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安全及个人计算机安全应用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79585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nternet安全及个人计算机安全应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Internet安全及个人计算机安全应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Internet安全及个人计算机安全应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nternet安全及个人计算机安全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nternet安全及个人计算机安全应用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nternet安全及个人计算机安全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逐渐进入新奇的虚拟的世界。然而互联网也带来了危险性,因为任何一台计算机都有可能受到“病毒或木马”的袭击,轻者只是个人私密信息外漏,重者可能泄露公司、国家机密,不得不引起人们重视。 一、我国互联网的基本概况 据调查,目前美国是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第二,大约拥有500万网民。科学家阐述,我国网民人数正在快速增长,将在2008年初成为“网民第一大国”,但是,由于我国人数众多,网络普及率与世界水平仍有差距。在网络使用方面,也与世界上其他互联网高使用率国家存在差别,目前

2、我国的使用领域逐渐向娱乐业靠拢,其中网络音乐使用率第一,其次是即时通信,而电子邮件使用率才56.5%,与网络音乐相差17.1%。网络影视、网络新闻使用也比较频繁,看来娱乐直接推动了互连网的普及啊。 二、互联网的安全现状 随着各种病毒(或木马)出现,互联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考验。它们变化多端,入侵率高,种植系统防不胜防。人们常见的有黑客病毒、木马下载器等,还有新出现的“灰鸽子”,“能猫烧香”“AV终结者”等近年新发现的高危病毒,它们攻击方式各有不同,可以在玩的网络游戏上、网页上、各种聊天软件、新闻等传播,通过一个简单文件,只要用户不经意的点击文件,病毒就“染上”了,虽然技术人员们研发了各种各样的防

3、火墙,要除去病毒仍然不简单。据显示,平均每20秒就发生一次病毒入侵,约30%的防火墙被破坏。报纸上、电视上被报道的网络安全事件不在少数。 三、如何安全用网 病毒也会“投机取巧”。正如本章所写,网络娱乐,是互联网应用最高的领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病毒也会在娱乐方面大做文章。那我们要如何避免病毒的攻击,更安全的上网呢,接下来我们就围绕网络病毒的防范措施来讨论一下。 研究表明,初接触网络,计算机的,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不多的人,更容易发生计算机中毒,还有应用较多视频、聊天软件的人,也容易发生病毒入侵。 3.1学习计算机知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待病毒,就好比上战场杀敌一样,我们要做到学习计算机知识,了

4、解自己,同时,了解病毒形式、种植方式等。比如,我们知道病毒经常以一条新闻出现,如果我们点击进去,病毒就种植了,所以奇怪的新闻,奇怪的信息,避而远之,自然就不会给病毒提供机会了。 3.2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计算机安装必备系统是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前者是有病毒时及时查杀,后者是有病毒出现时会发出警告并拦截。病毒时变化多样的,随时都在产生新的病毒形式,然而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是识别已知病毒的,这时,系统升级是重中之重,及时补充系统的补丁,才能做到不给病毒任何可乘之机。 3.3正确获取资源 网络是资源的海洋,各种入口方式应用尽有,我们要做的就是应用正确的登入方式,通过正规的途径获取资源。 (1)即时通信和

5、电子邮件 我国最常用的通信软件是QQ、微信以及各种邮箱。随着人们要求的提高和技术人员的不断创新,这些软件越来越便捷,不仅可以文字交流,还可以发送图片、视频、各种形式的文件、链接等,其中就给病毒制造了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尽量做到不去碰触陌生人发送的视频、文件。 (2)搜索资源 使用网页搜索信息是互联网最基本的功能,使用率也较高,但随着新的搜索引擎的出现,尤其是学生应用各种数据库查找文章,搜索资源使得网络事件发生率也逐年增长。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资源。推荐应用常见的搜索引擎,如谷歌,这一全球通用的网站,虽然很好,但目前我国有限制,可以应用百度。除了要选择常见的网站,还要正确搜索,注意

6、词语的组合,有无标点符号,才会出现想要的,安全的信息。 (3)对于娱乐方面 正如我们所说,网络娱乐是病毒入侵的最常见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正规的软件、途径去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等。最好应用客户端,客户端相对于网站来说比较安全,所有的操作都是在软件上完成的,如听音乐可以去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等,看视频可以是爱奇艺、芒果TV等,这些都是知名度比较高的网站或客户端,既包含各种资源,又可以避免潜在的病毒风险。 四、总结 互联网是巨大的,病毒是随时变化的,任何防护系统都不能赶上它的变化,总有漏网之鱼。尽管我们做到了如上所述,也不可能避免病毒的入侵,木马的种植,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提高网络素质,增强防范意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尽量减少网络事件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袁德明,乔月圆.计算机网络安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袁海燕,浅谈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年02期 3艾树峰,基于TCP/IP网络安全系统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