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现象的原因与策略.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3554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题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现象的原因与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例题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现象的原因与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例题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现象的原因与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例题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现象的原因与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题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现象的原因与策略.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例题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现象的原因与策略 目前,中学生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着“例题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现象,也是严重制约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瓶颈。笔者在教学中就经常听到学生问到“老师,为什么我能听懂你的例题,可是一到做题就不会?”,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本学年度,本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反思,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在此与同仁们商榷。 一、原因分析 教学是一个系统的科学,教师、学生、教材和社会环境构成了这一系统的基本要件,那么,造成学生“例题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现象必然出自这几个基本的方面。 (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师是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之一,他们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学习兴趣有

2、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造成学生“例题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现象很多时候与教师不无关系 1.备教不备学。相当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只备教材和教法,不备学生,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造成课堂上凭空想象,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不顾学生的感受,形成教学“满堂灌”。不能因材施教,结果是老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晕头晕脑,最后就是老师懂,会解题,学生一动手就错。 2.重结论轻过程。上课是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途径。但是,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课堂上总认为多解几道题,多讲几个例题就好,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知识的建构上,一堂课下来,造成学生只是记得几个结论,以致于学生解题目时机械照办,只知其然,

3、不只其所以然。题目稍有变化就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了。 3.重知识讲授轻课堂管理。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课堂上不能严明课堂教学纪律,教学秩序泛散,没有给学生适当的压力,使得学生没有及时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教学没有很好地得到落实,课后检查督促不及时到位,学生在无压力状态下学习,学习的目标意识不强,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长此形成了暖惰的习惯,使得一堂课下来仅仅是获得一个大概的印象,出现“例题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4.重数量轻质量。很多教师,只知道盲目布置作业,不管学生是否能做完,也不管作业是否有针对性,结果是人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且课后又没有必要的辅导,学生疲于应付课后作业,

4、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也致使他们只能听懂课而不会作题了。 5.重优生轻后进生。有的教师有偏爱“优等生”的现象,影响了大多数人学习兴趣和课后学习的情绪,使得很多学生对其有抵触情绪。导致听课轻描淡写,其结果必然是做题时错误百出。 (二)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影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要方面,是内因,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学生主体而进行的,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其自身。既有学习习惯的欠缺,也有学习方法的不足,体现在学生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各个环节,具体来说有下列情况: 1.缺乏预习习惯,被动学习。笔者亲自对所教班级进行过调查统计,发现大多数学生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由于对

5、老师所要讲的知识无准备,所以课堂上只是忙于被动接受知识,分不清听课的重点,学习愿望强点的学生往往是全盘吸收,但通常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愿望弱点的同学则如盲人摸象,胡里糊涂地得过且过。 2.缺乏学习目标,听课松懈。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学习的目标,听课不专心,漫无目的,既没有课堂笔记,又不喜欢思考发言,加上不少人又没有预习的习惯,自然也就不能掌握基础知识,连基本的知识基础都没有,出现题目一做就错也就不怪了。 3.缺乏作业独立性和科学性。相当一部分学生作业不能独立地完成,他们没有意识到作业是巩固提高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只是满足于对答案,把作业

6、当成任务,急于求成,习惯于“查阅式”作业,概念法则没理解就动手做作业,等到遇到不懂的才去翻书。更有甚者,书都不翻,直接看别人的答案。 4.缺乏务实精神,不懂装懂。学生“例题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的原因,是对“懂”的理解上有误,有的学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是在老师讲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师讲课时有提示,有诱导,能想起来,认为自己懂了。同样的问题,没有老师的提示,就不能想起来,说明学生的“懂”不是真“懂”,爱面子,不愿说不懂;看老师的面子,不敢说不懂。 5.缺乏勤奋精神,课上无笔记课后无复习。在此期间就应及时复习。但是,不少学生没有及时复习的习惯,有一位学生说:“我就是这样的,上

7、课不记笔记,老师讲课时只管听,且听得头头是道,课后却找不着方向,原以为听懂了就记住了,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时间稍久就忘记得一干二净。” (三)教材方面 1.教材内容与考试和资料相脱节。通常老师总是把弄懂教材作为第一目标,但是教材上的习题离考试和资料的距离有些远,教材上的题目做过以后只能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达不到深化的目的,不能对付单元测验和综合考试,而资料又偏重于技巧和技能的训练,这种教材和考试资料的脱节不利于学生的自学,也是让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信心的原因之一。 2.初、高中教材的变化影响。初中教材往往内容通俗、具体,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题型少而且简单。坡度小,直观性强,而高中教材容量大,

8、内容抽象,坡度大,题型多。不易掌握。 (四)社会环境方面 1.课程设置过多,高考压力过大。目前,高中学生设置了九门必修课,虽然教材在内容上作了一些改进,删除了繁、难、旧的内容,但因为高考的压力还在,高考的要求还很高,对山区的学生来说其压力还是巨大的,许多学生反映,并不是他们不想预习,而是他们确实没时间。 2.休息时间不够,得不到应有的休息。虽然目前正在普遍推行素质教育,倡导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由于高考和社会就业等形式的压力,不少学校还在加班加点,还在向学生挤时间,导致学生休息时间不够,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整天处于疲劳状态,学习效率低下。 二、反思与对策 既然造成学生“例题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

9、”的原因来自于教师、学生、教材和社会环境这几个方面,那么,针对这几个方面,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方面。主要是转变教师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师德素养 第一,全面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基础,做到上课有的放矢,防止教学内容过难,人为增加学生负担。 第二,更新教育观念,学生不是接受的“容器”,而是可以点燃的“火把”。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耐心对待后进生,因材施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数学学习,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励。 第三,老师教学的难点是教会那些学了还是不懂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选一些他们自己能独立解答的题目,让他们

10、也有能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 第四,注重与学生的情感的交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对于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充分创造机会主动接触他们,多给他们温暖和亲情,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打动和感染每一位数学差生。 第五,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师德素养,使教师成为业务过硬:思想上进的学者型教师。 (二)学生方面 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 1.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是要教育学生学习不能单纯依耐老师,要有目标。二是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时间要合理地安排,善于挤和钻,不打乱仗。三是要坚持预习,保证上课时心中有数

11、。四是要好问深思,不懂的问题要问老师,问同学,要力争把每一个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变消极听课为积极听课。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上课时听懂学习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重点内容、方法、技巧要记住,即使一时不能记住也要做好笔记,以备复习时再用。总之,要注重听课的环节,真正听清楚想明白,把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为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变“查阅式”作业为独立作业。要明白作业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只有经过不断地独立作业后才能完成,要养成课后反复复习的习惯。只要课堂听懂了就会了的想法是不对的。 总之,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学生在学习中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冷静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并加以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