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2324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状一、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 按照世界银行最新定义分类:人均国民收入在824美元以下的国家属于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825美元至3254美元之间的国家属于中低等收入国家;3255美元至10064美元之间属于中高等收入国家;超过10065美元的则为高收入国家。如果一个国家进入中低等收入行列超过28年没有进入中高等收入国家,可认为其落入了“中低收入陷阱”;进入中高收入的国家没有在14年内进入高收入行列,则可认为落入“中高收入陷阱”。2010年至今中国已经处于中高等收入发展阶段。根据姚枝仲的观点来看是否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有两个标准,从绝对标准来看,中等收入国家出现经济增

2、长停滞或者负增长的现象,叫做处于中等收入陷阱之中。从相对标准来看,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低于高收入国家,叫做处于中等收入陷阱之中。 从绝对标准来看,中国从1978年GDP一直处于上升阶段,虽然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中高速阶段,2015年在最近几年内第一次低于7%,但根据很多学者或机构对中国经济的预测,2030年之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不会低于5%,按照这个速度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毋庸置疑。从相对标准来看,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曾分别按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预测了中美两国GDP增长趋势,其中汇率法预测结果是:2019年中国GDP为19.8万亿美元,美国为18.9万亿美元;购买力平价法预测结果是:2016年中

3、国GDP为17.1万亿美元,美国为16.8万亿美元。而且以现在的形式来看中国的GDP增长率在2020年之前会高于发达国家平均GDP增长率。所以从这两个标准来看,在世界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平稳改革经济转型顺利的情况下,按照中国现在的发展趋势,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二、面临的现状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是趋势性而不是周期性的,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变成中高速增长已成为既定事实,经济增长面临着像劳动成本上升,一些领域出现资产泡沫化趋势,投资效率降低和出口增长困难等一些现实约束,具体而言有: (一)在经济结构方面。(1)需求结构:供给长期超过需求,内需不足,经济过度依赖

4、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2)产业结构:2015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但世界第三产业平均水平是70.18%,所以中国的第三产业依旧偏低。(3)收入结构:可支配收入上升但依旧偏低,收入差距偏大,其表现包括城乡居民收入,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基尼系数都偏大。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96,虽然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大多专家都认同基尼系数在0.4-0.5是差距过大。除此之外还有服务贸易严重滞后于货物贸易对外贸易结构,能源减少与不足,环境污染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等。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2012年到2014年

5、中国适龄劳动人口连续下降,当然从适龄劳动人口下降到劳动力供给减少一般有几年的滞后期,虽然2015年在政策上放开了二胎,但人们的观念发生着变化,生活的压力逐渐变大,即使放开了二胎,仍以预见中国劳动力供给很快会出现负增长。而很多学者认为中国过快的进入老龄化,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都是造成经济增速下滑的重要因素。 三、应对措施 (一)需求结构: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大需求。1.国家采取政策如减税、提高基本工资等方法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2.不仅关注投注数量更要注重投资质量,要充分发挥投资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产业结

6、构优化,民众生活改善等方面的作用。3.我国在面对出口需求的双重挤压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要巩固好我国不断努力得来的国际市场份额,使出口在促进就业,稳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产业结构:(1)继续加大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借助第三产业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2)我国是世界工厂,为世界生产产品,所以第二产业的发展也不能忽视。(3)大力推进创新与科技,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传统劳动力的依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收入结构: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协调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均衡,在税法方面推进个税改革,完善税种,让社会财富分配得到真正的调节

7、。 (四)老龄化方面:成功跨越“陷阱”的东亚国家都是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之前迈入高收入行列的。1985年到2007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为1.58%,2008年到2015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到0.61%,可以推算2016年到2020年将下降到-0.4%,根据外国的经验,应对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中国可以借鉴的主要有加大国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其中中国对退休年龄制度的改革最早到2022年开始实施。在人力资源方面,中国的人力资源素质整体偏低,劳动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劳动生产率偏低。2014年,中国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20%、韩国的30%。未来10年,中国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8、提高劳动生产率尤为重要。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投资可以将转化为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并且在促进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并最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至关重要。(1)在教育方面,目前,中国教育支出仅占GDP的4%,韩国超过5%,美国稳定在5.5%,芬兰更高达7%。因为全体受教育程度提高,也意味着劳动质量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人口红利的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所以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同时还要注重教育公平。教育的不平等可以导致收入分配差距加大,进而导致社会不同收入阶层的固化,这不利于知识和科技在不同的阶层中扩散,最终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在研发方面,中国政府

9、和企业的研发支出仅占GDP的2%,而美国为3%、日本为3.4%、韩国为3.36%。对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来说,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所得到的效益是递减的,中国经济的根本出路是自主创新。中国政府应该鼓励创新,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经济上提供援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总结 2015年11月24日,李克强总理在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说“未来五年,经济年均增速需要保持在6.5%以上,这意味着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到1.2万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又一个里程碑。”按照中国现在的发展形势和改革力度,只要中国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部署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经济发展的转型的重要窗口期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变,借鉴东亚成功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就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