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3343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及中、高职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计算机类基础课程,学生在刚刚开始学的时候很感兴趣,也比较认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越来越机械的记忆和操作,忽略了知识的实用性进而导致学习效果大大降低。如何深入而生动地教给学生,高效有序上好信息技术课程是我们教学人员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任务驱动”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包括教师和同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

2、的方式获得的。任务驱动的指导思想:“任务驱动”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一些与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任务,以任务为中心,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学会技能。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能够保证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运用相应的知识和自身的经验提出解决任务的方案,加之有效的讨论和引导,进而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建构。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在任务的驱动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互动协作学习,进而完成知识的建构。我在近几年的信息

3、技术课程教学中,发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适合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此,归纳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是当前教育的理念之一。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认知能力和认知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异,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的课程,基础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学习热情和效果。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来激励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2.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学

4、习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有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自主探究,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能力,正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建构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学生通过完成贴近生活实际的任务,经过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充分讨论后建构知识的同时,学到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3.能够有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养成此能力的主要途径

5、,任务驱动式教学与教学情境的创设密不可分,真实有趣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一定的任务中教学情境又是学生的学习条件。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情境要能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欲望和动机,要具有启发性,同时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结果超出教师所设计的目标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鼓励学生再思考,使得学生逐步具有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其中的知识和技能很贴近生活,非常地使用,学生通常对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特别是有助于自己今后工作和日常生活的东西非常乐于接受,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

6、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任务 任务驱动法教学首先是创设学习环境。创设学习环境中必须构建有利于学生所学的内容和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情境可以是轻松的,例如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网络应用部分,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信息技术课程网络部分就要开始了,老师想要了解一下学生们信息能力,先做了个网络使用小调查,这样情境创设好了,非常地轻松,只是一个调查,压力并不大,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是什么调查呢,再提出任务,学生对于任务也就易于接受了。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任务是学与教的中心,任务的设计和提出非常重要。任务的设计,离不开具有现实意义的

7、生活化的情境,任务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现。任务的生活化情景可使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并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体会成功的乐趣。任务要与学生生活实际或学科学习内容相联系,利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设计任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任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的良好开端,学习的开始就吸引了学生,学生才能跟着老师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和学习。 第二,任务要具有实用性。任务的设计要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确实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制作出自己的作品,感受到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能够具有解决问题的效果,“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才是学习的原动力,这也最直接体现出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育意图。 第三,任务

8、要具有层次性。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完成不同的任务,难、中、易有效组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这样有助于不同特点和水平的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2.分析问题,分解成若干子任务 任务明确以后,要想让学生完成任务,必须让学生找到任务中的知识点,找到完成任务的切入点,这就要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帮助学生分析任务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将大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必须是适当的。教师可根据这一组学生的水平和讨论情况,引导学生了解任务内容及其要求,使学生了解学习的目标,教师不一定要详细讲解或演示完成任务的全部过程,而是要引导学生分析任

9、务,并逐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的引导是要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例如,我们可以将网络使用小调查的任务中的发送电子邮件任务分解为有层次的几个子任务: 任务一:申请电子邮箱(已有邮箱的同学可以跳过) 任务二:编写普通自我介绍、问候信发送给老师。 任务三:编写带有下载的附件或图片的信发送给老师。 任务四:对自己的信件进行进一步的细节加工,再发送给老师。如信纸、保存,要求回复等。 3.小组学习,协作完成任务 任务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的学习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一般46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的分配要使学生能够相互帮助。协作学习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10、,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成和深化对主体的意义建构。通过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产生对知识新的认知与理解。综合性和难度较大的任务更多地需要借助协作学习方式。在任务实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参与学生讨论,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学生具体完成情况对教学任务做适当的调整。 4.评价与反思 任务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价的环节中,其评价方面既包括面向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面向能力的评价,评价学生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参与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自评、组评和老师评相结合。注重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反思其不足,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 “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能够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通过教师引导,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结合小组协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