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大题狂做系列专题02常见的仪器及基本操作含解析2018042912.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73207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WPS 页数:12 大小: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化学大题狂做系列专题02常见的仪器及基本操作含解析2018042912.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中考化学大题狂做系列专题02常见的仪器及基本操作含解析2018042912.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中考化学大题狂做系列专题02常见的仪器及基本操作含解析2018042912.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化学大题狂做系列专题02常见的仪器及基本操作含解析2018042912.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化学大题狂做系列专题02常见的仪器及基本操作含解析2018042912.wps(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常见的仪器及基本操作 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2017 届九年级一模】某校化学研究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 图所示实验。 先向 A 中注入一定量氯化铜溶液,此过程中一定观察到的现象是(1)_,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2)_,再注入一定量硫酸钾溶液。小组同学对无色滤液 B 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B 中溶质的离子有什么? 【评价交流】同学认为 B 中一定不含 Cu2+,该结论(3)_(“”“填 正确 或 不正确”; 【实验探究 1】乙同学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镁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 色沉淀,由此乙同学得出结论:B中含 Ba2+ 【评价与

2、交流】请你评价乙同学的结论(4)_。 【实验探究 2】丙同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滤液,向一支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 察到无色溶液变为红色;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结合上述实验最终确定 B 中含有(5)_(填离子符号)。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时, 对所加入试剂的要求是(6)_,才可以确定溶液中的离子 成分。 【答案】 产生蓝色沉淀 Ba(OH)2+CuCl2=Cu(OH)2+BaCl2 正确 不正确,加入 MgSO4溶液 都会产生白色沉淀,Mg(OH)2、BaSO4均为白色沉淀,溶液中含

3、Ba2+,OH中的一种或两种,所以 不能得出 B 中含 Ba2+的结论。(或 MgSO4与 BaCl2反应也能产生白色的 Mg(OH)2沉淀,不能得出 B 中含 Ba2+的结论。) K+、Cl、Ba2+、OH 加入适当的、适量的试剂,验证溶液中可能存在 的离子是否存在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成分。 1 【评价与交流】 Ba(OH)2 + MgSO4=BaSO4+ Mg(OH)2,BaCl2 + MgSO4 = BaSO4+ MgCl2, 加入 MgSO4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Mg(OH)2、BaSO4均为白色沉淀,溶液中含 Ba2+,OH中的一 种或两种,所以不能得出 B 中含 Ba2+的结论。

4、【实验结论】丙同学取少量滤液,向一支试管中滴 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含有 OH,另取滤液于 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硫酸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 Ba2+, 溶液中还含有不参与反应的 K+、Cl。【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 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时,对所加入试剂的要求是加入适当的、适量的试剂,验证 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否存在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成分。 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2017届九年级一模】 实验室现有石灰石、稀盐酸、髙锰酸钾、 火柴、木块、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及填写空

5、白。 (1)若补充一种仪器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上述标号仪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_。 (2)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 试管中装入少量的高锰酸钾粉末,并在试管口_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 管口,之后的操作是_ _。 (3)请将下图制取氧气过程中的装置图补充完整。_; 【答案】 试管; 2KMnO4 K2MnO4+ MnO2+ O2 用于给(盛放高锰酸钾的)试管加热 2 放一团棉花; 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解析】(1)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可制取二氧化碳,补充仪器试管可制取氧气。因为

6、给出的药品 中有髙锰酸 钾,故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 MnO2+ O2,在此实 验中酒精灯的作用是用于给试管中的高锰酸钾加热。(2)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的高锰酸钾粉末,并在试 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堵塞导气管,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 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管口放在集气瓶的瓶口。 3 【 2017 年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中考化学模拟】根据如图所示各化学实验常用仪 器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B_;C_

7、;D_;E_; F_;G_ (2)上述仪器中,可用于加热药品的仪器是_,可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 是_,用于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的仪器是_(用标号填空) (3)D 仪器的主要用途:a_;b_;c_ (4)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所需的仪器:_(用标号填空) 【答案】 试管 水槽 漏斗 烧杯 量筒 酒精灯 集气瓶 AD G E 溶解固体 配制 溶液 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 BG (4)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用到仪器有水槽和集气瓶,故选 BG; 3 4【 黑龙江省鸡西市田家炳中学九年级下化学模拟】I.下图所示为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5%的 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示意图: 请完成下列问题: (1)B 操作中应称量

8、氯化钠的质量为_ g,放好游码和砝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 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 (2)D 操作应选用_mL的量筒(填“10 mL”或“100 mL”),量取水,量筒必须放 平,视线要与量筒内_保持水平。 (3)试验中,若所配置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 (写一点) II.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 图的实验结论是:_ ; (2)B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 ; (3)C 图中的实验操作中水的作用是:_ 。 【答案】 5 用钥匙取出少量氯化钠 100mL 凹液面最低处 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使用砝 码称量

9、时,左码右物,溶解时少量液体溅出等,答案合理即可。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热使液体飞溅;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I(1)100g 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00g =5g;若指针偏向 分度盘的左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多了,故用钥匙取出少量氯化钠 ;(2)100g5%的氯化钠 溶液中水的质量为 95g 经计算水的体积为95 mL,故选 100 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视线 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3)试验中,若所配置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 是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使用砝码称量时,左码右物,溶解时少量液体溅出等,答案

10、合理即可。 4 II(1)实验 A 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2)B 图是蒸发装置,其 中玻璃棒是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热使液体飞溅; (3)C 图是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图,该实验中有二氧化硫生成,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排放在空气中易引起空气污染,故在瓶底放少量的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 空气。 5【 北京师大附中 2016-2017 学年初中八年级下学期期末】为了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 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实验: (1)首先,由导管口_(填 A、B)吸气约 30 秒,观

11、察到澄清石灰水_“(填 变 浑浊”“、 不变浑浊”),说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填 高”“、 低”)。 (2)然后,从导管口_(填 A、B)呼气约 30 秒,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填 变 浑浊”“、 不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填 高”“、 低”)。 小结: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的含量_。 【答案】 B 不变浑浊 低 A 浑浊 高 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6【 2017年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现有下列实验器材: 5 (1)用上述仪器到深井中收集一瓶井内气体时,你认为需用到的仪器是_(填字母); (2)

12、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应用到的仪器是_(填字母),还缺少_(填 名称) 【答案】 cf; cef; 软塑料管 【解析】(1)收集气体用集气瓶,故收集井下气体用集气瓶和玻璃片,故选 cf;(2)收集人 体呼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故用集气瓶、玻璃片、水槽、软塑料管,故选 cef;还缺少软塑料管; 7【 河南省 2018 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同步测试试题】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常用装置, 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_,_。 (2)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雪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她选择的装置是 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基本反应类型是 _。实验结束时,小雪发现试管内仍有石灰

13、石剩余,她处理的办法是 _。 【答案】 铁架台 长颈漏斗 BC CaCO32HCl= 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将 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再用水清洗石灰石,最后放入指定容器内 【解析】(1)是铁架台;是长颈漏斗。(2)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 B,二 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收集装置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 CaCl2H2CO3,生成的 H2CO3不稳定,易发生分解反应:H2CO3=H2O+CO2,总 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

14、应。实验后的剩余物不能随意乱扔、乱倒,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固体 物质放入指定容器内。 8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6 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酒精喷灯,要用其_(“”“”“”填 外焰内焰 或 焰心 )进 行加热。 (2)实验中玻璃管里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是_,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现象 是_。 (3)实验前“通入 CO”与“开始加热”的顺序是_;实验后“停止通 CO”与“停 ”止加热 的顺序是_。 【答案】 外焰 由红色变为黑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先通入 CO,然后再开始加热 先 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 CO

15、9【 天津市武清区、宝坻区等五区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如下图是木炭粉和氧化铜在一 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实验装置。 (1)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_ (2)木炭与氧化铜高温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上述反应,说明木炭具有_“”“(填 氧化 或 还原”)性。 (4)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 【答案】 聚热提高温度 C+2CuO 2Cu+CO2 还原 试管内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7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1)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聚热提高火焰的温度。(2)木炭与氧化铜高温时反应的化 高温 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3)木炭具有还原性,能把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 (4

16、)氧化铜是黑色固体,铜是红色固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反应的实验现 象是试管内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0【 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 2017-2018年九年级上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请将体现下列实 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 (3)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时,液体沿试管内壁玻慢慢倒入试管中。_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 【答案】 B A D C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实验基本

17、操作的注意事项。(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 中加热是为了防止试管破裂;(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是为了防止药品污 染;(3)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时,液体沿试管内壁玻慢慢倒入试管中是为了防止液体溅出;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是为了防止试管破裂。故答案为:BADC。 11【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为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称物品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 调游码 放称量纸 称量物放左盘调零点 加质量大的砝码 加质量小的砝码 A B C D (2)在小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加入铁钉,称量总质量

18、为 m1,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 的总质量为 m2“,则(填 =”“”“”,)m1_m2。 (3)图 2 装置中,称量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 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完全混 8 合,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则(填 “=”“”“”,1 分)m1_m2,其原因为_。 【答案】 B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Fe+CuSO4=Cu+FeSO4 m1=m2 m1 m2 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解析】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

19、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 量守恒定律。(1)使用托盘天平称物品的正确操作顺序为调零点,放称量纸,称量物放 左盘,加质量大的砝码,加质量小的砝码,调游码。(2)在小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 加入铁钉,称量总质量为 m1,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 渐变为浅绿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硫酸亚铁 溶液呈浅绿色,金属铜为红色。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则 m1=m2。(3)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 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完全混合,反应 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

20、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1m2,其原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 扩散到空气中。 12【 2017年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 液体体积不能超过 试管容积的_试管 夹应由_套上、取下,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距 离试管口约_处,试 管与桌面保持_角试管口不要对着人,以免_,先将试管在 火焰上_ ,让试管 均匀受热,然后将火焰对准液体中部加热,加热时用的是酒精灯的 _ ,加 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_,以免试管_ 【答案】 ; 试管底部; ; 45; 自已或者他人; 预热; 外焰; 用冷水 冲洗; 炸裂 13【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 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使用酒

21、精灯时,要注意以 下几点: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_,以免失火; (3)用完酒精灯后,_,不可用嘴去吹。 (4)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_。 9 【答案】 酒精 用灯帽盖灭 用湿抹布盖灭 【解析】本题考查了使用酒精灯的注意点。(1)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易使酒精撒出, 引起燃烧,甚至爆炸;(2)酒精灯内有酒精蒸汽,还可能混有空气,用嘴吹灭时,会把火吹 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3)根据灭火的三大原理: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 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最

22、好的方法是用湿抹布盖灭。 14【 江苏省溧阳市 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调查】在中医诊所里,王 “”同学看到老中医用 酒火疗法 为患者治疗,发现白酒竟然能够被点燃。医生告诉她:酒精体 积分数较大(即度数较高)的白酒才能被点燃。王同学用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溶液(指每 100L 酒精的水溶液中含 75mlL 酒精)代替白酒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酒精(C2H5OH)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易燃烧,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两 种液体混合时,分子间隔不同对混合后的总体积有影响,但对本实验的影响很小,忽略不计。 【实验探

23、究】实验用品:75%酒精溶液、蒸馏水、小烧杯、胶头滴管、量筒(50mL、20mL、10mL) 蒸发皿、玻璃棒、火柴。 (1)用 75%酒精溶液配制 10mL60%的酒精溶液。实验时,最好选用_mL量筒,使用量筒量 取液体读数时应_。 (2)在室温(20)时,王同学按上述方法配制了体积分数为 50%、40%、30%、20%的酒精溶液 各 10mL,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实验结果如下表 酒精体积分数 50% 40% 30% 20% 观察到的现象 可燃 可燃 不可燃 不可燃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室温(20),张同学在王同学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认为 35%的酒精溶液不能被点燃,

24、李 同学则不同意张同学的观点,你认为李同学的不同意的理由是_。 (4)拓展应用 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常常不易被点燃。其原因是_。 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国家决定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下 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选填字母序号)。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10 C每个乙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 C:H:O=12:3:8 【答案】 10 将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齐平 C2H5OH+3O2 2CO2+3H2O 张同学没有进行实验,没有实验数据,不能判定出浓度为 40%30%酒精能否被点燃 酒精挥

25、 发,水分残留 B、C 设需要的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溶液体积为 x 10mL60%=75%x x=8mL 则水的体积为 10mL-8mL=2mL 由于量取的液体分别为 8mL 和 2mL,所以最好选用 10 mL 量简,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 注意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点燃,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点燃 2CO2+3H2O; (3)张同学没有进行实验,没有实验数据,不能判定出浓度为 40%30%酒精能否被点燃。 (4)拓展应用 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常常不易被点燃。其原因是酒精挥发,水分残留,酒精的浓 度

26、降低; A、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属于混合物,错误;B、乙醇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 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 气体的排放量,是一种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正确; C、每个乙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 的质量之比=122:16:16112:3:8,所以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 12:3:8,正确。故选 BC。 15【 重庆育才初中 2018级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转化法 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根据 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11 (1)图 A 中,我们根据_(填火焰的名称)处的火柴炭化最明显,来判断各层火焰的温 度。 (2)图

27、B 中,我们根据冷却至室温后,烧杯内的水进入_(填仪器名称)中,约占总 体积的 1/5,来大致确定空气氧气 的含量。关于这个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序号)。 A红磷用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只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换成木炭同样可以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 C实验还能证明反应后瓶内 剩余气体具有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D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图 C 中,我们可以通过进入瓶内水的多少来确定瓶内氧气的多少。小梦用该方法收集氧 气,当观察到_时,便开始收集。随后小梦将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这瓶氧气中,能 观察到_色火焰。 【答案】 外焰 集气瓶 B 连续且均匀的气泡 蓝紫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