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例高危孕产妇抢救及围产儿结局分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77633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9例高危孕产妇抢救及围产儿结局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9例高危孕产妇抢救及围产儿结局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9例高危孕产妇抢救及围产儿结局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9例高危孕产妇抢救及围产儿结局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9例高危孕产妇抢救及围产儿结局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69例高危孕产妇抢救及围产儿结局分析doi:10.14033/ki.cfmr.2016.23.072 妊娠开始至产后42 d内发生的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健康的急危重症孕产妇称为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孕产妇围生期母婴风险和死亡率高,严重危及母婴安全,而急危重症孕产妇能否急救成功是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9例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就其临床治疗及抢救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69例为研究对象。危重孕产妇包括:产科出血(

2、超过2000 ml或休克、DIC)者,子痫、重度子痫前期出现心、肝、肾、脑重要脏器并发症者,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各种产科疾病所致的DIC,妊娠合并心衰,重症肝炎,急性脂肪肝,重症感染,重症胰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患者。 1.2 方法 对所选69例孕产妇的产检情况、孕产史、户籍、分娩孕周、分娩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69例孕产妇的年龄为1841岁,平均(27.886.38)岁。初产妇37例(53.62%),经产妇32例(46.38%);孕周在29+142周;足月产32例(46.38%)、早产36例(52.17%),过期产1例(1.45%)。14例为本市户籍,其余均

3、为外地户籍,行正规产前检查者33例(47.83%),无正规产前检查者36例(52.17%),见表1。 2.2 产科急危重疾病构成 本研究中69例急危重症孕产妇的具体疾病构成如表2所示,部分孕产妇同时合并2种或2种以上的合并症。 2.3 孕产妇预后及终止妊娠方式 69例急危重孕产妇中,孕产妇存活69例,除1例肺部感染患者术后明确诊断为肺结核转至传染病院继续治疗,其余68例均在笔者所在医院救治。剖宫产术62例,有15例前置胎盘,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共2例,1例术中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1例术前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导管置入术,均成功保留子宫。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出现心力衰竭,严重紫绀,氧饱和度只有

4、60%,术后发生肾梗死,经保守治疗后出院。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由外院转入,转入后行剖宫产术,经治疗后恢复良好。 2.4 围产儿结局 68例在医院分娩的围产儿中,活产新生儿70例(其中双胎8例)。70例新生儿中35例(50%)一般情况良好,另35例(50%)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窒息9例,合并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1例,围产儿死亡3例(妊高症患者死胎引产1例,双胞胎剖宫产术后重度窒息,患儿家属放弃治疗并拒绝尸检)。 3 讨论 3.1 提高孕产期保健意识,增加孕期产检次数 本研究发现,高危孕产妇中农民或无业者51例,占73.91%,其他职业占26.09%;未产检者2例,未按时产检者

5、34例,占49.27%,而按时产检者33例,占47.82%。高危孕产妇外地户籍共55例,占79.71%,本地户籍仅14例,占20.29%。我国人口流动大,外来流动人口自我保健意识差,不能早孕建册及按时产检,从而导致严重疾病不能及早发现及治疗。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危重孕产妇中发病孕周在2836+6周者36例,占52.17%,孕周37周者32例,占46.38%。根据本研究数据,高危孕产妇的发病多在妊娠中晚期,因此孕早期产前检查至关重要,孕早期可筛查出高危因素,不适宜妊娠者需尽早终止妊娠,对于有合并症的孕妇产检期间需进行加强干预和指导,监测疾病变化情况,做好随访工作,对于不适宜继续妊娠者尽早终止妊娠2

6、。因此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及按时产检,对于危重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不宜妊娠的孕妇可及时建议尽早终止妊娠,从而降低孕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3。 3.2 危重症孕产妇三级转诊制度 本研究数据证实,高危孕产妇由外院转入44例,占63.77%,在本院产检分娩者共25例,仅占36.23%。因此孕产妇在当地医疗卫生机构产检,医疗卫生人员需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对高危孕产妇诊断和识别能力,加强高危妊娠的筛选与管理,健全孕产妇三级转诊急救网络,原则上实行逐级转诊,在病情危重等特定情况下可越级转诊,卫生行政部门应明确各级医院高危妊娠的分级管理职责,督促做好围产期高危筛选、登记、通知、转诊、监护及随访等管理工作,

7、此外加强医护人员转诊能力的培训、完善转诊网络建设、保证转诊流程,及绿色转诊通道都十分重要,达到降低高危孕产妇发生率及围产期死亡率4-5。 3.3 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团队 本文结果显示,危重疾病前五位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23例(33.33%);前置胎盘15例(21.74%);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9例(13.04%);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4例(5.8%);妊娠合并消化系统疾病8例(11.59%);产后出血4例(5.8%)。对于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多学科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抢救成功的目的。文中的这69例危重孕产妇中有62例都有麻醉科医师参与抢救,20例有内科医师参与抢救,6例有外科医师参与手术及抢救,对于前置胎盘需介入手术者甚至需要介入科医师进行介入手术,大部分高危孕产妇均需新生儿科医师到场抢救新生儿。笔者所在医院系综合性医院,对于孕产妇的抢救由内外科及相关科室共同进行,提高了产科危重症的抢救能力,对于疑难杂症甚至在全院会诊的情况下集思广益,提高了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了急危重症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6。医护工作人员自身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及各科室的协调配合,使临床抢救工作专业化、系统化,最大程度上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