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20180502165.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72751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WPS 页数:7 大小:4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20180502165.wps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20180502165.wps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20180502165.wps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20180502165.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20180502165.wps(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黄河颂 主备人 备课 成员 全体语文老师 备课 时间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 间 课题 黄河颂 知识与技能: 1.词语积累与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大合唱。 3.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 的重要性。 教 过程与方法: 学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目 标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 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操。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重点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操。增强学生的民族

2、自豪感与自信心。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法与学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播放关于黄河的照片和影像片段,然后请一两个学生 代表谈观后感。 1 2.请两名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教师小结: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 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 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御了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 大坚强的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领会去领会黄河的 英雄气魄。 二、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2

3、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属襄阳)人。现代作家、 评论家。1935 年创作了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 1939 年 3 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著有长 诗屈原,诗集江汉行,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黄河大合 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 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 河岸边。祖国雄奇壮丽的山川和战士们英勇抗敌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 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写下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 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

4、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三、字词积累: 山巅(din) 澎湃(pn) 狂澜(ln) 浊流(zhu) 宛转(wn) 筑(zh) 屏障(pn) 哺育(b) 滋长(z) 障(zhn)屏障 澜(ln)狂澜 嶂(zhn)重峦叠嶂 斓(ln)斑斓 词语理解: 气魄:气势,魄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文中指前者。 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四、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感

5、知诗歌内容,揣摩诗歌的情感。 (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 (2“”)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一句总领下文,因 “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 掀”“奔”“劈”的重读,且 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黄河的气势。 (3“) 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 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 黄 ”河 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两句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 锵有力。 (5)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 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歌词

6、部分,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 什么特点? “”描绘黄河的句子是 望黄河滚滚 所统领的四句。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 无坚不摧的特点。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 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 3.诗歌描写了黄河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为什么最后一段要与中华儿女联系上 呢? 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诗歌最后道出的是作者的写作目 的。 【感悟精彩句子】 1.“”歌词主体部分反复出现 啊!黄河! 起什么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诗歌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即黄河养育 了中华民族,黄

7、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 环相扣,逐步深入。 2.“作者把黄河比作是 摇篮”“屏障”“,黄河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 ”的臂膀 这些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 把黄河比作摇篮,形象生动地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 史贡献;把黄河比作屏障,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歌颂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 “”把黄河比作臂膀,是承接巨人的比喻,主流是巨人的躯干,支流是 铁的臂膀 。 如此的巨人,一泻万里,浩浩荡荡,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势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 足以成为激励我们民族前进的伟大精神和信念。 3.“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 3 ”样的伟大

8、坚强!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人们对黄河的敬仰,更表达了人们对黄河深 情的依恋。 【把握文章主旨】 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 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 保卫祖国。 4 小 结 提 高 诗人在诗中综合运用了排比、反复、比喻、拟 人等修辞手法,借助于对黄河的歌颂,热情赞美了 “”伟大坚强 的民族精神,流露出深沉的民族自豪 感和战胜敌人的必胜信念。 板 书 设 计 优点: 教 -a 0 a 学 缺点: 像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反 思 例如 6 和-6,2 1 2 和-2 1 2 ,都是互为相反数,也就是 改说 进6 的措 相施反: 数是 -6,-2 1 2 的相反数是 2 1 2 2、随堂练习。 3 、小结。 小练习册 作业布置 4、课后作业。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