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模式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0457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ICC模式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PICC模式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ICC模式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ICC模式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PICC模式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1.2 方法 1.2.1 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1.2.2 给予观察组实施PICC模式护理,具体内容如下。对患者实施静脉置管护理,在对患者实施PICC模式前,首先要选择贵要静脉作为置管的部位,通常情况下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肘正中静脉,由于贵要静脉相对较粗,因此护理人员在选择此种静脉进行置管时,要叮嘱患者的躯干与肢体保持垂直,并采用贵要静脉穿刺的方式直接完成。对患者实施插管长度测量护理,一般情况下,插管的平均长度在40.32cm左右,为了能够保证置管的长度,在对患者实施置管前,要充分对患者的良臂展开测量,护理人员在测量患者手臂长度时,要使患者的手臂

2、向外延伸呈90,随后从置管的穿刺点顺静脉走向测量至腋部,由腋下部位转移到患者右胸锁骨部位再次展开测量2。对患者实施规范操作护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PICC模式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该模式的操作规范,保证在穿刺过程中实现无菌性,明确消毒穿刺点的直径约为25cm左右,使用生理盐水对管道进行冲洗,根据管道的长度,对所要穿刺的导管进行剪切。另外,护理人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实施穿刺后出现回血现象时,护理人员应将插管拔出,并以注入生理盐水的形式进行封管,使用酒精对穿刺周围部位进行消毒,以避免其出现感染现象。 1.3 疗效判定 根据临床医药实践制定护理效果判定标准:十分满意(80100分):不良反应消失,生活质量提高;满意(6079分):不良反应减少,生活质量改善;不满意(60分以下):不良反应加重,生活质量下降。总满意=(+)/(+)*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