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段、反思与评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2386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段、反思与评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段、反思与评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段、反思与评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段、反思与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段、反思与评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段、反思与评析 一、复习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之前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吗?谁能来说一说? 生1:乘法交换律。 生2:乘法结合律。 师:那你能用文字叙述一下吗?(生叙述。) 师:同学们掌握得很好,学了这么长时间的乘法计算,老师一直想和你们比试一下,看看谁算得快,你们愿意吗?(出示:10246,9934。) 师:同学们可要加把劲啊!谁来说说你算的? 生:我是用笔算的方法计算的。 师:看来是我赢了,想知道我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学了今天这节课老师相信你们会比我算得更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新学校,你们喜欢吗?春天到了,为了使我们的学校变得

2、更美,四年级同学要植树绿化校园,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四年二班的劳动委?T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助他解决一下吗? 生:能。 师:请看屏幕,谁能读一读?(生读。) 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做。(生做题。) 师:谁愿意说说? 生:(4+2)25。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4+2是先求出每组有多少人,再乘25是求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同意他说的吗?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425表示25个组一共有多少人抬水浇树,225表示25个组一共有多少人挖坑种树,加起来就是总人数了。 师:说得有理有据的,你都能当小老师了。同学们,这两个算式虽然列法不同,但结果一样,我们可以用什么

3、把它们连在一起呢? 生:等号。 师:同学们可真棒,四年二班的劳动委员让我替他谢谢你们。同学们这么聪明,还有两位老师想请你们帮帮忙。 (出示问题:1.学校刚刚画好的羽毛球场地,长13米,宽6米,张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他算算球场的周长是多少?2.四年级刚刚成立了四年八班,有学生20名,学校要给学生补定班服,上衣每件35元,裤子每条 25元,班主任林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定班服一共要多少钱?) 师:问题都清楚了吧!一、二组解决第一个问题,三、四组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小组内合作。)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一下? 生:(13+6)2=38米。 师:理由是什么?(生答。) 师:二组同学有不同的算法吗?

4、生:132+62=38米。 师: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长方形有两个长、两个宽,合在一起就是周长。 师:对,我们就是这样研究长方形周长的。既然两个算式都相等,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改写成一个等式。 师:一、二组同学真聪明,张老师对你们竖起了大拇指。 师:三、四组同学,也早就跃跃欲试了吧!哪个组先说? 生:(35+25)20=1200(元),35+25是一套班服的价钱,乘20是总价。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3520+2520=1200(元),3520是20件上衣的价钱,2520是20条裤子的价钱,相加就是总价钱。 师:这两个算式结果相同,我们也可以用等号连接。林老师让我转告你们,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孩

5、子!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组等式,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1.三组等式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你从这三组等式中有什么发现?) 生1:左右两边都有两种运算,乘法和加法。 生2:左右两边数字都是一样的,都和同一个数相乘。 生3:等式左边是两个数先相加再乘一个数,右边是它们分别和这个数相乘。 师:你真善于观察。从这些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第一个等式,左边是(4+2)25就表示6个25,右边是4个25加上2个25也是6个25,所以左右相等。 师:请看屏幕,4与2的和乘25,可以把4和2分别与25相乘,结果相等。同学们,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大家不要只举一位数的例子。(生动手在本

6、上写。) 师:同学们,这样的例子我们还能举出很多很多,在这么多不同的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重要规律吗? 生: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件出示,生齐读。) 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乘法运算定律,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生: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针对一种运算的乘法。分配律里有两种运算,乘法和加法。 师:乘法分配律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否掌握了。(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练习。) 师:同学们表现真棒,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搬到新学校以后老师们也定了新校服,据说是三件套,穿上

7、以后非常有气质,上衣180元一件,短袖80元一件,裤子100元一条 ,学年组长李老师想考考你们,给8位老师买校服一共要花多少钱? 生1:1808+808+1008=2880(元)。 生2:(180+80+100)8=2880(元)。 师:这两个算式能改写成一个等式吗?观察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之前学习的算式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现在是三个数的和乘一个数,也等于三个数分别乘这个数之和。 师:那是乘法分配律吗? 生:是。 师:乘法分配律不仅仅适用于两个数的和,也适用于三个数的和,四个数的和。在乘法分配律中有许多变化,这节课我们没有按照书中“两个数的和”的形式归纳总结。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

8、从这么多的题中快速辨别出乘法分配律呢?(出示课件,判断乘法分配律。) 三、总结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乘法分配律,大家还记得课前和老师比赛的两道题吗?老师为什么算得那么快?(出示:10246,9934。生说计算过程。) 师:学习乘法分配律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呢? 生:它可以使计算变得更简便。 师:乘法分配律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两道题留给同学们课下思考,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继续研究的问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学时我根据教学

9、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具体抽象具体。课程伊始我设计了一个植树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近生活,开始学习新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一起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尝试解决问题,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学生看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10、从直观上产生了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学生涌现出各种说法,说明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所以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还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虽然本?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

11、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进行改正。 评析: 本课教师把新知识下降难度,使新知识变成似曾相识的知识,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师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上,去完整地感知乘法分配律,主动建构乘法分配律。 在教学重点内容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时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特意设计几个与新学校有关的问题:“帮助张老师计算羽毛球场地的周长是多少?”“帮助四年八班老师算一算补定校服一共要花多少钱?”学生独立解答、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展示出两种不同的算式,此时出示思考问题,揭示“乘法分配律”的本质特征。“问题”是面

12、向全体学生的,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外部环境,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稍难的问题,先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观察、比较、举例、对比、归纳,一步步地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了乘法分配律。教师运用课件演示的方法形象地演示,引导学生叙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教学进行到这里,教师又出示了一个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三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发现三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同样适合乘法分配律。在乘法分配律中,有一个重点词语“分别”学生往往理解不透,不能正确分配,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教师应该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在总结完乘法分配律后自学课本,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从整体看,赵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借助多媒体,以“问题”为主线,实施扎实、开放的数学活动,拓展空间,置学生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