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移动互联时代高职交互式微学习的应用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77877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G移动互联时代高职交互式微学习的应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4G移动互联时代高职交互式微学习的应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4G移动互联时代高职交互式微学习的应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G移动互联时代高职交互式微学习的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G移动互联时代高职交互式微学习的应用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G移动互联时代高职交互式微学习的应用研究0 引言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应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全新空间,教育工作者将如何做出应对,它会对学习行为产生怎样影响,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而又对新应用高度敏感的高职学生,怎样运用4G移动技术及微平台设计适合他们所需的学习模式,以更好引导他们进行主动而富有成效的学习,这是摆在当前高职教育界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1 高职生开展交互式移动微学习的主要问题1-4 1.1 4G移动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资费还比较高 4G移动的网络资费就我国现有国情和对照其他国家来看,仍有较大降低空间。高职学生要想做到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微学习,在离开WIFI的环境

2、,就必须开通资费不菲的流量套餐,特别是现在很多学习资源都是以视频、图片和动画等非常耗流量的媒介形式存在,不菲的流量资费束缚了高职学生进一步开展移动微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作为进行高效移动微学习的门槛,是否具备一部优质的智能移动终端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但现有市场上配置和性能较好的4G智能移动终端,对没有经济自给能力的高职学生来讲还是太贵了,尤其对于很多农村学生,昂贵的智能手机购置费可能将他们拒之于移动微学习门外。 1.2 缺少APP应用良好和技术性能完善的移动微学习平台和支持系统 移动微学习的深入展开需在后台有一个运行优良的平台和系统支撑,而这方面现在还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从事相应的开发和

3、服务,更多的是各教育单位借助于第三方的平台和APP应用来设计一些微型学习系统和资源。由于专业技术能力不够,再加上这些平台和APP原本就不是定位教与学用的,使得开发出的这些系统和资源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设计界面和使用功能用户体验较差,学习者或师生之间交互渠道和形式单一,设计系统要集成很多第三方模块和APP,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教学支持力度单薄。以上种种不足,都挫伤了本来学习能力就不够的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移动微学习在高职生中的发展。 1.3 缺乏数量足够和制作精良的移动学习资源 当前国内各教育单位还缺乏与技术实力雄厚的IT机构进行合作的项目,制作的移动学习资源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差强人

4、意。有的平台直接通过一个链接连到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源上,但实际上不是所有网络资源都适合在移动终端上下载来学习;有的平台学习知识点分散,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知识架构体系,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有的系统在设计上视角缺乏,制作粗糙,所创作的学习资源趣味性和吸引力不够,基本没有顾及高职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有的没有提供该平台的检索手段,需借助百度等第三方工具来实现查找,无法从海量信息中检索有效信息,学生极易在学习中偏离目标。 1.4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匮乏 现有移动终端上的学习资源多是以授课视频形式存在的,遵循的仍是“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按事先编排好的教学方案和脚本,将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在整

5、个授课过程中教师与摄像镜头面对面,基本以“独角戏”的方式完成,再经后期剪辑和制作,提供给学习者,学生和教师交互沟通的机会只能放在事后。有的学习资源只是做成了微型课件,内容上也是将以往教学材料的简单堆砌。以上教学材料的制作,教学内容和方法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学习的需求,更不能做到一对一教学指导,只是把传统教学模式换了一个平台搬到移动手机上,实质是新瓶装旧酒,自然无法获得高职学生的认可。 2 高职生提升交互式移动微学习应用的对策1,4-6 2.1 充分运用基于智能终端的现代通讯软件构建移动微学习模式 微信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软件,能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

6、片和文字等多种内容。将微信运用到教学中,可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发送差异化的学习资料,有区别的开展课前预习和准备。在课中,根据不同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有侧重、有分别地讲解知识技能点,照顾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督促他们及时完成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总结和复习,了解对每次授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策略。充分利用微信所提供的技术功能,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开展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习,拓宽课堂教学时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2.2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强

7、调交互协作和情境创设的微课程设计 2.3 组建基于共同目标的“互助”、“互享”、“互进”的移动微学习共同体 对于自觉性和主动性比较弱的高职生,组建有相同目标和动机的学习共同体,有助于他们相互督促,互通有无、共同进步,一起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组建工具选择上,现有软件如飞信群、微博群和QQ群等都可以作为选项。从功能上来讲,它们各有长短。实际操作中,可以某一个交互工具为主,把几种手段相结合,弥补单一工具的不足。群成员中,最好选一到若干个大家都信任的人作为管理员,经常性地发布学习专题,以设问方式引发群成员的讨论,相互协作完成某一专题学习任务。学习共同体还应经常组织线下的学习活动,促进共同体成员

8、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群成员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这种共同体的存在,拓展了课堂学习的外延和内含,提升了参与者学习的兴趣和稳定性,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2.4 综合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多种因素,设计适合高职生学习需求的APP 在开发这类APP时,要综合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多方面因素,以促进高职生学习为出发点、以提升应用度为落脚点来进行设计。从功能性方面来讲,APP应包括基本的学习、交互、服务、检验、评估等模块功能,各模块间在后台有共用的数据流和资源库,通过隐性的数据和显性的导航相关联,以高内聚、松耦合的方式集成一体。从非功能性方面来讲,要特别重视用户的体验和感受,按照独特、体贴、专注和迷人的理念来展开设

9、计。这其中,界面UI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是整个APP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感受。设计者应充分考虑情境创设,把学习者引入到特定学习环境,沉浸其中展开高效率的学习。由于专业性比较强,整个设计过程,最好有教师、学生和软件开发人员一起组成团队参与其中。 3 结语 4G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助推一种新的交互式微学习方式的广泛运用。高职生在我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针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应当有别于其他学生群体。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高职生在4G技术条件下进行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微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如何运用4G技术开展移动微学习的相应对策,希望更好地支持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崔媛.基于移动微学习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J.海外英语,2014(10):15-17. 2 姜丹丹.移动学习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 刘洋.基于微信的高职_计算机应用基础_移动学习微平台的构建与应用D.宁夏大学,2015. 4 卫亚华.基于微信的高职JAVA程序设计微课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5 郝中超.移动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学习资源有效共享J.农业网络信息,2014(07):119-122. 6 宋晓玲.面向移动终端设备的学习应用程序_APP_的设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