约词人的怀念。A. 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趵突泉边 漱玉集中B. 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漱玉集中

4、趵突泉边C. 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漱玉集中 趵突泉边D. 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趵突泉边 漱玉集中7、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A.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B.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C.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共16分,)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命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

5、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大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武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中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而疑我矣。

6、”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选自资治通鉴) 注: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顿舍:停驻,休息。怚(c) 中:粗心。超距:跳远。8、(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蒙恬会城父 会师B. 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宽恕C. 自至频阳谢王翦曰 道歉D. 王翦日休士洗沐 每天9、

7、(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将军老矣,何怯也何以汝为见B. 久之,王翦使人问即患秦兵之来C. 乃悉国中兵以御之宁许以负秦曲D. 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10、(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信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二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了轻敌的情绪,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战中,由开始的节节胜利最终导致了惨败而归。 B. 王翦与李信相反,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老谋深算,运用以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C. 李信和王翦在灭楚上的不同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印证了孙子兵法中

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D. 王翦虽然为秦国灭楚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这种谋求私利的做法,并不可取。11、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王翦谢病不能将 (3分)(2)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4分)三、诗歌鉴赏(共8分)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1) 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亦体现作者秦观的心中的“淡淡的愁”。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

9、的,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4分)(2) “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成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四、经典名著阅读文化经典阅读(共6分)1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1)(3分)对上面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B在为人处世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

10、满足和精神快乐。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达到儒家精神所要求的境界了。(2) (3分)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句话所表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文学名著阅读(共10分)14、(5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府。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笼罩着她,她常暗暗流泪,身体也更加病弱。 B、宝玉秦钟去凤姐处坐。随贾琏送黛玉的昭儿从苏州回来,言林如海九月初三日已殁,凤姐说 “宝玉,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C、李嬷嬷骂袭人“哄宝玉”“妆狐媚”“配小子”

11、,袭人气哭。宝玉守袭人,劝袭人,给袭人喂药。待袭人睡后,宝玉给秋纹篦头,睛雯讽刺,宝玉说她“磨牙”。D、元春自幼为祖母教养;与弟宝玉情同母子。省亲那天,元妃见贾母“满眼垂泪”,一手搀贾母,一手搀宝玉,三人有话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E、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府大兴土木,修造园林。贾蔷要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贾琏有犹豫之意,贾蓉示意凤姐为之说好话,贾琏方允。15、(5分)简答题简述“黛玉惊梦”的故事。(100字)五、现代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7题。乱世中的美神梁 衡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生于山东济南。父亲是名重一时的文学家,母亲是状元之女,浓郁的家庭文化

12、氛围造就了李清照超绝众人的文采。动乱的时代和个人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使这个清新明丽、擅长描写闺中情趣的女词人的作品变得沉郁凄凉。并不是生活的变故可以改变每一个人,阅读文章时仔细体味为什么女词人会有这种变化。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3000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

13、,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 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

14、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竞大不悦。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3000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

15、人!”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

16、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选自十月,有删改)16、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试结合全文,分条陈述。(6分)17、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6分)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18、“转身”可理解为“转过身”和“一转身”。“转过身

17、”,既有现实生活中“转身离开”“回眸凝望”等表象之意,又寓指人生中出现的重大变化或转折,人的思维角度或生活态度的改变;“一转身”比喻时间很短,稍纵即逝。你由“转身”想到了什么事情,有没有触动心灵的感悟?请以“转身”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默写略18、【审题提示】这是一道多重含义的命题作文。“转身”可理解为“转过身”和“一转身”。“转过身”,既有现实生活“转身离开”、“不辞而别”、“回眸凝望”等表象之意,又寓指人生途中出现的重大变化或转折,人的思维角度或生活态度改变;“一转身”比喻时间很短,稍纵即逝。据此,可选取“迷途知返”、“回归本色”、“角色转换”、“学会放弃”、

18、“转身是一种智慧”、“急流勇退”、“知难而退”、“化蛹为蝶”、“人生的拐点”、“抓住机遇”、“顺应自然”、“慢慢走,欣赏啊”、“活在当下”、“懂得珍惜”等角度立意。既可写现实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一个片段或一个故事,所荡起的情感涟漪,或折射出的人生哲理;也可联系某些典型人物“转身”后的成败,写给予我们的思考与启迪。参考译文: (始皇帝二十一年)秦王向将军李信询问说:“我准备占领楚国,请估计一下要用多少兵力才够?”李信回答说:“不超过二十万。”秦王同样拿这个问题问王翦,王翦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王说“王将军老了,多么胆怯啊!”于是派遣李信、蒙恬率领二十万人进攻楚国;王翦也就以有病为理由辞职近回家

19、乡频阳。(二十二年)李信攻打平舆,蒙恬进攻寝城,大败楚军。李信又进攻鄢、郢,拿下了它们。于是带领军队向西推进,同蒙恬在城父会师,楚军便紧紧跟在秦军的后边,三天三夜不停留休息,使李信的军队被拖得疲惫不堪,遭到惨败,两座军营被攻下,七名都尉被杀死;李信逃回。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大怒,亲自去到频阳向王翦道歉说:“寡人不采用将军的计谋,使得李信玷辱了秦军的声威。将军即使有病,难道忍心丢下寡下不管吗!”王翦推托说:“我有病,不能带兵。”秦王说:“从前的事已经过去了,不要再说了!”王翦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用我,非得六十万人不行!”秦王说:“但凭将军安排考虑罢了。”于是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 秦

20、王送到霸上,王翦要求赏赐给他很多良田大宅。秦王说:“将军出发吧,难道还忧虑贫穷吗?”王翦说:“担任大王的将领,即使立了功,终究也是不会得到封侯之赏的,所以趁着大王信用我的时候,只好讨些田宅来作为留给子孙的产业。”秦王大笑。王翦出发后,到了武关,先后派五批使者回去讨封良田。有人说:“将军讨封赏也太过分了!”王翦说:“这个看法不对。大王粗心大意而又不信任人,现在倾尽国内兵力委托我独自指挥,我如果不多多地讨封良田大宅作为子孙的产业,来表示自己无别的打算,就反而会使大王因此猜疑我了。(二十三年)王翦占领了陈以南直到平舆一带。楚人听说王翦增兵攻来,于是调动了全国兵力来抵抗;王翦坚守营垒不与楚人交战。楚人多次挑战,王翦始终不肯出兵。王翦每天只让士卒休息洗浴,吃好喝好,安抚他们;并亲自同士卒一起用饭。过了一段日子,王翦派人探问:“军中在玩什么?”回答说:“正在玩投石、跳远的游戏。”王翦说:“可以出兵了!”这时楚军见找不到战机,便向东转移。王翦趁机出兵追赶,命令壮士攻击,将楚军打得大败,一直追到蕲南地区,杀死了楚军将军项燕,楚军于是全线溃败。王翦便乘胜占领了各地城邑-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