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高程导线测量新旧软件的应用比较.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79001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DM高程导线测量新旧软件的应用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EDM高程导线测量新旧软件的应用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EDM高程导线测量新旧软件的应用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EDM高程导线测量新旧软件的应用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DM高程导线测量新旧软件的应用比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EDM高程导线测量新旧软件的应用比较EDM高程导线测量是为了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而产生的一种能够提高效率的作业方法,属于短距离三角高程测量,其工作效率大大高于水准测量。随着全站仪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EDM高程导线测量软件不断改造、升级,使得野外数据观测、记录及处理更加智能化。 EDM高程导线“数据采集系统”(下文称旧软件)经历了三次开发、升级,开发采用BASIC语言基于HP100平台开发(V1.0),第一次移植采用VB语言基于HP200平台开发(V2.0),第二次采用EVB语言移植于Casio-IT70M30E掌上电脑(V3.0),并连续7年应用于全国“三级GPS大地控制网测量”高程联测,完成

2、了全国多个省市三级GPS网点的高程联测任务,为全国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提供了大量数据。EDM高程导线“测量数据采集软件”(下文称新软件)是随着测量仪器更新、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由信息工程大学前测绘学院开发完成,采用蓝牙技术实现了仪器和掌上电脑的数据无线传输与记录,于2012年配发全军测绘部队,主要用于“三级GNSS大地控制网”高程联测和其他相关工作。 本文根据“三级GPS大地控制网测量”和“三级GNSS大地控制网测量”高程联测情况,对两种软件进行了应用比较。 二、软件概况 旧软件经历了三次开发升级改造,第一次开发属于人机对话式的软件,编写及操作较简单。两次移植后的旧软件依托Wind

3、ows环境并基于HP200和CASIO掌上电脑运行。旧软件(V3.0)运行环境要求为Microsoft Windows CE操作系统,主要针对Casio-IT70M30E手持计算机编写,包含外业采集和数据后处理两个软件,观测与数据记录是分离的。在测量过程中,程序生成的诸多文件中大部分为临时文件。观测数据预处理软件包括三项内容:生成WORD格式的原始观测数据文件;测区垂直角一测回观测中误差计算;测区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计算。 新软件运行环境仍为Microsoft Windows CE操作系统,针对手持设备(PDA、PPC)且要求具有RS232接口或具有内置蓝牙功能编写。新软件的观测、数据记录和处

4、理是一体化的,软件包由两个文件组成,包含PC机辅助程序(测距高程导线成果生成程序.msi)和PDA端数据采集程序(高程导线电子手簿.exe),数据采集由全站仪记录键将数据通过蓝牙技术记录于PDA,在PC上生成Excel格式的原始观测数据文件和测距高程导线成果文件,包含精度统计(垂直角一测回观测中误差,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 三、新旧软件的应用比较 旧软件(V3.0)从2005年起在全军测绘部队配发应用,主要用于全国三级GPS大地控制网高程联测和其他相关工作,为全国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提供了大量数据。使用期间的有关问题在军事测绘出现过多次,如“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作业中的几点体会”(2007年

5、第5期)、“利用卡西欧IT-70M30E进行EDM记簿软件操作的几点体会”(2007年第6期)、“提高EDM导线观测精度的几点体会”(2009年第6期)、“EDM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外业概算程序设计”(2010年第1期)等,这些文章涉及到的问题有:成果格式不统一,事后修改信息录入文件;软件不能生成测距高程导线成果表,需要手工完成;IT-70M30E在高海拔、高寒地区使用时出现异常现象;视距较长(接近1千米)时观测精度的问题等等。此外,旧软件(V3.0)还缺少上下标志高差累计不符值检核。 新软件所选掌上机的性能优于卡西欧IT-70M30E,待机时间较长。另外,根据军用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规范(C

6、HB2.9-1995)规定,视距范围为30m1000m,旧软件对前后视距最远为1千米,新软件则控制在600米以内。作者曾在军事测绘2008年第4期发表过“EDM高程导线测量精度和效率匹配”一文,推导了精度和效率匹配(1级全站仪)的最佳视距为687米,因此新软件在视距上更加科学。新软件在试用期间进行了多次修改,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气压计、温度计编号输入长度不够;二是电子手簿采集系统偶尔会出现个别测站数据的遗失问题,重测后,数据依然无法保存;三是部分只测了2站的观测文件报表中多出空页面,需手工删除;四是高程导线成果生成系统报表中,测线各点高程成果是用上、下标志高差按照四舍五入原则取中数得来

7、,并非按奇进偶不进原则计算。根据应用情况,对新旧软件的优点和缺点汇总见表1。 表1中的后处理速度是相对于同一台计算机而言。在观测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旧软件一站观测时间约15分钟,而新软件约10分钟。 表2为新旧软件在甘肃西部、青海南部两个测区按照百公里合并后统计的精度。 青海南部测区的测站视距最远多在900米左右,甘肃西部测区视距均控制在600米以内。由表2看出,偶然中误差精度相当,旧软件的垂直角中误差略低于新软件,这是因为青海南部测区大气折光影响小,观测条件较好,甘肃西部大气折光影响大,观测条件较差。因此,观测条件好时,视距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四、结论和建议 新、旧EDM高程导线测量软件

8、的研制、开发、移植是时代的产物,充分体现了当时的仪器装备和科研水平。旧软件使用周期长,在全国“三级GPS大地控制网测量”中采集了大量的数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缺点是未能实现数据采集和记录一体化,无上下标志高差累计不符值检核,高程导线概算成果需要手工计算;新软件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记录与处理一体化,无线传输数据,测站用时较短,人工干预少,能判断是否改动了观测数据。 此外,新软件电子手簿采集系统中缺少累积观测距离提醒项,使得测段间距离容易超过10公里;电子手簿采集系统在检测时缺少累积测段高差的提醒,现场不便于计算检测结果。建议新软件增加距离累计提示(8千米至10千米)和检测测线高差累计提示。对于视距问题,笔者认为,根据观测条件(主要指天气)的选项给出范围,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