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NV得A”句式歧义解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3134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他的NV得A”句式歧义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他的NV得A”句式歧义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他的NV得A”句式歧义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他的NV得A”句式歧义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他的NV得A”句式歧义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他的得”句式歧义解析一、引言 吕叔湘“他的老师教得好”和“他的老师当得好”一文中指出“他的NV得A”歧义有以下几种: (1)a.他的老师教得好 (他的老师教课目,老师教得好)。 b.他的老师当得好 (他当老师,他当得好/他的老师当某职当得好)。 c.她的鞋做得好看 (她做鞋,鞋子做得好看/某人做她的鞋,鞋子做得好看)。 从语义表达看,“V得A”是不完整的表现。这个格式必须理解成“N施+V+N受+V得A”才完整。那么,“他的NV得A”具有三种变体。一种变体是“他的N1(VN2)V得A”,N1和N2具有与V产生施事和受事的关系,另一种变体是“他(V)NV得A”,再一种变体就是“(N2V)他的N1

2、V得A”。(张伯江,1994)用符号来表示如下: (2) 他的N1V得A 变体一:他的N1(VN2)V得A 变体二:他(V)N1V得A 变体三:(N2V)他的N1V得A (3)a.他的老师教得好 (变体一) b.他的老师当得好(变体一/变体二) c.他的资本家当不成了(变体二) d.他的篮球打得好(变体二) e.他的头发理得好(变体二/变体三) 变体一中N1是V的施事,省略的N2是V的受事;变体二中“他”是V的施事,N1是受事;变体三中省略的N2是施事,“他的N1”是V的受事。“他的NV得A”句式在语义上有三种变体,但具体的某些句子之间表面上结构相同而内部语义关系却不同,其表现也很不相同。也就

3、是说,有的句子只有变体一,例(3)a;有的句子可有“变体一”和“变体二”,例(3)b;有的句子只有变体二,例(3)c,(3)d;有的句子可有变体二和变体三,例(3)e。 尽管从表达意义上分化了这一歧义句式,但还不能解释“变体二”在句法上怎么形成与“变体一”和“变体三”一样的结构。就是说,怎么解释本身没有领属关系的两个名词性成分用“的”来表达。更不能回答为什么有的句子没有歧义,如例(3)a,有的本身是歧义句,如例(3)b,(3)e。下面本文考察歧义产生的条件。 二、准定语的生成 朱德熙(1982)把定语分为两类:表示领属关系的真定语和看似是领属而不表示领属的准定语。本文例句所表现的各种变体正是真

4、定语和准定语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具体句子之间表现很不一样。具体地说,例(3)b中“他的老师”和例(3)e中“他的头发”。“的”字短语本身是真定语,进入了格式之后有歧义,一为真定语,能单说。二为准定语,当表示“变体二”时,单说不能表示在句中所表达的意思。再如,例(3)d中单说“他的篮球”和句中意思不同,整个句式却不产生歧义。有的则单说根本不成立。如,例(3)c中“他的资本家”。 黄正德(1982)对准定语问题首先用“结构重析”和“的”字插入来解释。后来在他的老师当得好(2005)一文中指出这一方法有过之又有不及。举例来说,例(4)不能插入“的”来变成短语,这是有过之处。例(5)也属准定语的例子,而

5、无法经由结构重析与“的”字插入来衍生,这是不及之处。 (4)a.他最喜欢数学 b.他数学最喜欢 c.* 他的数学最喜欢 (5)a.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b.他念他的书,我睡我的觉 c.他哭他的,我笑我的 d.你们吃你们的,别等我 (6)你DO你的教英语(深层结构) 你教i你的ti英语(动词核心移位) 你教你的英语(表层结构) 黄文指出结构重析与“的”字插入的局限,同时提出了“词义分解与核心词移位”一说。举例来说,例(6)谓语“教英语”首先经过动名化,其主语作为动名短语的定语,以“你的”形式出现,得到“你的教英语”。动名短语上面还有个轻动词,其语义属“执行、进行、做、搞、弄”之类(以D

6、O来标示),是个双元述词。在深层结构里相当于“你DO你的教英语(的事)”。因为轻动词没有语音成分不能独立成词,必须将下面的V移上来补位,于是造成了“你教你的英语”这种表面结构。那么,我们将“他的NV得A”这一格式也运用动名短语与核心词移位来解释,如例(7)(来自黄正德,2005): (7)他DO他的当老师(得好)(深层结构) 他当i他的ti老师(得好)(动词核心移位) 当i他的ti老师(得好)(主语删略:受事主语句步骤一) 他的t老师j当tj(得好)(宾语提前:受事主语句步骤二) 他的老师当得好(表层结构) 综上所述,黄文认为相关的句式是因核心动词移入动名短语的核心词位置后,再继续移至轻动词D

7、O的结果。这对相关结构(如,例句(5)都能在理论层次上进行统一的解释。他还进一步指出,词义分解与核心词移位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特点不同于古汉语、英语等的特点。黄文指出:“我们知道现代汉语与古汉语、英语的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高解析性质。比较起来,古汉语与英语的构词性(合成性)比现代汉语高,解析性比现代汉语低。因此古汉语许多词语兼类、多义的例子在现代汉语已很少见。一般说来,合成性语言的词汇部门比较活络、旺盛,许多语言现象都可视为词汇规律运作的结果;解析性语言的句法部门比较旺盛,大多数的现象都是句法运作的表现。” 词义分解和核心词移位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释了准定语和真定语生成过程的不同。黄文说明一些真定

8、语和准定语的区别时说,下面例(8)“他的书包”“我的笔筒”不属伪定语(准定语)。“使用的动词不属同类。谓语描述的是一种动作,则指涉一种状态。动作谓语句可以形成伪定语结构,但状态谓语句不能。词义分解论认为,动作动词可以分解为DO+动词或名词词根,但状态动词已经是词根了,不许(也不能)进一步分解。状态动词不附属于任何轻动词之下,因此没有机会透过核心移位来形成任何伪定语(准定语)结构。”(黄正德,2005)。但是经我们调查发现,词义分解和核心词移位不能回答本节开头列出真定语、准定语在具体句子之间的不对称。换句话说,据词义分解和核心词移位,例(9)述语V都是动作动词,而前者(a)只有一种意思,后者(b

9、)则有歧义。 (8)他喜欢他的书包,我喜欢我的笔筒。 (9)a.他的老师教得好 他的篮球打得好 b.他的老师当得好 他的鞋做得好 下面我们将对此做进一步分析。 三、“他的NV得A”句式多义和“他的N”多义 (一)歧义类型 朱德熙先生(1980)指出多义句有两种:一是句子里有某个(些)词是多义词,因此句子相应的就成了多义句。如:“他一天不吃饭也不行。”这句话里“饭”或指米饭,或指每天定时吃的饭食。与此相应,这个句子也有两种意思。一种意思是说“他一天也不能饿着”,另一种意思是说“他天天都得吃米饭”。二是句法上的多义。如:“小白兔的书。”这个结构不止一种意思,可以理解为“关于小白兔的书”,也可以理解

10、为“属于小白兔的书”。跟具体的某一个词的意义无关,而是“N1+的+N2”这种句式所反映的。 从这意义上说,“他的NV得A”这一格式是两种歧义结构套合的复杂歧义句式。一方面可以认为歧义是由整个结构的生成过程不同所带来的。上述了解到,当“他的N”表示准定语时,该句式从核心词移位而来,而“他的N”表示真定语的句子就不经过这一过程。就此分化“他的NV得A”的歧义。还可以认为歧义是由“他的N”这一领属结构带来的。举例来说,“他的鞋”本身包含两种意思:他所拥有的鞋;他制造的鞋。因此进入这个格式后分别表示“某人做他的鞋做得好看”和“他做鞋做得好看”。从这意义上说,这里的歧义可以看作是“他的N”带来的歧义。另

11、外还有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所有的领属结构都可以进入这一格式(如:他的学生当得好);即使可以进入这个格式,也不一定产生歧义(如:他的英语说得好)。由此,我们从领属结构的特点入手分析并解释这一复杂歧义句式。 (二)歧义产生的条件 上述准定语的生成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他的N”所表示的准定语,但还不能全面说明歧义产生的所有问题。词义分解和核心词移位还不能解决同一句式有的产生歧义,有的则只有单义的现象。 领属结构内部的“领Nx”和“属Ny”之间具有的语义关系很不相同。因此,从领属结构入手,也可以分化“他的NV得A”句式的歧义。根据“领属”的语义特征为标准来分类领属结构。如:可让度领和属的关系是不可

12、转让的或不可分离的(丁声树,1961);+固有/必然领和属的关系是必然的或固有的(黄国营,1982);领属NP以+生命度的语义特征为标准可以分两类:+生物-生物(张豫峰,1999)等。由于我们讨论的是“他的N”这个特殊领属结构,以下只考虑被领有者的不同语义特征。据上述标准,可以进入“他的NV得A”这一格式的N分为+指人、+指物两类。 首先看N的语义特征为+指人的情况。从语料看,没有找到更多具有歧义的例子。N为指人特征时,V是“当”的情况下才产生歧义。请看例子: (10)他的资本家当不成了? 他的资本家 (11)a.他的老师当得好 b.他的老师(当某职)当得好 c.他当老师当得好 例(10)“他

13、的资本家”不能单说,只能在格式中才形成领属形式;(11a)句中有歧义,当把(11a)理解为(11b)时可以单说,理解为(11c)则不能。我们要回答以下问题:N具有+指人特征,在什么情况下形成歧义(如,例(11);什么时候不形成(如,例(10)。 从例(10)和(11)的比较看,例(10)N为一般指人名词,不表示“称谓领属”的“他的N”只能形成准定语(只能在结构中成立)。而例(11)N是一种称谓名词。“称谓”名词一般为一价名词,语义上它和某人发生一定的关系。袁毓林(1998)从配价的角度,分析并归纳了一价名词。一价名词可以分为三类:亲属称谓名词;事物属性名词;部件名词。这些“属NP”的共同特点是

14、:从意义上看,这些名词在表示某种事物的同时,还隐含了该事物跟另一事物之间的某种依存关系。在句法上,通常要求另一个名词作为配价成分与之共现。与此相反,N为一般指人名词(如,“资本家”)不管是在句法还是语义上都不要求那种依存关系。可见,由于领属关系的不同,尤其N的特点不同,使得产生同一句式的歧义(例(10),或使某一具体句子产生歧义(例(11)。 现在考虑N的语义特征为+指物的情况。从语义角度看,“A”语义指向“V”时,没有歧义。请看例子: (12)a.他的棋下得很臭 b.他的钢琴弹得很好 d.他的文章交得太迟 e.他的打油诗写得少了 f.他的酒喝得特别慢 g.他的普通话讲得比较吃力 h.他的笛子

15、吹得那么美妙 i.他的自行车骑得太快了 j.他的牙咬得格格响 例(12)“A”不指向“他的N”(*他的棋很臭)。而“A”的语义指向“N”时,会有两种情况。如: (13)a.他的英语说得很流利 b.他的舞跳得很好 c.他的字写得好 d.他的画画得极好 e.他的故事讲得脉络清晰 (14)a.他的书帙放得齐齐整整 b.他的家布置得很清简 c.他的衣物放得零乱不堪 d.他的信揉得皱巴巴的 e.他的中山装洗得发白 f.他的抽签表撕得粉碎 g.他的头发理得好 h.他的衣服洗不完. i.他的小说看不完., 例(13)(14)“A”指向“他的N”(他的英语很流利;他的信皱巴巴的)。然而例(13)组没有歧义,而

16、例(14)组都有歧义。例(14)跟例(13)不同的是,其V的隐性施事既可以是“他”也可以是“某人”。由于“V”是非结果动词,其域内论元的性质不同。而且相应的域外论元决定于“VN”的意义。因此,可认为由动词的词汇意义和“VN”决定V的施事。具体地说,例(13)当“他的N”为V的“成事”(动作的成果或结果)时,V的隐性施事是“他”。例(14)“他的N”为V的“受事”(动作的承受者),就没有这一限制。V的施事既可以是“他”也可以是“某人”。 以上,三组例子的对比如下: (12-1)他的钢琴弹得很好 a 他弹钢琴 b *某人i弹他j的钢琴 c *他的钢琴好 (13-1)他的英语说得很流利 a 他说英语

17、 b *某人i说他j的英语 c 他的英语流利 (14-1)他的信揉得皱巴巴的 a 他揉信 b 某人i揉他j的信 c 他的信皱巴巴的 从句法结构看,“他的NV得A”有两种可能的生成过程:“他的VN”和“V得A”组合;“V得”和“他的NA”组合。用符号分别表示如下: (15)他的VN V得A (16)V得他的NA 例(12)只能构成(15)的结构(如,“他的下棋”+“下得很臭”)。因为语义上没有直接联系不能构成(16)这样的结构(如,“弹得”和“他的钢琴好”没有语义联系)。例(13)是(16)的结构,不产生歧义。上述已指出这一组V的隐性施事只能是“他”。那么,例(14)的结构有两种可能,而其V的施

18、事为“某人”时,只能以(16)来构成(如,“某人撕得”+“他的抽签表粉碎”)。 还要考虑的问题是:上述,例(13)当“他的N”为V的“成事”(动作的成果或结果)时,大部分都不产生歧义。而下面例(17)领属结构能单说且本身具有歧义,整个句子也就有歧义。 (17)他的笑话说不完 (某人i说他j的笑话/他说笑话) 本节开头所指出,“他的N”是有歧义的结构,但不是所有“他的N”都有歧义。采用宽严粗细不同的标准对领属关系分多少类有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为领属关系带来歧义。如,据一种标准,表属性(如,菜的味道)、表特征(如,衣服的颜色)、表观念(如,百姓的心态)、表状况(如,老王的病)、表事业(如,公司

19、的计划)等可以归为一类。再如,表占有(如,我的书)据一种标准可以有“占有、成果、租借、携带”等语义关系。(陆俭明,沈阳,2003)本文只考虑“他的N”这一特定结构。据领有者“他”和被领有者“N”的指物语义特征,例(13)“他的N”领属关系为表“成果”,而例(17)“他的N”既表示“成果”还表示“关于他的笑话”的意思。换句话说,在不具有其他可能的歧义条件的情况下,当领属关系具有多种意思(或更多)时,会产生歧义。例(13)领属结构本身无歧义,在句中也不起歧义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不同结构的变换和语义指向揭示了相同的句式有的产生歧义有的没有歧义的条件。 四、小结 综上所述,仅从动词的特征分析,只能解

20、释这一句式中产生准定语的情况,不能解释这一句式具有的全部情况。还得考虑结构中其他成分所起的作用。本文通过“得”后补语“A”的语义指向和结构变换以及领属结构的语义特征分析,考察并揭示了歧义产生的条件。“他的NV得A”这一句式是一种复杂歧义句式。既是同一句式的歧义(具体句子没有歧义,而具体句子之间表达的意思不同,即“他的N”要么是真定语要么是准定语);也是具体句子本身具有歧义。 该歧义可以看作是由整个结构导致的。有的“他的N”作为整体直接进入句子,有的经过核心词移位造成“他的N”结构。还有的可通过这两个程序来理解(一个具体句子带有多义)。这和A的语义指向、V跟N的语义关系有关。也可以看作是由领属结构不同所形成的多义。“他的N”本身是可分为不同意义的领属关系,由不同领属意义决定歧义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