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04179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73090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04179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04179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04179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04179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041793.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沙市中学 2017-2018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1 1 分,共 4545分) 1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 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 A、B 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 行发酵,并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B. 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 C. 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 D. 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的酶作用于蛋白质 2科研人员研究了马铃薯茎尖

2、外植体大小对幼苗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培育脱毒苗所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细胞全能性 B. 培育脱毒苗的过程中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C. 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成苗率越低 D. 根据本实验,培养脱毒苗时茎尖的适宜大小为 0.27mm 3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关于这两种接种方法的叙 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只能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 B都能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C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 D接种工具使用后需要灭菌 4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可采用高压蒸汽、酒精擦拭、火焰灼烧等不同的灭菌或消毒方法,这 些方法依次用于处理 A接种

3、针、手、培养基 B器皿、接种针、手 C培养基、手、接种针 D菌种、手、接种针 5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 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为了提高酶的产量,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 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下列实验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 将生产菌株分为两组,实验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 B. 制备含水、淀粉、氮源和无机盐等成分的固体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 C. 把实验组的菌株接种于多个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同时接种对照组,相同条件下培养 - 1 - D. 观察两组菌株的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选出有透明圈的菌株即为所需菌株

4、 6下图是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促进有机溶剂的蒸发 B酒精灯可以对烧瓶直接加热 C冷凝管的作用是使蒸发的有机溶剂重新回到烧瓶 D胡萝卜素和有机溶剂会发生化学反应 7下列关于泡菜腌制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制作时加入陈泡菜汁会缩短泡菜腌制时间 B. 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不利于其菌种优势的保持 C. 发酵装置密封是泡菜制作成功的关键 D. 与标准溶液比较估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8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 a、 b、c 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 滤纸片,d 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 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5、 Aa 处抑菌效果小于 b 处 Bb 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Cc 处抗生素无效 Dd 为对照 9下列有关月季花药培养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花药培养可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幼小植株再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 B镜检花粉时可用醋酸洋红法或焙花青铬矾法染色,后者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C在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 D如果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幼小植株,还需对植株作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10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二倍体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 胞进行离体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幼苗(如下图)。关于这一科学事实,下列叙 述中错误的

6、是 A. 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培养基中要添加葡萄糖作为碳源 C. 此过程中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 D. 利用该技术获得的后代能保持亲本性状 11下图是用除去 DNA 的滤液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 2 - A首先用图甲装置对滤液进行处理,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B图乙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 C用图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 每管收集 5 mL,连续收集 D图丙装置中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 作用下向一极移动

7、 12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 下使模板 DNA变性、解链55 下复性(引物 与 DNA 模板链结合)72 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 PCR 过程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 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延伸过程中需要 DNA 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C.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 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 D. PCR与细胞内 DNA 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13下列有关细菌纯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操作者接种前要用 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B. 每次划线后接种环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

8、C. 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都是一个细菌细胞的克隆 D. 菌液梯度稀释后用涂布法接种,得到单菌落便于计数 14拟采用“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的方法繁殖二种名贵花卉。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消毒的原则是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 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 出芽是外植体经细胞脱分化后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 诱导分化生长物生根时,培养基中通常含有 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15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3 - A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B

9、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C在第二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 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 者 16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B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杂菌繁殖越快,豆腐越易腐败 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要控制盐用量,过低则难以抵制杂菌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17在果酒的制作实验结束时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

10、铬酸钾的混合液 B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 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 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 18下列对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 烘干效果越好 B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C在浓缩干燥前,必须进行过滤 D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有机溶液,留下 的是胡萝卜素 19压榨完橘皮后,处理压榨精油时,离心的目的是 A

11、除去质量较小的固体残留物 B除去水分 C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D除去果蜡、果胶 20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 A性质和使用量 B紧密程度 C含水量 D湿度 21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通常采用压榨法而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 A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 B柑橘、柠檬芳香油易溶于水 C会使芳香油的有效成分水解 DA 和 C - 4 - 22选择石油醚作提取胡萝卜素的萃取剂的原因是 A石油醚为水溶性有机溶剂 B石油醚挥发性强 C石油醚不易燃烧 D石油醚的沸点较高 23在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玫瑰乳浊液提纯过程中,先后使用 NaCl、无水 Na2SO4,其作用分 别是 A分层、吸水 B溶解、吸水

12、C吸水、分层 D分层、萃取 24橘皮精油的提取中要用石灰水浸泡,其目的是 A与橘皮中的有机酸反应,防止损坏橘皮精油 B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提高出油率 C防止提取过程中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分解 D防止蒸馏过程中原料发生焦糊 25对胡萝卜素的提取顺序,正确的是 A胡萝卜粉碎萃取干燥浓缩过滤胡萝卜素 B胡萝卜粉碎过滤干燥萃取浓缩胡萝卜素 C胡萝卜粉碎过滤萃取干燥浓缩胡萝卜素 D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26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的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B果醋制作不需要在密闭的条件下 C加盐量过多,腐乳硬度会减小 D都需要始终保持微生物的活性 27利用 PCR 技术,把一个双链 DNA 分子当作第一代,经过 3 次循环,在第四代 DNA 分子中, 有几条第一代脱氧核苷酸的长链? A2 B4 C8 D16 28下列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正确的是 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 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 30水中发现不如加到 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 45为最适 温度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 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 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 37 -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