Нельзя P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点.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1459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Нельзя P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Нельзя P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Нельзя P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Нельзя P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Нельзя P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点.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点 提 要: P结构中动词的使用是受限的,动词包含的义素不能与 P结构的意义相矛盾。本文主要讨论 P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点和 P?擐支悃唰?.结构的语用功能。 Seman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Verbs in the Structure“ P” Hui Xiu-mei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 China) In the structure P the use of verbs is limited, semantic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verbs must b

2、euncontradictory to the semantics of the structure P. This paper analyzes seman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verbs in this structure and the pragmatic function of this structure. Key words: negation; ;perfective / imperfective verb; controlled / uncontrolled action 关于 P(P为从属于的动词)结构的意义,一般认为,当P为完成体时,该结构表示

3、“不可能”意义;当P为未完成体时,该结构表示“不应该”意义。张家骅还指出,在使用完成体动词时,该结构还有“担心”的意义色彩(张家骅 1996:23)。 不仅动词体的选择会影响该结构的意义,而且该结构中动词的使用也是受限的。本文主要讨论 P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点和 ?擐支悃唰樱?结构的语用功能。 1 P结构中动词的特点 P?悃唰?. 否定P实现的可能性,即表示“行为实现的不可能性”,由此可以得出,该结构中的动词表示的行为应该是不可控或不完全可控的行为。 P?擐支悃唰?. 否定P的合理性或合意愿性、允许性,即表示“行为是不合理的,不合意愿的,不允许的”。相应地, P?擐支悃唰?. 的预设是:(1)不

4、合意愿的副作用预料将由未完成体动词描写的过程达到界限(或行为达到目的)产生,如句子 暗示着,如果水龙头将被拧开,将会产生不合意愿的后果,即不合意愿的后果由未完成体动词表示的行为达到界限而产生;(2)主体有能力实现P( 2000:290-295)。由此可以得出,P?擐支悃唰?. 结构中使用的动词应该符合的两个条件是:第一,P表示过程,未完成体完成体偶对应该是过程结果动词;第二,P应该是表示可控行为的动词。 P结构中的动词的语义不能与结构的语义相矛盾,否则就会产生语义异常或者结构的语义发生变异。受动词语义的限制,有些动词的完成体形式可以用在该结构中,但是未完成体却不能。 1.1 完成体动词表示不可

5、控或不完全可控的行为 当完成体动词表示不可控或不完全的可控行为时,根据其对应的未完成体动词是否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完成体动词表示不可控行为,对应的未完成体表示可控行为。属于这一类的动词有 , , 等。 动词不要求它的主体总是按自己的意愿使其对象失去他已经拥有的某种权力,即P实现或存在的必要条件。动词, 等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做到完全停止某一过程或使其成为不可能。也就是说,对于“禁止、妨碍”行为的主体来说,虽然他有能力实施一个禁止或妨碍他人的行为,但是却未必一定能够达到相应的结果。所以,它们和 P?悃唰?. 结构所表示的“不可能”意义相一致;它们的未完成体表示可控行为,也可

6、以用在 P?擐支悃唰?.结构中,表示“不应该”。例如: 2009年惠秀梅 P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点第1期 . . 但是,与其类似的动词 (预先防止,及时防止)完成体表示过程结果行为,并且行为是不可控的,所以完成体可以用在 P结构中;而未完成体表示可控行为,并且预先防止发生的事情一般都是不符合人的意愿的,动词本身包含否定义素,经否定之后变为肯定意义,使得 P?擐支悃唰?.结构的意义与常理相悖,所以不能用在 P结构中。例如: . * . (2)完成体表示不完全可控的行为,对应的未完成体也表示不完全可控的行为。这类动词包括 , 等。 动词 的主体在理解某个现象或作品时,有时尽管他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也

7、未必能够理解它的本质,所以完成体可以用在 结构中: . 未完成体因其具有的行为的不完全可控性而与 P?擐支悃唰?. 结构的意义不相符,而且 意味着理解某事是不好的,结构语义异常,所以不能用在 P结构中。 然而,如果作为理解结果的具体内容也进入的作用范围中,即表示某种特定的理解不对时,句子就是正确的( 2000:297)。例如: , , .(. ) .(. ) 同样,动词 描写的“入睡”也是可控性程度比较弱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在于它在两个方面都不受行为的主体控制:想睡时睡不着,不想睡时却睡着了。这种不可控性使得完成体在 P?悃唰?. 结构中的使用是十分自然的,这种结构指出P达到界限是不可能的

8、。例如: . 不该睡时睡着了是不合意愿的行为。所以,未完成体可用在 P结构中。例如: . 但是,描述智力过程的动词, , , 等和表示寻找活动的动词?讧悃堙学洄?, , , 等的情形又有所不同。前一类型的动词描述的智力过程不完全受行为主体的控制,所以该过程的成功通常不可能完全得到保障;后一类型的动词描述寻找的过程,其结果也不完全受行为主体的控制( 2001),它们包含的“不可能”意义与 P?悃唰?.结构的语义一致,所以它们的完成体形式都可以用在 P结构中。例如: . . P?擐支悃唰?.表示行为不合理,不符合意愿。不符合意愿的副作用、反作用由未完成体动词表示的行为达到界限、结果时产生。所以,该

9、结构中的未完成体动词应是过程结果动词。而上述未完成体动词都只表示过程,当它们用在 P?擐支悃唰?.结构中时,产生不出“行为达到界限、结果后会有副作用”的意义,因而句子的语义是可疑的。例如: (11)* . (12)* . 1.2 完成体动词表示完全可控行为 . 指出,当完成体动词表示完全可控的行为时,在意义上, Pc. P?擐支悃唰?.,即 P结构中体的对由“不可能”/“不需要,不应该,不允许”变为“一次性”/“多次性” ( / )的对立。这类动词包括 , 等。 动词要求其主体总是按自己的意愿向对象提供或不提供某种权力,即使P实现或存在的必要条件。的这一特点与 P?悃唰?. 结构的语义相矛盾。

10、因此,例句 应该按照 P?擐支悃唰?. 结构来解释,其预设(主体有能力实现P)与的可控性一致,所以 = = ?酾荮丕擐? . 在这种情况下,两种类型结构之间的对立被中和,起作用的仅仅是一次性/多次性对立: 表示多次行为,而 则表示一次行为。 P?悃唰?. 结构要求,在P的位置上不能是表示完全受主体控制的行为的动词。如果这个条件没有被满足,那么句子就按照P?擐支悃唰?. 结构解释(. . 2000:296298)。 吴贻翼从动词体的意义出发,指出P?悃唰?. 结构也可以表达“禁止、不许”意义, P?擐支悃唰?. 结构也可以表达“不可能”意义(吴贻翼2007:190192)。 由此可见,结构 P的

11、意义,一方面与谓词所具有的情态意义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与从属于它的动词P的语义特点密切相关。动词的体和语义直接影响 P结构的意义。 2 P?擐支悃唰?. 结构的语用功能 P结构中动词体不同,结构的意义就不同,相应地,它们在言语中完成的功能也不同。 P?悃唰?.表示“不可能性”,它只有描述功能,而 P?擐支悃唰?.表示“不必要,不应该,不允许”,由此得出“禁止”意义,所以它在言语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向功能( ):建议不完成某行为或禁止完成某行为等。下列两个句子以描述的方式表达了拒绝、禁止功能。例如: . . 因此, P?擐支悃唰?. 结构具有施为句的功能,相当于实施一个“禁止”行为: 相当于 .

12、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施为句实施的禁止行为是显性地表达出来的,而 P?擐支悃唰?. 结构却不是以显性的形式完成这一功能的。当然, P?擐支悃唰?. 结构表达施为意义时,也应该符合施为句的条件(. 2002)。 P?擐支悃唰?. 表示的禁止意义更坚决、更果断,其强度要比 , 等表示的禁止意义程度更高、更强。如果要表达比较缓和的禁止意义,可以使用 / / / 加动词不定式结构。由此可见,“语言及其材料的建构与人密不可分,而且后者决定前者。”(李洪儒 2005:43)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所要表达的意义,选择相应的表达手段。 3 结论 Pc. 结构表示“行为实现的不可能性”,该结构中的动词表示的行为具有不可控或不完全可控的特点; P?擐支悃唰?. 结构表示“行为是不合理性,不合意愿的,不允许的”,结构中使用的动词应该符合的两个条件是:(1)动词表示过程结果行为;(2)动词表示的行为是可控的(主体有能力实现P)。如果动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句子语义异常。 当完成体动词表示完全可控的行为时, P结构中体的对立由表达行为的“不可能”/“不需要,不应该,不允许”变为表达行为的“一次性”/“多次性”。 从语用角度看, P?悃唰?. 结构只有描写功能,而 P?擐支悃唰?. 结构还可以充当施为句,在言语中完成不同的意向功能,如“拒绝,禁止”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