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和“在……里”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1606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n”和“在……里”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In”和“在……里”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In”和“在……里”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n”和“在……里”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n”和“在……里”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n”和“在里”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一、引言 英汉空间方位词数量少、使用频率高,其错综复杂的义项看似难以构成一个有机的语义系统。传统语言学认为介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是同形同音异义,没有把人的认知纳入语言研究,不能揭示介词语义延伸的内在本质特征(陈婷,2013)。认知语言学是在认识论、语言观及其信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新一代的语言理论。赵艳芳(2001:36)认为,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隐喻、转喻)由词的本义向引申义延变的过程。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探讨英语“in”和汉语介词短语“在里”的语义特征。 二、意象图式与隐喻映射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这是因为人类思维源于人的生活本质、躯

2、体经验和生活环境的自然状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基本的意象图式,再经过转喻和隐喻模式,物理空间概念被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结构中去。因此,其他本无空间内容的概念也被赋予了一种空间结构,一个词的词义具有了用于不同的认知域的不同而又有联系的义项。认知语义学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关系的原则即这种意象图式的隐喻映射。(Lakoff,1987;Taylor,1989,1995;Tyler &Evans,2003;赵艳芳,2001) Langacker(1987:217)认为,意象图式主要由射体(trajector,TR)、界标(landmark,LM)和路径(PATH)三部分组成,表现的是TR与LM之间某种

3、不对称的关系。TR为这一对称关系中的主体,其空间方位有待确定,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确定提供参照。TR所经过的路径称为PATH。意象图式既可表示TR与LM之间的静态关系,也可表示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当所表示的关系为静态关系时,PATH为零。 三、in和“在里”的基本意象图式 下面分析此意象图式的性质,并举例说明。 (一)容纳性 LM包含TR,LM决定TR的位置、处所。LM可为三维、二维、一维,封闭或不封闭。如: (1)Parked outside her house,we sat in the car and talked. (2)Victorine steadily beat the c

4、ream in the bowl. (3)当时北平城里和清华园的一些朋友常常在我家里或在欧美同学会里聚会,常常讨论国家和世界的形势。 (4)那些在城里工作、户口不在本村的儿子们,仍然在村中拥有宅基地和房产。 当LM为抽象的时间、领域/范围、情况时,对应的隐喻义产生。 (5)Matty attempts to clear her desk by doing two weekswork in three days. (6)He is an expert in literary. (7)He is in prison. (8)As the world in seeing now in what th

5、e floods are doing to the people of Mozambique and part of South Africa,it means a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disaster. (9)这么些活,你自己能在三天里完成吗? (10)在日渐丰富的90年代,每一种文化在文学里尤其是在小说这种叙述体的文学样式里都应有自己的位置。 (11)因此,大有跟踪追击的必要,在错综复杂的情况里抽出个条理来。 例(5)、例(9)中的LM为时间段,例(6)、例(10)中的LM为领域或范围。类似的,“in sight/view”“在视野里”,视野是LM

6、,TR在LM(视野)内。例(7)中LM为状态,可以理解为“由于他在监狱里服刑,造成他坐牢的状态”。例(8)中的LM为情况,此例为“正在发生的”情况。另外,英语中的“in short supply、in debt、in the face of、in the explosion,汉语中的“在水深火热里”“在危险里”等也是“LM”为“情况”。 (12)a.A lover esteems nothing difficult in pursuit of his desires. b.Whats he in for? 例(12)中,TR处于LM中有一定的目的,所以为目的义。此情况还有“in memory

7、of、in response to、in search of、in answer to 等短语,而“在里”未发现有目的义的隐喻。 另外,“in fact、truth、essence、reality”中,“in”可以解释为用“in”才是深入事情的内部,符合“事实上”“本质上”的意旨。 (二)包围性 LM为液体、气体、光、黑暗等,TR被包围。例如: (13)But our brains said if you dont sit down with these people,your country will go up in smoke,and innocent civilians will be

8、 slaughtered. (14)Reluctantly I gear up in a hooded rainproof coat and heavy black boots. (15)太阳已经出来了,可是看去却像浑圆的汽球,敌伪军在大雾里摸索着向西挺进,听着前边的脚步声,向雾里乱放着枪。 (16)“他要值班。”我瑟缩在大衣里说。 例(13)既可以实指“在硝烟里”,也可以隐喻映射为“在战争里”。例(14)、(16)是部分包围,表示穿着。 当LM为情感、状态时,映射出相应的隐喻义。 (17)Moping around in solitude will get you no closer to

9、your goal. (18)她的心胸,感到了甜蜜的紧缩,她觉得已沉醉在欢乐里。 (19)她不再眩晕,因为她不再需要把自己藏在眩晕里躲避苇河农场的革命了。 和例(17)类似的“in”短语还有“in danger、in trouble、in coma、in anger、in fashion”等。 当TR有两个时,还可以由状态义引申为两个TR的关系义。如: (20)a.They are in love. b.Hes in(agreement)with his boss,but he doubts it will last. 例(20)中,两人“在恋爱状态”表示恋人关系,“在同意的状态”表示两人是非

10、对立关系。汉语中也有“在亲子关系里”等表示关系的用法。 (三)约束性 LM约束TR的活动,TR不易脱离LM的范围。如: (21)Only the flowers in the vase on the table in front of me seemed real. (22)他倾诉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弟弟能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一生都彼关在铁窗里面会是什么滋味。 约束性映射出表示约束的隐喻义,如范围、条件、资格等。如: (23)Are you able to finish this in three hours? (24)There is somebody specifically in charge

11、 of each of the areas within the primary schools. (25)在这种大冷天里你们如果真能按县委的要求在三天里完成整个村子的搬迁,县里奖你们村两万。 (26)西太后选了一个小孩子作皇帝,年号光绪,而实权还不是在西太后手里。 例(23)、(25)为时间限制,例(24)、(26)为权利范围。类似的“in”还有“in pocession of、in power、in control”等。汉语中此隐喻义也还有很多,如“在姓社姓资的泥潭里”等。 “in”还表达方式义,意思是仅局限为此方式,没有其他。“在里”未发现此隐喻义。如: (27)a.His speech

12、 was in French,but was translated into eight languages. b.“Would you like it in ten-or twenty-dollar bills?” c.Put chairs in a circle. 这些方式包括用材、风格、排序等。类似的用法有“in turn、in accordance with、in English, in detil、in pencil、in secret、in earnest、in a hurry”。其中在“in a line/circle”中,TR还是LM的一部分,类似的还有“in the sequ

13、ence of、in rows”等。而用材可以归为in隐喻映射出的“性质义”。 (四)动态性 当TR是运动的,进入LM里面时,这样的意象图式就有动态性。如: (28)Lets go in the house. (29)The sun has gone in./The sun is in. “在里”前面要加一个动词,才能体现动态性。如: (30)教妹妹帮助他,他把枯枝折成三段,放在书包里。 当LM为结果时,有积极或消极的结果。如: (31)a.we all have to succeed in persuading people to donate. b.It can rapidly resul

14、t in brain damage or death. (32)自然你们是很高兴的,可是从此我就会沉沦在苦海里了。 通过以上分析,“in”和“在里”都有容纳性、包围性、约束性、动态性,这是由于人类的生活经验大致产生了相同的意象图式。空间意象图式的隐喻映射,两者都产生了大量隐喻义,但是与“在里”相比,“in”的隐喻义更加丰富。 四、“in”和“在里”的不对应 “in”和“在里”在翻译时并不完全对应。下面列举两类翻译不对应的情况,并从认知的角度加以解释。 (一)TR“内嵌”于LM 英语用“in”,但汉语一般用“(在)上”。如: (33)There is a crack in the wall.。

15、墙上有道裂缝。 以汉语为母语者首先注意参照物,然后注意目标物,以英语为母语者则相反。从说话的语序可以看出,如“a hole in the wall”和“墙上的洞”。对于LM内嵌入TR,以汉语为母语者首先注意LM,强调LM对于TR存在的作用,如果没有LM,TR很难立足或根本不会存在。因此汉语选择“(在)上”。而以英语为母语者首先注意目标事物TR,注意到它在平面里的“内嵌”状态,所以用“in”。类似的例子还有“a nail in the wall”和“墙上的钉子”,“the muscles in his leg”和“他腿上的肌肉”,“hit in his face”和“打在他脸上”,“the ve

16、ins in his hands”和“他手上的血管”等。 (二)观察视角不同 (34)Birds are tootling in the tree. 鸟儿在树上嘟嘟直叫。 例(34)中,汉语用“在树上”,因为汉语以人的观察角度为准,鸟儿在高处,也就是“上面”,而英语用“in”,因为叶子和枝杈形成了封闭边界,TR“bird”在容器中。类似的还有“in the sky”和“在天上”,“in the sun”和“在太阳下”等。 五、结语 本文对“in”和“在里”进行了认知语义的考察,对比分析发现:“in”和“在里”的意象图式都有容纳性、包围性、约束性、动态性;由于空间意象图式的隐喻映射,两者都产生了时间、领域/范围、情况、状态等隐喻义。与“在里”相比,“in”的隐喻义更加丰富,还扩展到目的、方式、性质的隐喻。 方位词使用频率高,意义错综复杂,一直是语言学习者的难点。希望本文能对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带来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