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D”模式下“细节设计”思想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探索.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1608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SD”模式下“细节设计”思想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ISD”模式下“细节设计”思想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ISD”模式下“细节设计”思想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SD”模式下“细节设计”思想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D”模式下“细节设计”思想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探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SD”模式下“细节设计”思想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探索 教学设计一直被称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纽带,瑞格鲁斯提出:“教学设计是一门联接的科学,它是一种为达到最佳的预期教学目标,如成绩和效果,而对教学活动做出规范的方法体系.”当前的数学教学设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设计已经不仅是教材设计,而是针对整个教学系统、各类教育资源和教与学全过程的总体设计和开发,即教学系统开发(IDInstructional ystem Development).在这样的潮流之下,教学设计的内涵变得更加宽泛.1“ID”模式具体内涵 ID通常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五个阶段.“分析阶段”指对教育的变化、教

2、育的价值和价值标准、教学任务、教学人员、资金、技术、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不仅要基于教学系统设计的理性思考,更要着重考虑开发是否成功的现实可行性;“设计阶段”指的是要拿出一个综合性的、全面的总体设计方案,针对具体教学情境作进一步的细化分析;“开发阶段”则是根据“设计阶段”确定的具体方案对教学资料进行制作、调试、修改和发送,这是一个把设计方案变成具体形式的过程;而在“实施阶段”,要完成整个教学系统的检测、形成性评价,并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特别是对开放的教学系统开发来说,各种学习支持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是“维护阶段”,则要保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能顺畅进行,并要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据此对教学系统开发做

3、出更新、优化甚至修改.这五个阶段中,“设计阶段”和“开发阶段”至关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开发的成败.教学系统开发的“设计阶段”不仅包括宏观层面的教学系统设计,更强调微观层面的“细化设计”.而微观层面的细化设计主要是指依据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策略,运用视觉传播理论、交互学习原则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教学讯息进行具体的设计.2以“ID模式细节设计”引领新时期数学教学 当前教学设计应该做到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怎样调和新课标教学内容与考试难度之间的矛盾?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创造性?笔者认为“ID模式”是非常适合当前教学发展的,具体教学中找准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尤为重要,通过“I

4、D模式”理论调整、组织课堂教学,让教学更富有组织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高中数学的魅力,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其中,“ID模式”中微观层面的“细化设计”则特别重要,实际教学中,学生思维往往会通过一些课堂提问反映出来,也许某些提问在老师看来过于简单,有的出人意料,有的甚至不可思议,但是这些问题确实是客观存在于学生头脑之中,同时也暴露着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些“微观”、“动态”的细节信息应该引起老师的关注与重视,千万不可一掠而过.相反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其中的信息,并针对学生的困惑,迅速展开反思,深入挖掘,便可抓住“ID模式”中的“设计阶段”的核心关键,从而产生巨大效应.如以下两个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1椭

5、圆第二定义的穿插教学(背景:新课标对椭圆第二定义只是引入了一个习题,但实际教学中第二定义的应用对解决椭圆问题还是具备一定价值) 人教版课本习题:点M(x,y)与定点F(c,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x=a2c的距离的比是常数ca(ac0),求点M的轨迹. 设计思路: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在求出点M的轨迹后顺便给出了椭圆的第二定义.此时就有学生对此定义感到十分困惑,会问:“为什么会想到用这种方式给椭圆下定义呢?”教师面对学生这样的问题往往很多情况是比较被动的,也许不了了之.但如果能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反思,便可体会到:学生对第二定义给出的方式感到突兀,比较别扭,因为第一定义已经牢牢在学生脑海中“扎根”.以

6、至于对第二定义有排斥之感觉.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功能固着”.因此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进行“细节设计”,从已有的第一定义拓展到新知识点第二定义,教学设计做出调整,我们可以这样安排教学: 解析 设M(x,y)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椭圆的焦距为2c(c0),M与F1和F2的距离的和等于正常数2a,则F1和F2的坐标分别是(-c,0)和(c,0),则椭圆就是集合P=MMF1+MF2=2a,因为MF1=(x+c)2+y2, MF2=(x-c)2+y2, 所以 (x+c)2+y2+(x-c)2+y2=2a,把这个方程移项,两边平方,得a2-cx=a(x-c)2+y2,将系数X(caX)提出来,得ca(a2

7、c-x)=(x-c)2+y2,由于a,c,(x-c)2+y2均是正数,则很容易整理成(x-c)2+y2a2c-x=ca. 这是个全新而富有明显几何意义的关系式,通过这样的“细节设计”处理,就可以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引入椭圆第二定义,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解决了认知中的困惑,找到了实施教学的最佳境界. 案例2 一道平面几何竞赛题解题的“艺术化”处理 (201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7题)设等边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为2,圆心为I.若点P满足PI=1,则ABP与APC的面积之比的最大值为. 设计思路:“逆锋起笔”和“露锋起笔”是书法技术层面的基本功,目的是增加书法的艺术审美功效,而在数学解题中注重“细

8、节设计”,应用美学等方面的知识,比如在本题教学中多增加一点书法上的类似“艺术化”处理,点拨更透一点,学生也会对题目有更多感悟,解题境界也必将愈加精进. 艺术化处理方向一:形化数“逆锋起笔” 当几何角度直接切入比较困难的时候,坐标法的作用价值就能体现.坐标法不仅可以把几何问题通过代数的方法解决,而且还把变量、函数以及数和形等重要概念密切联系起来.本题在处理的时候,后退一步,换个思路,纯粹从坐标思想切入,如书法上讲究的“逆锋”,先逆行,然后再转回行笔,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1 解析如图1,以圆心I为坐标原点,等边三角形ABC的高为纵轴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因PI=1,知P的轨迹方程为x2+y2=1,可设

9、P(cos,sin),因AB=AC,则ABP与APC的面积之比即可转化为P到AB和AC两条直线的距离之比,通过等边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为2这一条件,易求得直线AB方程:3x-y+4=0和AC方程:3x+y-4=0,利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得:ABPAPC=|3cos-sin|3cos+sin|,接下去利用导数求最值或令t=|3cos-sin|3cos+sin|,化简转化为(3t-3)cos+(t+1)sin=4t+4,合一变形后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sin(+)|=|4t+4|(3t-3)2+(t+1)2X)1,两边平方后求得t的范围,进而求出ABPAPC最大值为3+52X). 利用坐标法

10、思想求解平面几何中的较复杂问题,看似把简单的结构复杂化,是一种“倒退”,但对于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说,“逆锋起笔”往往能化整为零,逐个突破,在实际教学训练中值得更加重视,让坐标法思想渗透的更彻底.在时间紧迫,计算量大的数学竞赛和高考中,当几何角度无法立刻突破之时,不失为临场解题的一个很好的“后招”. 艺术化处理方向二:形提炼“露锋起笔” 通过几何角度来解题,往往更加快捷,更容易抓住重点,但前提是必须有对题目条件的“提炼”能力,要拨开笼罩在几何图形上的迷雾,让核心条件现出原形,正如书法中的“露锋”,起笔看似简单,但一招抓住要领,气势尽显,掌控全局. 图2图3 解析如图2,延长AP交BC于,作BDAP

11、延长线,CEAP延长线,作AQBC交BC于Q,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ABPAPC=12X)AP?BD12X)AP?CE,可转化为BD和CE的比值,利用BDCE,转化为求BC的最大值,此时容易发现A与P所在单位圆相切,如图3所示,由条件易求AI=4,AQ=6,IP=1,AP=15.而APIAQ,代入数据求得Q=25X)15,又因为BQ=CQ=23,所以BC=BQ+QCQ-Q=3+152,通过观察“提炼”,面积之比转为线段长度之比,降了维度,计算甚是简洁,“露锋”之效果尽显. 本题如果从形的角度进一步推敲,观察几何特征,联系三角形面积的夹角正弦公式,则会发现ABPAPC=12X)AP?AB?sinBA

12、P12X)AP?AC?sinCAP,因BAP+CAP=3X),很容易得到本题取到最大值时,只需BAP尽量大,由图可知即需A与P所在单位圆相切,如能观察到这个角度方向,则“提炼”之功力更佳,“露锋”之效果也更好.3“ID模式”细节设计思想对教师的要求 ID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五个阶段非常适合新课程新“课标”的要求,教师教学设计的真正目标就是有效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教师应在平时做个有心人,以这五个阶段为基本指引,提高自身的“微观”细节设计能力,如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教材教学参考书,弄懂教材的真正编写意图,从而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采用更加贴合学生水平的教学范例.另外

13、,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更精细的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抓住关键,抓住“微观细节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我们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对教材的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细节处理水平,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4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社会适应及活动能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可把学生的课堂疑问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固有设计按部就班地机械教学.要实现这样的目标,“ID”教学中的“细节设计”模式确实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若能提高自己微观层面的细节教学设计能力,则必能开拓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探索的主人,并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