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利用FDI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2176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利用FDI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利用FDI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利用FDI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利用FDI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利用FDI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利用FDI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0.06.010 一、研究背景与综述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湖北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历史机遇。然而,作为“两型”社会的试验区,与以往特区、新区概念不同的是国家这次没有给出既定的优惠政策,中央也没有给予财政上的专门倾斜。湖北要建设“两型”社会,就要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当前,湖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制造业及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资本、人才及技术等

2、生产要素。因此,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弥补湖北的资金“缺口”,在产生技术溢出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弥补湖北的技术“缺口”作用,不适为建设“两型”社会的一个战略举措。 有关湖北引进FDI的研究,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学者已经作了探索。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结合湖北当前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从FDI的区位选择理论视角出发,集中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自然地理、基础设施及政治法律等几个方面的区位因素对湖北利用FDI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及制约因素以便提出更加合乎实际的对策。 二、当前湖北利用FDI的比较优势及制约因素分析 (一)当前湖北利用FDI具备七大比较优势 1.产业优势。厚实的产业基

3、础及日益优化的产业结构为湖北引进FDI提供了较强的配套和协作优势。 农业方面,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全省农业总产值常年居全国第78位,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常年居全国第39位 ,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1-2。 工业方面,湖北是中国近代制造业的重要发祥地,已形成以汽车、冶金、机械、电力、化工、轻纺、建材为支柱的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综合配套能力较强。湖北是全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是全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中型货车生产基地,还是全国最大的联碱、农药和磷、盐化工生产基地,是全国最大的重型机床和包装机械生产基地,是全国三大造船基地和三大纺织基地之一。近

4、年来,通过引进、消化与吸收,一批世界知名的企业落户湖北,以 IT业、生物技术、新医药、新材料和制造业信息化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光纤、光通信设备等产业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湖北的服务业在中部具有较强的产业潜在优势,对国民经济产生了重大贡献,对中部崛起能起到支撑和带动作用。湖北的商品批发零售业和物流业在全国和中部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辐射力遍及全国,武商集团等一批商业企业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在以武汉为中心的300500公里半径内,以水路、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四大物流服务为主通道,基本建立了武汉、宜昌、襄樊、黄石等辐射中部和全国的物流运输和信息中心。 湖北省产业基础厚实

5、,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从2008年底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15.743.840.5来看3,长期以来湖北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正逐步变为以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成为湖北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2.市场优势。省内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及得天独厚的市场区位成为湖北吸引“市场寻求型”FDI的最大优势。 湖北本省内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前景。湖北全省地域面积18.59万平方公理,拥有人口6 000多万,人口总量排名进入全国前10名。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GDP由1978年的15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1 330.38亿元,规模扩大近75倍,近五年来经济总量始终居全国第12位左右 2

6、-3,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中上水平。见表1。 湖北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居民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农村需求旺盛,这预示着湖北本身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约束。 除此之外,由于湖北在中国所具有的得天独厚地理位置,使得湖北拥有良好的市场区位优势。以武汉为圆心,东到上海,南到广州,西到成都,北到北京,半径都是在1 200公里以内。在这个半径圈内市场直接辐射70多个大中城市,10亿多人口。因此,湖北会逐渐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各类市场集散中心。 3.人力资源优势。多层次人力资源为外商投资湖北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及智力支持。 湖北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全省6

7、 000多万的人口中,有1 000多万的劳动力,是我国劳动力输出的集中地区之一。湖北劳动力成本较低,只有东部地区的50%左右,且素质较好,这相对于东部沿海城市的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并且近年来常出现的“民工荒”而言,外商投资到湖北无疑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出现大量的农民工返乡现象,这使得湖北的劳动力供应更加充足,这正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个必要因素。另外,湖北是一个融科技与教育基础优势的科教大省,科教实力大大领先于中部地区其他五省。武汉是全国第三大教育基地,第二大智力密集区。2008年末全省普通高等院校120所,在校大学生118.5万人,在校研究生

8、8.3万人,均居全国第三位。仅武汉市的大学生人数已达104万,超过北京和上海,跃居全国第一2。这些都为引进外资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提供了强大的高级智力人才支持。 湖北现有各类科研机构2 10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 11个,国家各部委的研究机构 46个,拥有科技人员近120万人,居全国第五位。其中两院院士43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66人,省级专家55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人员1 602人。仅2008年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达800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6 68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0. 8亿元,全省科学研发(R&D )经费支出138亿元,比上年增

9、长了16.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22%2-3。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在激光、光纤通讯、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光机电一体化、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水下机器人及卫星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与生产能力居全国领先地位。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最大的光谷基地,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心。光电子产业是湖北新世纪崛起的“亮点产业”,从“武汉•中国光谷”走出的信息产品,目前占据了国内光纤光缆市场50的份额。“武?•中国光谷”国内国际享有盛誉。 5.地理区位优势。天然的地理位置使湖北拥有“九省通衢”的交通及经济区位优势。 地理区位直接影响FDI机构的项目布局。由于生产基地与

10、原材料产地或产品销售地相距远近,不仅影响原材料或产品的在途时间,而且影响运输成本进而影响投资的价值增值过程。因此,FDI在考察投资地的区位时,往往要综合考察投资地区在世界和受资国中的地理位置是否具有比较优势,以及是否靠近原材料市场、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物流中心等。 从地理位置来看,湖北处于横贯东西的长江中游,纵穿南北的京广、京九铁路,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交汇点。“九省通衢”的交通要塞,使湖北具有“由东至西,纵贯南北,内畅外联,通江大海”的交通区位优势,自古以来就成为兵家常争之地,湖北的地理区位,具有着国内其它省份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 6.自然资源优势。丰富的水力、矿产及景观资源使湖北在承接外资

11、制造业及开发旅游业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天然优势。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长江湖北区段流贯全境1 062千米,是中部六省最长的一段,长江最大支流汉水境内水流长达878千米。湖北水力资源居全国第4位,可开发水能达3 308.1万千瓦(其中三峡水利枢纽可装机2 500万千瓦),是中部地区最富有的水能大省,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基地之一4。 全省已发现矿产136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88种,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磷矿储量居全国第一,铁、铜、石膏、岩盐、金红石等的储量居全国前列。石榴子石、累托石粘土、化肥用橄榄岩、建筑用辉绿岩、碘、溴等6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铌、铯、泥灰石、冶金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砂、锂、锶、

12、稀土、硒、硼、化工用白云岩、饰面用板岩等12种矿产保有储量分别居全国23位。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外商投资湖北提供了充足的工业原材料5。 省内许多自然景观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武汉东湖、大洪山、襄樊古隆中、赤壁陆水湖、通山九宫山等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尤其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被海内外游客誉为“山水画廊 ”和“黄金水道 ”。 旅游业逐渐成为湖北实现在中部崛起战略的一个发展前景广阔,产业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这些为外商投资湖北旅游产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7.交通设施优势。现代化立体的交通网络进一步强化了湖北的区位优势。 到2008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8.8万

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2 719公里,居全国第7位,中部地区第2位。随着省内“六纵五横一环(武汉外环)”高速公路网和武汉、恩施等7个公路运输枢纽的建成,省内市州之间将全部通达高速公路,并实现与周边6省市全部高速互通6。见图1。 2008年,全省共有万吨级内河港口码头211个,生产性泊位2 058个,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达到2.1亿吨。2008年全省水路货运量达到1.27亿吨,周转量810亿吨公里,完成港口吞吐量1.6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8.7万标箱,完成滚装车吞吐量57.9万辆7。与周边的安徽、江西、湖南、重庆等省市相比,湖北省船舶运力、水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等指标均排名第二,集装箱吞吐量排

14、名第一。全省有武汉、宜昌、荆州、黄石等4个主枢纽港,特别是随着“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武汉新港建成,“长江黄金水道复兴计划”的实施,湖北将形成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络体系,必将成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随着京九、京广、沪蓉、焦枝、枝柳、汉丹及襄渝线的先后建成,湖北形成了“三纵两横”比较完善的铁路网络。湖北不仅实现了全省范围内市州全部通铁路,而且由于在“十一五”期间新增铁路里程1 083公里,使湖北连通外省的通道更为畅通。武广、沪蓉高速客运专线的投入运行,使武汉至广州的时间缩短到4小时,至合肥、南京及上海分别为2小时、3小时及5小时左右。武(汉)(安)康二线正式投入使用,武汉至襄樊、十堰

15、首开动车组,连接华中与西南的铁路大通道运力大增。随着武汉铁路局的恢复,湖北和武汉将成为全国铁路最重要铁路网枢纽之一。 截止2008年,湖北共有武汉、宜昌等6个民用机场。随着武汉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的建成与投入运营,天河机场将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160多条,可通达国内外60多个大中城市。客货运总量均居中部六省之首。随着宜昌、襄樊、恩施等支线机场及配套设施的完善,湖北及武汉将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综合枢纽之一8。 (二)湖北利用FDI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1.经济结构失调及外向度偏低成为湖北引进FDI的直接制约因素。 从产业内部看,长期以来第二产业中国企仍然占主导,其组织结

16、构仍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现象,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产业间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第三产业中,现代化服务业比重低,而传统型服务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从所有制结构看,非公经济成份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湖北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个数仅相当于全国的2.1%,占全部企业的比重比全国水平低7.2个百分点,比中部湖南、安徽低3.8和0.9个百分点。2007年湖北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为2 869家,仅为东部典型地区省均水平的36.52,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湖北仅有12家企业上榜,且名次靠后9。湖北绝大多数民企集中在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领域且专业化、技

17、术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不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量的扩张和质的跃进。一般说来,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强,政府管制少,交易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往往受到外商投资的青睐。 对外开放程度是观察一个地区发展环境优劣的指示仪。比较而言,湖北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区域外生产要素流入方面,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45亿美元,仅占全国的3.5%,在中部地区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出口与出口依存度看,2008年湖北出口规模为115.92亿美元,仅及全国省均规模460.8亿美元的1/4。2008年湖北出口依存度为7.1,低于山西(9.24)、安徽(

18、8.88)及江西(8.23)三省,比全国平均水平(33)相差26个百分点2。 2.政务、法律及政策等软环境建设滞后成为制约湖北引进FDI的软肋。 近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湖北省企业调查队对省内278家外商(地)在鄂投资的企业及部分本地民营企业开展的投资环境专项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政府服务环境、办事效率、社会整体信用状况、法制环境等投资软环境较前几年大有改观,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差距仍然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政府服务环境欠优,工作流于形式。政府部门的官本位意识仍然相当突出,直接导致政府服务流于形式,服务质量低,服务措施只停留在“一条龙服务”、“清理乱收费”等浅层次面上,不能满足企业减

19、少交易成本,保护其合法权益,遏制企业间恶性竞争,提高社会信用度等深层次的需要。 其二,政府行政审批环节太多,办事效率低,管理不规范,缺乏诚信。外资企业对职能部门行政行为抱怨较多,主要集中在多层执法,多头管理等方面。按照现行的外资企业管理体制,除少数受到政府特殊保护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需要经常与不少于20家职能部门打交道,有些公共服务不是给人带来方便,而是把简单事情复杂化,办理一个事项往往需要翻来覆去走很多程序,非常繁琐,企业要为此付出很高的社会成本。 有些地方还存在不讲信誉的“开门招商,关门宰客”的现象,使许多外资企业望而生畏,严重影响了湖北市场环境的培育和招商引资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 其

20、三,湖北出台的一些引资政策缺乏特色。一些优惠政策多照抄照搬国家或外省政策,没能切实体现地方特点和地方优势,与中部几省相比也没有明显优势。如,优惠政策在“扬长”方面体现得不充分,湖北作为水电大省,但宜昌、襄樊的一些用电大户却并没有体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政策创新缺乏突破,自然就会削弱外资的吸引力。 其四,引资政策缺乏稳定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据外资企业反映,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引资政策“朝令夕改”,不稳定,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由于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日益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因此各级政府部门争相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标准。鼓励和优惠类政策多,限制和管理类政策少;顾眼前利益的多,顾长远利益

21、的少。有的政策法规不适应、不配套,有的政策出台后执行不足一年就被废止或被新政策取代,这些严重影响了政府行为的权威性,降低了政府信用,且形成了较为严重的行政壁垒,给投资者的投资与经营造成了较大影响。 其五,有些涉外法律法规失公正且不够健全。湖北省域内法制建设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差距较大。立法方面,表现为立法出现强化自身利益,弱化责任和义务的现象;执法方面,由于人为干扰,执法部门执法标准不一,执法内容不公开,执法行为不公正、不规范以及执行逾期等问题突出,使外商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影响外商来鄂投资的信心。一些外资企业在投资经营中遇到土地、劳资等纠纷时,缺少专业性法律法规可以遵循,外资企业投诉协调处理机

22、制,无法及时有效地介入处理。而有些地方性法律法规由于地区差异性较大,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与国际惯例还不吻合,不能满足外资企业的要求。 3.消极的文化陋习,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成为湖北经济发展及引进FDI的重要制约因素。 湖北地域文化中存在负面的文化积习。“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是外界对湖北人的精明评价。湖北学者赵凌云指出,人们将湖北人与“九头皆鸣”的“九头鸟”联系起来,实际上是贬斥部分湖北人能言善辩,虚言浮夸,重说轻做,说的比做的好的文化缺陷,体现在市场经济中就是缺乏信用10。另外,武汉方言发音偏硬,容易给人造成态度生硬、粗鲁的感觉。这种人文环境对外来投资者无疑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湖北

23、人的思想观念仍然保守落后。湖北人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保守的思想观念。“楚越之地,地熟饶食,无饥馑之患”;“江滩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自古就体现湖北由于具有相对优越的地理条件,养成了人们懒散的惰性,不冒风险,不求创新,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保守小农思想11。这些思想观念也渗透在政府公务人员在管理经济社会的各项工作中。政府部门不是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而是官本位意识浓厚,办事拖拉,缺乏合作,层层设卡,造成极高的社会交易成本。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大,习惯于等待指示,“跟着别人走”;过份倚重人际关系,不重视和保护个人产权与利益;多层次的诚信体系不健全,法制观念淡漠,

24、等等;现代意识中的自主判断与选择意识,标新立异与弘扬个性,重视并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依法办事等意识缺乏或不足。 三、当前湖北利用FDI的对策 (一)调整及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湖北对外开放度 尽管湖北的产业基础较好,并且,近年来政府通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非公经济,使得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但经济结构中还存在不少急需改善的地方。 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根据全省各县市所具有的比较优势,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布局,改变长期以“武汉”一市独大的局面。为策应湖北“两型”社会经济实验区的建设,政府应对各产业内部进行调整优化。要大力发展生态

25、农业;加强对传统工业的技术升级改造,节能减排,提高产业间关联度;充分发挥武汉科研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提高市场化竞争程度。 一个地区的开放程度决定了该地区的经济社会管理水平是否接近国际管理水平,反映了该地区产品是否有可靠且有效的国际销售渠道,同时也反映该地区的政府与居民对外资的接受程度。因此,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以提高湖北经济的外向度,提高湖北的开放程度。 (二)加强政务、法律及政策等软环境建设 改善政务、法律及政策等软环境既是提高湖北引进FDI的必要条件,更是湖北“两型”社会建设的需

26、要。首先,要改变官本位思想,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要多提供方便,少设置障碍。努力增强业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及服务水平。规范管理,跟踪管理,减少环节,提高政府公信力,廉洁自律,真正改变政府对外形象。 尽快完善有关涉外的法律体系,保护外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立法要公,执法要严,建立一个有序、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各种政策的实施效率,从而提高政府机构的行政工作效率,使外商投资者在一个比较轻松、高效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投资决策。 杨长避短,大胆进行政策创新,充分体现本区域内的特色与优势。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27、连续性、系统性,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将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营造一个对外商投资者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具有真正吸引力的政策环境。 (三)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倡导积极向上的开放文化 全社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要向沿海发达地区学习,学习他们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包容精神、务实精神;全社会从上到下要诚实守信,相互尊重,通力合作,以形成西蒙•库兹涅茨在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所提出的影响经济增长的“观念基础”12。因为这种“经济观念”或称之为“时代精神”与代表时代特征的技术和创新一样意义重大 。开放、世俗、平等这三种精神特征的结合,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精神基础。只有解除这种“精神制约”,人们才能转变思想观念,打破官本位思想,提高制度执行力,建立一个全社会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