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78819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T增强扫描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CT增强扫描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CT增强扫描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T增强扫描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T增强扫描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T增强扫描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2.0%、90.0%、93.3%,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2.0%、55.6%、65.6%(P0.05)。结论 临床诊断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选择CT增强扫描诊断准确度较高, 有助于对患者生命健康进行有效保护, 且具有较高安全性与易于操作的特点,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8.0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value of CT enhanced scan in d

2、iagnosis of fatty liver complicated with hepatic nodular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of fatty liver complicated with hepatic nodular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ultrasonic diagnosis, and

3、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T enhanced sc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small nodule group and large nodule group. Diagnostic outcomes of all th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ccuracy,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respectively as 92.0%, 90.0% and 93.

4、3%, which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62.0%, 55.6% and 65.6%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CT enhanced scan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fatty liver complicated with hepatic nodular disease contains high diagnosis accuracy. This method is helpful for protect patients health, along

5、 with high safety and easy operation,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Fatty liver; Hepatic nodular disease; CT enhanced scan; Diagnostic value 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多见, 且很多病灶均属于良性, 多数病灶位置均位于健康肝脏包膜内部, 一般为孤立结节, 而且有着清晰可见的边界、不规则的形状, 且大小不等1, 2。临床通常选择超声增强扫描的方式对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进行诊断, 但该诊断方法准确性比较低,

6、 而且无法及时反映患者病灶, 诊断价值比较低3。本研究旨在分析与探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中应用CT增强扫描的实际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龄2653岁, 平均年龄(40.54.6)岁, 32例为恶性病灶, 18例 为良性病灶;观察组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2355岁, 平均年龄(40.94.4)岁, 30例为恶性病灶, 20例为良性病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7、。 1. 2 诊断方法 观察组实施多排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 所选扫描仪器是16层飞利浦螺旋扫描仪, 患者保持仰卧位, 并展开7.5 mm层厚、1.5 mm螺旋间距、120 kV管电压以及280 mAs电流的平行扫描。在对患者增强扫描中, 需要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 确保注射速度为3.0 ml/s, 注射启动后60、30、90 s展开门脉期、动脉期和延迟期的增强扫描。对照组患者实施超声增强诊断。对两组患者的特异度、灵敏度和诊断准确度进行对比;观察组依据结节大小分为大结节组、小结节组, 并对比两亚组诊断结果。 1. 3 鉴别诊断 疾病诊断标准:分析CT增强扫描的实际特性, 病灶恶性表现:门脉期

8、与延迟期密度相对较低, 并在动脉期不断加强, 患者病灶中心出现坏死症状, 增强后显著降低其密度, 而延迟扫描没有出现增强;良性表现:动脉期增强较为明显, 门脉期和延迟期为等密度, 患者病灶中间存在瘢痕, 呈现车辐状或星状, 而且延迟期增强表现较为明显。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2检验。P0.05)。 3 讨论 脂肪肝是临床上常见的现象, 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一种病变, 其危害仅次于病毒性肝炎, 患者临床表现多样, 轻度脂肪肝无明显临床症状, 患者多表现为体

9、态胖, 中、重度患者可能伴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 少数患者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情况, 致死率较高4-8。本研究小结节组患者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均比大结节组患者高, 由此表明小结节经CT增强扫描更易诊断病灶良恶性。本研究观察组诊断准确率较对照组高, 其主要原因在于CT增强扫描具有比较快的成像速度, 可以将肝内病灶增强特征、血供应特点充分反映出来,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9, 10。良性病灶周边肝组织未发生硬化,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在诊断过程中很容易将慢性非化脓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硬化等误诊情况判断出来, 减少误诊。此外, 脂肪肝疾病中很难查见肝脏结节性病灶, 如患者病灶直径0.05)。 综上所述, 临床诊断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选择 CT增强扫描准确度较高 , 有助于对患者生命健康进行有效保护, 且具有较高安全性与易于操作的特点,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