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77654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助人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表现。助人行为有助于幼儿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36岁是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助人意识的增强、助人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今后适应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有关幼儿助人行为的研究较为丰富,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研究方法上,诸多研究者采用实验法研究幼儿的助人行为,研究结果往往局限于预先设定的情境,但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行为会因情境、对象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研究内容上,虽然有部分研究者以自然情境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但观察维度略显单一,有待丰富。因此,本研究采用事件取样法,从

2、不同的维度对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助人行为进行自然观察,以了解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为促进幼儿助人行为及社会性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被试 研究者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某示范性幼儿园内,随机抽取了三个班级的100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大班幼儿34名(男22名,女12名),平均年龄为5岁10个月;中班幼儿33名(男16名,女17名),平均年龄为4岁8个月;小班幼儿33名(男21名,女12名),平均年龄为3岁10个月。 (二)研究步骤 1.确定观察维度,编制幼儿助人行为观察记录表 研究者对幼儿助人行为做了9个维度的观察记录:(1)事件和涉入人次。(2)行为者的姓名。(3)

3、行为者的性别。(4)行为者的年龄。(5)助人行为发生情境。(6)助人行为对象。(7)助人行为类型。(8)助人行为策略。(9)助人行为对象的反馈。 2.正式观察 每个班的有效观察期为15天,三个班共45天。观察者从早上7:50幼儿入园到下午5:00幼儿离园,在幼儿园内观察记录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助人行为。本研究共收录幼儿助人事件846件,共1486名幼儿参与了助人行为。 3.数据统计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助人行为的总体情况 对幼儿助人行为参与人次进行频次分析(见表1),结果显示,36岁幼儿助人行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年龄越大的幼儿

4、越倾向于帮助他人。x2检验表明,3个年龄段幼儿的助人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50.799,df=2,p0.05)。 (四)幼儿助人行为对象的比较 从幼儿助人行为对象分布表(见表5)可以看出,幼儿助人行为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占75.2%,其次是同伴,占16.9%(10.6%的同性同伴和6.3%的异性同伴),还有7.9%为其他对象。x2检验表明,幼儿助人行为的对象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2005.515,df=3,p0.05)。 (六)幼儿助人行为策略的比较 对幼儿助人行为策略进行频次分析(见表7),结果显示,体力帮助居多,占81.9%,其次是语言提醒,其他几种策略使用频率不高。x2检验表明

5、,幼儿在助人策略的选用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4637.400,df=5,p0.05)。 (七)幼儿助人行为对象的不同反馈 从幼儿助人行为对象反馈的分布情况(见表8)可以看出,78.9%的助人行为对象接受帮助后,给予幼儿中性反馈,即以一种默认的态度回应幼儿的帮助行为;仅有16.9%的幼儿助人行为得到了教师、同伴的积极反馈。数据还显示,少数幼儿没有得到任何反馈或是得到了消极反馈。x2检验结果显示,助人行为对象不同反馈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x2=2386.813,df=3,p 詹姆斯?多伯森提出的“补强法则”认为,如果要让某种满意行为重复出现,应在满意结果出现后的较短时间内给予行为者奖励或表扬,如果拖得太久,作用就会慢慢淡化,甚至消失。4因此,幼儿及时获得教师和同伴的积极反馈很重要。首先,教师给予幼儿的反馈要具体、真实、发自内心,如“毛巾叠得非常整齐”“做得真好”“谢谢你”,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认可。其次,反馈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如口头表扬、物质奖励、拥抱、微笑等等。反馈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如多精神奖励,少物质奖励。再次,教师还应注意对幼儿的助人行为表现给予同样的反馈,避免反馈不均衡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后,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学会对同伴的帮助行为给予积极反馈,如“谢谢你”“你帮助我,以后我也要帮你”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