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201804281850.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74495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20180428185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20180428185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20180428185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20180428185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201804281850.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蒙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

2、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

3、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

4、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

5、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B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C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D首段提出观点,中间三段以递进结构论述“生态伦理思想”,尾段论证“生态伦理实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B孟子以“不忍心

6、”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D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木鱼周海亮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又说,千万

7、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冬子间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撤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她说。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莱,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吃,却总是吃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塑鱼。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

8、。木鱼也能。不过仗仅是味道的样子。澜满桌人心照不喧。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数发出美妙的酱香。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冬子有将筷于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晴,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傲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一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央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郦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说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他

9、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短,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帝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败与贫穷。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这些年他几世界上所有的鱼,但业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诞。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娘说,是你太无礼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

10、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一次冬子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菜的木鱼。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成,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钢烂铁里翻出来。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条木头雕刻而成的鱼运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顾强的生命。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往匠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梁子。他想或许一件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运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

11、些贫穷并且差愧的童年记忆。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木鱼。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冬子对儿子说,吃鱼。(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12期)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村民嫁女,在喜宴上摆一道红烧木鱼,只看不吃,不仅表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更表现了当时生活的贫困。B段“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在喜宴上人们狼吞虎咽的情形。C段“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主要是因为栓叔高超的手艺,使木鱼像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

12、的鱼。D小说的结构简洁中见精细,叙述风格沉稳老练,语言质朴冷静,却张力十足,不造作矫情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5小说以“木鱼”为标题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5分)6当冬子抵不住诱惑,最终动了那条木鱼之后,他的心路历程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相关文段,简要分析概括。(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就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国歌标准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国歌的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国歌法并非中国独有。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

13、都有单独的国歌法,对播放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时的相关礼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新加坡,如果有意不按官方安排奏唱国歌,或奏唱国歌时无合理原因不起立致敬的,将被起诉,并最高处以1000美元罚金。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演唱国歌时,如果有国旗展现,穿制服的军人行军礼,其他所有人都应该向国旗立正,右手放在心口,行“效忠礼”。(摘编自杜茂林“为歌立法”:国歌背后的理智与情感)材料二:(摘编自新华网国歌法来了,你用“正确姿势”爱国歌了吗?)材料三:国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在校园、奥运赛场、边防哨所每次奏响国歌都是对祖国和民族精神的一次礼赞”国歌展示馆馆长杨春霞说,“国歌是

14、代表国家的歌曲,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局局长金雪萍表示,国歌立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也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结晶的崇高敬意。法律中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国歌的具体规定,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等多重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主任武增说:“那种把维护国歌尊严与所谓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国家要对公民合法的权益予以保障,同时公民不得滥用自由和权益。对辱没国家的尊严、损害民族感情、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必须予以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摘编自朱宁宁维护国歌尊严权威 奏唱国歌有法可依)材料四:国歌法通过并颁布后,全

15、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依照法定程序分别征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他们均认为,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符合两部基本法的规定,是适当的。香港、澳门社会普遍认同这部全国性法律属于两部基本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法律。2017年10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和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的说明。两个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

16、议通过的国歌法,属于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依照基本法规定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说明还指出,近些年香港发生了一些不尊重国歌的事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引起包括广大香港居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为有效防止并处理这类行为,按照香港基本法规定将国歌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就更加具有迫切性和现实重要性。(摘编自国歌法拟列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从材料二的相关调查结果看,国歌法中对“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的规定比对“奏唱国歌的场合”的规定更重要。B调查显

17、示,一些公民缺乏对奏唱国歌时的一般礼仪的了解,这无疑是人们在奏唱国歌时嬉笑打闹、态度不够严肃的主要原因。C我国制定国歌法,与一些国家的做法一致,并且在我国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D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制定的民意基础。E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属于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依照基本法规定,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这是可以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的一个法理依据。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国歌立法的现实意义。(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牟子才,字荐叟,井研

18、人。八世祖允良生期岁,淳化间盗起,举家歼焉,惟一姑未笄,以瓮覆之,得免。子才少从其父客陈咸,咸张乐大宴,子才闭户读书若不闻见者,见者咸异之。嘉定十六年举进士。 时丁大全与宋臣表里浊乱朝政,子才累疏辞归。初,子才在太平建李白祠,自为记曰:“白之斥,实由高力士激怒妃子,以报脱靴之憾也。力士方贵倨,岂甘以奴隶自处者。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其后分提禁旅,蹀血宫廷,虽天子且不得奴隶之矣。”又写力士脱靴之状,为之赞而刻诸石。属有拓本遗宋臣,宋臣大怒,持二碑泣诉于帝,乃与大全合谋,嗾御史交章诬劾子才在郡公燕及馈遗过客为入己,

19、降两官,犹未已。帝疑之,密以椠问安吉守吴子明,子明奏曰:“臣尝至子才家,四壁萧然,人咸知其清贫,陛下毋信谗言。”帝语经筵官曰:“牟子才之事,吴子明乃谓无之,何也?”众莫敢对,戴庆炣曰:“臣忆子才尝缴子明之兄子聪。”帝曰:“然。”事遂解。盖公论所在,虽仇雠不可废也。未几,大全败,宋臣斥,诬劾子才者悉窜岭海外,乃复子才官职,提举玉隆万寿宫。帝即欲召子才。会似道入相,素惮子才,仅进宝章阁待制、知温州;又嗾御史造飞语目子才为潜党,将中以危祸。上意不可夺,遂以礼部侍郎召,屡辞,不许。乃赐御笔曰:“朕久思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故事,近臣自外召者,必先见帝乃供职;子才至北关,请内引奏事,宦者

20、在旁沮之,帝特令见,大说,慰谕久之。时士大夫小忤权臣,辄窜流,子才请重者薄惩,轻者放还。度宗在东宫,雅敬子才,言必称先生。即位,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力辞不拜,请去不已。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赠四官,官其后二人。(节选自宋史牟子才传)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B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C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

21、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D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笄”是古代用以盘头或别住帽子的簪子,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可以插簪子的年龄。B“记”是古代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如桃花源记;也可按时间记述史实,如史记。C“拓本”是把碑刻、铜器等器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象拓下来的纸本。D“经筵”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设的御前讲席,宋代以翰林学士等任经筵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牟子才少年时苦学上进。他

22、随父亲寄人篱下,闭门读书,专心学习,不受外界干扰,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B牟子才敢于为国得罪宦官。他借为李白作记表达了对宦官专权的不满,以致后来他从外地召回皇宫时,宦官董宋臣从旁阻挠。C牟子才屡遭权臣忌恨。丁大全、贾似道都曾唆使御史对他诽谤诬陷,罪名分别是侵吞公款和暗结叛党,但均未能完全得逞。D牟子才深得皇帝信任。他被人中伤,皇帝暗中写信给吴子明询问真实情况;度宗做太子时,就对他很尊敬,即位后给予重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赐御笔曰:“朕久思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2)时士大夫小忤权臣,辄窜流,子才请重者薄惩,轻者放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23、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唐崇徽公主手痕【注】欧阳修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注:崇徽公主,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以崇徽公主嫁其可汗。姓仆固氏,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生卒年不详。手痕:在今山西灵台。传说公主出嫁回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B诗从对比开始,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

24、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C颔联中“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诗人在这里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婉。D颈联诗人寓于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议论深切痛快,而又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以诗言之,第一等诗;以议论言之,第一等议论也。”E在时间上,这首诗两度由古及今作大幅度的跳跃,使诗情波澜起伏,把读者的感情之流导入诗人以激情冲击而成的曲折回荡的河道中。15这首诗的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

25、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10分)16填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0分)(1)孔子提出启发式和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强调作为教师,引导要善于把握时机,这四句是: , , , 。(2)孔子对好学有自己的标准,说话谨慎,做事敏捷,并且能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是其中之一,这两句话是: , 。(3)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不合于道德知富与贵,如浮云一般无意义,这两句是: , 。(4)青年学子承担着振兴中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重任,必须具备坚韧的品质,用论语中曾子的话来说,就是: , 。第II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6年上

26、半年数据显示,房价的涨幅大大超过金融产品回报率的平均水平,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金融市场只能望其项背新一届政府在反复释放“经济,增速放缓处于可容忍范围”信号的同时,有条不紊地推进既定的经济步调,表现出少有的“定力”。他博观约取,师心自用,在原有对汉隶、明清行草等书法精深研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符合个人气质的艺术形态。她把市场定位为高消费的中产阶级她相信只有私人订制的产品才能保持设计质量,而越稀少越 精致的东西才会变得炙手可热。当单打独斗无法实现产业整合,那么抱团出海就成了理性选择,于是民营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授 资控股实体应运而生。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将个积

27、贫积弱的旧中国 变成了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ABC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新出台的网络支付瑰丽规则,充分考虑了小电商未来的发展空间, 不仅保护日交易 额小于万元的交易,而且保护了超过百万元的大额交易。B英国牛津大学菲舍尔瓦伦丁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项研究成果, 该成果显示, 鱼龙灭绝很可能是因为气候不稳定和其演化速度减缓导致的。C引导我国的制造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是建设制造强 国的微观基础,也是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D我国沿海地区快速、大范围的围垦和填海己造成滨海湿地面积锐减,8 亿亩湿地保 护红线即将被冲破,而这一红线是维护中国基

28、本生态安全的底线。19综合分析以下材料,推出的结论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春节期间,央视推出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演绎经典名篇。该节目广受好评,诗词之美走进了千家万户。经典咏流传探索流行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与音乐的美感韵律相结合,用主流价值映照灿烂的传统文化,巧妙解决了纯文化节目缺乏大众传播性和音乐节目缺乏文化底蕴的问题,真正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经典咏流传节目的热播将古典诗词之美带进了千家万户。B流行音乐与诗歌的结合造成了经典咏流传节目的热播。C纯文化节目缺乏大众传播性是因为缺少主流价值的映照。D文化节目的探索创新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

29、播的有效途径。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貼切,逻辑严密。毎处不超过16个字(6分)作为主体公园的翘楚,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依托于美国文化, ,逐渐向全世界输出,在中国也广受欢迎。相对而言, 。从数量上看,本土主题公园占中国2500多家主題公园的绝大多数,它们在国内许多城市实施连锁化的品牌战略,在商业上取得了极大成功。 :什么时候中国的主题公园能够像迪士尼和环球影城那徉走向世界?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月15日起,琼州海峡出现罕见持续性大雾天气,导致大量游客和车辆滞留海口。高峰期滞留车辆一度超过2万辆,排队长达20公里

30、。海口市政府启动应急响应,市民、热心企业、志愿者等纷纷投入到为返程旅客的服务与保障之中。2017年,上海市提出未来五年要成为人文之城: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某春节庙会景区发出上万张“寻亲”门票,门票背面发布丢失儿童的照片和相关信息,并鼓励游客拍照发至朋友圈,让孩子多一条回家的路。某护理院为了鼓励病人儿女多来探望老人,推出“奖孝金”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得200元现金抵用券。“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

31、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1B(A错,“缺少理性”的表述原文没有。C错,“都认为加以合理利用”错。原文是“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此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这只是荀子的观点。D错,“消极”原文无此意。)2C(错,并不是各自完备。)3D(孟子是赞成“适度消费”的。根据后文对“过度消费”的阐释逆向推理,“适度消费”是指消费不得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也不可“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所以,选项中的“连续消费”有可能是适度的,也有可能是过度的,不能全部用“减少”来表述。)4C(主要是因为贫穷与饥饿

32、)5“木鱼”是全文线索和故事载体,整个故事都是围绕“木鱼”展开的。 (2分)以小见 大,展现出物质匮乏对主人公幼小心灵造成的创伤,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 (3分)6因动木鱼挨打遭受讥笑,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冬子内心都充满了无法摆脱的羞愧。 (2分) 长大后, “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表现出冬子内心的质疑 与反思。 (2分) 将做好的木鱼让儿子吃,表现出冬子放下了精神包袱,内心释然了。 (2分)7B(B项,根据材料三,正确的梳理应该是:“社会公民滥用自由和权益不维护国歌尊严损害民族感情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8CE(A项,从材料二调查结果看,人们在各种场合不

33、尊重国歌的现象更严重,应是对“奏唱国歌的场合”的规定更重要。B项,以偏概全,对奏国歌礼仪不了解,不是人们“嬉笑打闹、态度不够严肃的主要原因”。D项,根据材料四第一段可以看出,D项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9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崇高敬意;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的多重作用;维护“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10C11选A。A项“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理解不恰当,应该是特指“女子十五岁成年”。12选B。此题考查概括分析。B项,牟子才作记不是“以致”后面内容的直接原因;“从旁阻挠”的是其他“宦者”,不是董宋臣。13【答案】(1)于是亲自写信给他说:“我想见你很久了

34、,所以有这个任命,你千万不要有疑虑,为了我(你就)勉为其难出来做官吧。”(2)当时士大夫稍微触犯当权者,就被流放, 子才向皇上请求重罪的轻罚,轻罪的免除处罚。【参考译文】牟子才,字荐叟,井研人。他的八世祖牟允良生下来一岁时,遇上淳化年间强盗作乱,全家在此难中灭绝,仅有一个未成年的姑姑幸免,她用缸盖住允良,允良得以幸免。牟子才小时候跟着父亲寄居在陈咸家,陈咸大奏音乐大摆宴席,牟子才闭门读书好像没听到看到,见到他的人都觉得他与众不同。嘉定十六年牟子才考中进士。当时丁大全与董宋臣内外勾结败坏朝政,牟子才多次上疏请求辞职还乡。当初,牟子才在太平州建造李白祠,自己写了一篇记说:“李白被贬斥,实在是因为高

35、力士激怒杨贵妃,来报复李白让他脱靴之仇。高力士当时位尊倨傲,怎么会甘心以奴仆自居呢?李白不是只以气势压人,而是认为担负清除奸佞的职责本该这样,所以冒犯了君王。唐玄宗糊涂不知真相,反而替高力士驱逐了他所嫉恨的李白,高力士声势益发嚣张,宦官猖獗之势就从这里开始。之后高力士分权率领禁兵,在宫廷中厮杀,虽是天子也不能使唤指挥他了。”又描摹了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样子,为李白写赞而且刻在碑石上。恰好有人将碑文拓本给了董宋臣,董宋臣大怒,拿着二篇碑文向皇帝哭诉,于是就和丁大全合伙谋划,唆使御史先后上奏,诬陷弹劾牟子才私自侵吞在州郡的公宴以及馈赠客人的花费,降官两级,仍不罢休。皇上怀疑这件事,暗中写信询问安吉太

36、守吴子明,吴子明上奏说:“我曾经到过牟子才家,家徒四壁,人们都知道他清廉贫穷,陛下不要听信谗言。”皇帝对经筵官说:“牟子才的事情,吴子明却说没有,为什么?”众人没有敢回答的,戴庆炣说: “我记得牟子才曾经退还吴子明的哥哥吴子聪的任命。”皇帝曰: “对。”事情于是了结。有公论在,即使是仇人也不能置公论于不顾。没多久,丁大全垮台,董宋臣被贬斥,诬陷弹劾牟子才的人都被流放到岭海之外,于是恢复牟子才官职,做玉隆万寿宫的提举。皇帝想要立刻征召牟子才,适逢贾似道入朝为相,他向来忌惮牟子才,仅让他升为进宝章阁待制、温州知府;又唆使御史捏造流言把牟子才视为吴潜的党羽,要中伤加害他。皇帝的旨意不可改变,于是以礼

37、部侍郎的职位召用他,他多次推辞,不被允许。于是亲自写信说:“我想见你很久了,所以有这个任命,你千万不要有疑虑,为了我(你就)勉为其难出来做官吧。”按照旧例,从外地召回的近臣,一定先拜见皇帝后才能就任;牟子才到北关,请宦官带他进宫奏事,宦官从旁阻挠,皇帝特地下令召见,非常高兴,安慰开导了他很久。当时士大夫稍微触犯当权者,就被流放,子才向皇上请求重罪的轻罚,轻罪的免除处罚。度宗做太子时,一向尊重牟子才,开口闭口必称他为先生。太子即位后,授牟子才翰林学士、知制诰,牟子才极力推辞不接受任命,一再请求离去。进官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退休,去世后,追赠四级官,给他两位后裔授官。14AC(A项2分,

38、C项3分。)(A项,这首诗在格调上不同于一般洒同情之泪的凄凉挽歌,而启发人们在深沉的哀怨中进而对这些女子的个人悲剧加以政治上的思考,激起人们对许多不能远谋的肉食者的愤慨。是一曲饱蕴愤懑之情的悲歌。情感分析不全面。C项诗人反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 15(1)表现对远嫁女子深切的同情和对统治者对内统治严酷,对外苟且偷安,忍辱求和的不满。(2分)(2)作者在尾联上句直抒胸臆,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之情袭人心怀,行路人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下一句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来写孤魂栖止的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这里以无情衬有情,颇有韵致。(手法答对两种即可得4分)16(1)不愤不启,

39、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道而道远。填对一个空得1分。17A(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根据语境,应用“望 尘莫及”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理,丝毫不乱。符合语境。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根据语境境,应用“独具匠心”。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胜,(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应运而生:旧自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符合语境。勠力同心:形容齐心合力,团结一致。符合语境。)18D (A语序不当,“不仅保护日交易额小于万元的交易,而且保护了超过百万元的大额交易” 递进颠倒,可将关联词语后的内容互换。B句式杂糅,“鱼龙灭绝很可能是因为气候不稳定和其演化速度减弱减缓导致的”将“鱼龙灭绝很可能是因为气候不稳定和其演化速度减弱减缓”和“鱼龙 灭绝很可能是因为气候不稳定和其演化速度减弱减缓导致的”两种句式杂糅,可取其一、C搭配不 当,“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中,“加大创新能力”搭配不当,可在“创新能力”前加“提高”。)19【D】20在本土取得成功后人们更关注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发展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填对一个空得2分。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