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47飞机空气动力特性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78512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747飞机空气动力特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B747飞机空气动力特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B747飞机空气动力特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B747飞机空气动力特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747飞机空气动力特性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B747飞机空气动力特性研究DOI:10.16640/ki.37-1222/t.2016.20.217 1 B747飞机的设计特点及参数 1.1 设计特点 波音747的机翼悬臂式下单翼,外翼相对厚度为8%,翼根部相对厚度为13.44%,1/4弦线后掠角为37.5。机翼的内侧是高速副翼,外侧是低速副翼。采用三缝后退式襟翼,每侧机翼上表面有扰流片,每侧机翼前缘有前缘襟翼,尾翼为全动水平尾翼。 1.2 部分设计参数 B747飞机部分设计参数(表1)。 2 B747飞机空气动力特性分析 2.1 有限翼展的空气动力特性 (1)有限翼展的升力特性。取一段丝线,一端系上一个小棉球,将其放在处于风洞实验段正迎

2、角机翼的翼尖处。气流流过机翼时,小球将旋转起来,连同丝线形成一个旋转椎体。从机翼后面往前看,左翼尖小球顺时针旋转,右翼尖小球逆时针旋转,该现象说明了翼尖漩涡的出现。机翼左右翼尖后缘出现的漩涡叫做翼尖涡。 分析翼尖涡形成的原因,当机翼处于正迎角,产生升力时,翼面的下表面压力高于上表面,在压差的作用下,下表面气流绕过翼尖流向上表面,从而使下翼面流线从将机翼对称面向翼尖倾斜,上翼面的则相反,由于上下翼气流在后缘处具有不同流向、空气的粘性作用以及漩涡的相互作用,漩涡面在翼后不远处卷成两个大涡索,从而形成漩涡,并且在机翼后面形成了一个涡流面,并很快卷成两束翼尖涡向后延伸出去。 由于翼尖涡的作用,机翼范围

3、内诱导出了一个向下的速度为下洗速度,如图1所示,流过机翼的空气沿下洗速度和相对气流速度合速度方向流动,且向下倾斜,这种气流称为下洗流,倾斜角为下洗角。 综上所示,有限翼展在中小迎角下的升力特性可归纳为: 1)同一迎角下展弦比越小的机翼,它的升力系数值也越小。这是因为展弦比越小,下洗越强,所以有效迎角和升力系数值也就越小。 2)有限翼展的升力系数曲线斜率随展弦比的减小而降低。有限翼展机翼的下洗角并非恒定,其随着迎角(升力系数)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大,机翼迎角每增加一度,有效迎角增加不到一度。展弦比越小下洗影响越大。有效迎角增加越少升力系数曲线斜率越低。 (2)有限翼展机翼的失速特性。B747飞机采用

4、的是后掠梯形翼,至于梯形机翼,翼梢下洗角小,有效迎角大,首先会在翼梢附近发生气流分离,因机翼失速总是从某个局部开始,然后蔓延到全翼,所以当局部剖面的气流已严重分离,其余大部分剖面并未失速,机翼升力系数还能随迎角增加而增大,不过机翼的升力系数曲线斜率下降了。我们将局部出现严重气流分离、升力系数曲线斜率显著下降时的迎角称为抖动迎角。迎角从抖动迎角增加到另一更大迎角时,机翼表面分离区进一步扩大,整个机翼升力系数达到最大值,此时迎角为机翼临界迎角,升力系数为机翼的最大升力系数,此时在增大迎角,机翼的升力系数开始急速下降,机翼开始失速。 2.2 后掠翼的空气动力特性 由于B747飞机机采用1/4弦线后掠

5、角为37.5的后掠翼,其主要起减阻的作用,下面将详细讨论后掠翼的空气动力特性。 (1)后掠翼的低速空气动力特性。经实验发现,空气流过后掠翼时,从平面看流线将左右倾斜成S形,原因如下: 气流流过后掠翼,其流速方向与机翼前缘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可分解为两个分速:一个是平行分速(),在空气流过机翼表面的过程中,平行分速基本不变;另一个垂直分速(),同空气以垂直分速流过一个平直翼一样,垂直分速不断发生变化。平行分速和垂直分速与前缘后掠角的关系是。 设有一个无限长的平直翼,空气以流速流过机翼,若此时机翼以向右运动,平行于翼展的相对气流不会使机翼的气动特性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同空气以流速流过无限翼展斜置翼一样

6、,这样,后掠角为的无限翼展后掠翼的升阻力特性,就可以利用无限长直机翼的升阻力特性来求得。经推导,后掠翼升阻力特性(用表达)与对应直机翼的升阻力特性(用表达)之间表达式为 由以上三个公式可以看出,如果无限翼展后掠翼与无限翼展平直翼的法向迎角、垂直分速、法向弦长、翼型均相同,那么后掠翼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升力系数斜率都将小于平直翼。因此,后掠翼的低速空气动力特性不如平直翼好。而有限翼展后掠翼与无限翼,除翼根和翼尖部分有较大差别外其余部分均十分接近。 (2)后掠翼的亚声速空气动力特性。在亚声速阶段,后掠翼的升力系数斜率同翼型一样,随飞行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大。根据理论计算,在亚声速阶段,后掠翼的升力系

7、数斜率由下式可以得到 在此阶段,由于空气压缩性的影响,随着飞行马赫数的增加,机翼表面产生吸力的地方吸力更大,产生压力的地方压力更大,使得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差增大,升力系数斜率增大。另外,在亚声速阶段,升力系数斜率还随展弦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后掠角的增大而减小。 2.3 B747飞机部分增升与减升、增(减)阻装置介绍 B747飞机采用的增升减阻装置主要有后退三开缝襟翼、克鲁格襟翼、扰流板等。下面将将具体介绍其中一部分的原理与作用。 (1)后退三开缝襟翼。开缝式襟翼是由简单襟翼不断改进而来。开缝式襟翼放下后,不仅会增大翼型相对弯度,还会令机翼的前缘与后缘之间形成间隙,这样空气就可以从机翼的下表面通过缝

8、隙流向上表面。高速气流通过缝隙流到上翼面后,可增加附面层能量,推迟气流分离。后退式机翼的特点是襟翼放下的同时可向后滑动,在增大翼型相对弯度的同时,还增大了机翼的面积,这种襟翼增升显著,降低了临界迎角。 后退式开缝襟翼则是将上面两种机翼结合起来。其特点是,能够在襟翼向下偏转增大相对弯度的同时,还能通过襟翼的向后滑动增大机翼面积,因此增升效率比两者单独都高。 (2)前缘襟翼(克鲁格襟翼)。前缘襟翼设置在机翼前缘,常用于高速飞机。因为高速飞机一般采用前缘半径较小的薄机翼,这种机翼在大迎角下容易在前缘就开始气流分离,放下前缘襟翼,既能增加机翼剖面的相对弯度,又能减小前缘相对于气流的角度,使气流平顺的流

9、过,可以延迟气流分离的产生,提高临界迎角和最大升力系数。 B747飞机中使用的一种前缘襟翼,叫克鲁格襟翼。它装在机翼前缘根部,打开时向前下方翻转,不仅能增大机翼面积,还能够增大翼型弯度。所以有较好增升效果。 (3)飞机扰流板。扰流板(卸升板)是为了在飞机全收状态(主要指增升装置和起落架全收起的状态)紧急下降中增加下降率、飞机下降速度低于极限速度、同时缩短着陆和中断起飞距离而安装的,具体作用如下: 1)副翼一侧机翼的扰流板按规定角度打开,一侧不动可提高副翼在大迎角时的性能。 2)两边同时打开,可增加飞机的下降率。 3)两边扰流板随过载的变化快速收放从而降低飞机的突风载荷。 4)两边同时打开并上偏到最大角度,这样在着陆接地后或中断起飞地面滑跑时打开地面扰流板,从而破坏机翼上表面的平顺流动,使升力迅速减小,增大机轮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同时增加空气阻力,可使飞机迅速减速。 3 小结 本文仅仅介绍了部分B747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还远远没有完善。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了解,使自己更清楚的了解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了解其中所凝聚的智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