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教学模式课堂构建回顾.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2004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41”教学模式课堂构建回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541”教学模式课堂构建回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541”教学模式课堂构建回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41”教学模式课堂构建回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41”教学模式课堂构建回顾.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541”教学模式课堂构建回顾 河西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湖南省怀化市经济开发区,学生大多来源于外来务工人员及当地农民家庭,家长自身的文化知识缺乏,加之忙于务工无时间督促孩子学习,忽略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部分学生由于父母辗转经商而屡次转学,不能适应频繁变换的学习环境,致使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信心丧失,厌学情绪严重。这一状况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自建校以来,生源因素一直是制约本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学校领导越来越意识到:只有立足课堂,伴随改革和创新,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成果才能绽放魅力。2013年9月,学校召开了课堂教学

2、改革专题研讨会,通过对前几年的课改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大胆提出了“541”课堂教学模式,确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课改的实践之路 组织领导,全面推进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全体行政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构建三层管理模式,实行层层负责的纵向管理。第一层是以校长为核心的决策层,负责对课改做出整体部署;第二层是以教研室、教务处为核心的管理层,负责对课改的实施和管理;第三层是以课改实验教师为主体的执行层,负责对课改进行具体的实验教学。 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学校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国务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使老师们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观、评价

3、观和教学观。通过校报放飞希望刊登课堂教学改革信息及利用学校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向社会宣传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意义、步骤和方法,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改革氛围。 课改攻坚,学培结合 首先,在学习中提升。学校鼓励老师“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提倡教师利用好学校的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及时了解课改动态,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的进一步理解与领悟。2011年,李校长带队到山东昌乐二中学习课改经验;2013年,吴校长带队到四川东辰国际学校学习课改经验;2014年肖校长带队到平江学习课改经验。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大家一致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起步虽艰难,付出的努力也巨大,但一旦有所成就产生品牌效应,学校就会进入

4、良性循环的快车道。其次,抓实培训。除了提倡学习,学校也在培训上下功夫。每年暑假,学校教研室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改的培训。2013年派老师到成都、长沙等地培训学习;2015年派教师到常德、株洲、长沙等地培训学习;2014年、2015年暑假,派行政人员和3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鹤城区教育局举办的“行知工程”培训。通过培训,我们达成了共识:强化自学;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的学习方式等。培训后,全校上下统一思想,那就是课改必须改课。 确立模式,创新管理 确立有效的教学模式。“541”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5”指学生的学习分五步:预热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测练学习、拓

5、展学习;“4”指学生的课堂研究由四环节构成:初步研究、探索研究、交流研究、深入研究;“1”指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提升。 第一步:预热学习初步研究。在进入快乐的课堂学习之前,学生的心绪还停留在课间活动。这就要求教师用饱满的情绪,用语言的魅力将孩子拉回课堂。激情导入新课后,检查学生的新课预习作业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不由自主进入情境,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第二步:自主学习探索研究。本环节中,学生自学课文知识,提出自己所不理解的知识点,并试着解决这些难点。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以便与同学一起探讨。第三步:合作学习交流研究。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

6、合作学习。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各抒己见,最后全组达成共识形成解决方案。方案一旦形成,学生就要将研究成果向老师和同学进行汇报。第四步:测练学习深入研究。“光学不练,假把式”。本环节中,教师对重要的内容进行当堂检测,并针对测试中错误最多的知识点,再次进行巩固。教师在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后,指导学生反思学习中的收获与不足,让学生更好地达到知识的内化。第五步:拓展学习知识提升。本环节将课堂上设计的拓展活动与课后布置的拓展题相结合,让学生与同学或家长合作完成,使他们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提升。 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手段。教学管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导向作用,管理的方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顺利实

7、施,具体做法如下:我们要求课改实验教师积极运用“541”模式改革课堂教学,落实“五学四研一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经常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发现教学问题并协助教师解决出现的问题,使教学过程及时得到监控和优化。自课改以来,我们继续推行并进一步加强随堂听课制度。校级领导随时推门听课,做到及时交流和反馈。对课改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成立评课小组,课后组织听课教师及时点评反馈,被听课教师则根据评课结果写出教学反思。这样的机制促使教师认真对待每节课,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常规管理。集体备课活动规范化。每周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分析教材、阐述教学设计理念及教学思路,备课组教师讨论分析学情、

8、参与教法设计、目标制定及重点难点的确定和作业设计,形成统一的集体备课教案。电教能手制作课件,骨干教师展示汇报,全组教师运用“541”课改理念进行评课,写出听课后的教学反思,努力实现一课一突破。所有过程性资料由教研组长收集打印上交教研室。集体备课做到时间、内容、主备人“三落实”,形成“说研上评思”一条龙。 以点带面,同步推进 我们在三、四、五、六、七、八年级确定实验班,以点带面,同步推进。实验班主要在模式基本课型、课堂教学形态、小组建设、学生训练等方面摸索探究,积累经验。实验教师每学期要完成三种必修课:推门课、研讨课、示范课。同时引导非实验班的教师重在跟进,多学习,多听课,努力尝试在新课改理念的

9、指导下进行上课,上好每学期每人一次的组内公开课。此外,要求新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送教交流课、师徒结对课、教学比武课等公开课一律采用“541”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展示,教研室课后及时召开课改研讨会,让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共同找出课改课的可取之处和症结所在。如此,有实验班及实验教师的参与,有其他非实验班及非实验教师的跟进,大家不定期展开研讨,全校上下在一种浓郁的课改氛围中汇成了奋进的乐曲。 专家把脉,助力课改 本校的课改模式起步较晚,最初也没有具体的操作流程,模式的架构也是在学习、借鉴、摸索的过程中日臻成型。为引领课改方向,学校邀请怀化学院刘忠阳教授、洪战辉老师、芷江师范宋祖荣教授、怀化市教科院

10、刘铁芳老师、鹤城区区教研室负责人周慧明、廖家旺、钟介文及唐小平老师等专家亲临学校做讲座、现场上课及指导课改课。所有专家都能开诚布公帮我们指出问题所在,提出优化课堂的可行性策略,为本校课改模式的推进把脉导航,给我们以观念的引领,精神的支持,智慧的点拨,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本校“541”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的步伐。 出台措施,前行引领 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本校依次制定了教研室工作制度校本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落实教学常规制度新课程改革规划河西学校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河西学校优秀教研组评比细则等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11、的制度化和全员化。 课题带动,深化课改 为推进课改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本校申报了“541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2013年11月,该课题经怀化市教科院批准立项,2014年5月通过开题论证,目前正在研究中。课题研究对象的涵盖面普及全校学生,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也来自全校各年级。该课题生成于本校的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深化了课改工作。 加强交流,辐射四周 为加强课改的力度,肖贤红校长亲自为老师们进行“541”课堂教学模式的专题讲座,教研室主任常媚、副主任王文艳带头上“541”课改示范课,为全体教师打开了课改的一扇窗。推行课改以来,我校相继和城南学校、怀化一中、红星路小学、黄金坳小学开展了校际交流活动

12、,课改骨干教师纷纷将课改课送到城东小学、黄金坳中学、黄岩学校和我校管辖的五所村小(李公湾小学、溪坪小学、凤坪小学、白岩小学、方石坪小学),充分发挥了课改的辐射作用。 课改实施后效果:教师转变;学生快速获发展;教学质量创新高;影响力不断提升。 课改的困惑与反思 当然,模式摸索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模式推行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三点:第一,合作学习的问题。虽然我们也注重小组的激励评价,注重小组长的培训,注重分组尽可能科学合理,但合作学习“看似热闹,实则低效”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第二,教师“导”的问题。新模式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具体操作时,这个“度”把握不好,过多地干扰学生的思路或不自觉中被学生牵着走,结果加大时间成本,任务完不成,学习不深入。第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问题。新课程的评价与现行的应试教育的两重性越来越明显,使教师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造成教师身心疲惫,给自身和学校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结束语 课堂改革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挑战的漫长之路。行走在课改的路上,有努力的探寻,也有抉择的阵痛;有紧张的磨砺,也有成长的喜悦;有全校师生顽强不息的奋力拼搏,更有上级领导严谨细致的悉心指导我们期待,师生在课改中快乐发展,学校在课改中蓬勃向前。只要坚持再坚持,努力再努力,我们坚信:一条充满希望的光明之路,就铺展在脚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