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以”类形式动词研究概观.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4056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以”类形式动词研究概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以”类形式动词研究概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以”类形式动词研究概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以”类形式动词研究概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以”类形式动词研究概观.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加以”类形式动词研究概观一、引言 根据语义和句法特征差异,形式动词分为“加以”类和“进行”类两个次类,两者在语义句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加以”类形式动词是形式动词中的一个次类,主要包括:“加以”“给以”“予以”“致以”“给予”等。 “加以”类形式动词数量有限,是一类相对封闭的不自由动词。此类动词的主要特点是:在语义上,主要表示施加义,意义相对虚化,往往不表示具体的动作行为意义,真正表达动作行为意义的是其后的动词宾语;在句法方面,“加以”类形式动词的构形标记往往受到限制,宾语多为双音节动词;在语言的线性序列上,表现为V1+V2,但就只处于V1位置的形式动词而言,V1和V2之间往往在语义上为支配

2、关系,与连动结构有本质的区别。“加以”类形式动词中,最典型的是“加以”,除“给予”外,其他“加以”类形式动词均为“X以”类构词。“加以”类更具形式动词的典型性,主要体现在:虚化程度更高,粘宾性更强,构形更受限制。我们所探讨的“加以”类形式动词也就是形式动词中表示施加义的这一类。 二、文献概况 为了充分了解现代汉语“加以”类形式动词的研究现状,我们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和其他网络资源对该选题进行了几乎穷尽式的搜索(充分考虑了汉语形式动词的不同称谓)。从能够找到的文献来看,关于“加以”类形式动词研究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类: 期刊文章8篇,主要集中在对形式动词的典型成员“加以”的讨论,涉及“加以”的词类归

3、属、语法特征归纳和所具有的语用特征感性分析;三本专著的部分篇幅,胡裕树和范晓(1994)的动词研究、陈光磊(1994)的汉语动词词法论,以及刁晏斌(2004)现代汉语虚义动词研究;相关的学位论文有三篇:张莉莉(2002)现代汉语V1+V2动宾结构研究,形式动词并非讨论的重点,吕瑞卿(2007)形式动词“加以”“进行”研究,采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描写方法对形式动词的典型成员“加以”和“进行”进行了研究,另有刁晏斌博士论文(2004)现代汉语虚义动词研究,主要从历时角度对形式动词的部分成员进行了研究;汉外对比的文献中,汉德对比的文献最多,有8篇,大概是由于德语中形式动词表现最为突出,其次是少量的日语

4、文献。 长期以来,由于研究者对形式动词的界定分歧较大,所采用的名称并不统一,有些学者用“加以”类动词或“进行”类动词来指称整体形式动词,可以说,从周刚(1987)以来才真正明确了“加以”类形式动词的内涵。另外,多数期刊文献中,虽冠以“加以”类动词的名称,也仅以“加以”为讨论的中心,很少涉及“加以”类形式动词的其他成员。 三、研究历程 现代汉语“加以”类形式动词的研究历程可以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因是加以考虑中的两个词的词性及充当的句法成分争议”,主要研究者有:陈迪明(1958)、王年一(1959)、华景年(1959,1960)、王阳畛(1959)和龚千炎(1961

5、),内容主要为以“进行”和“加以”为例进行个案研究。研究者对“加以”类动词的词类归属和来源以及语法特征提出了很多有益的看法,主要以语言描述为主,很少对此作理论提升和归纳。第二阶段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研究者主要有:朱德熙(1980,1982,1985)、宋玉珂(1982)、周刚(1985,1987)、周小兵(1987)、陈宁萍(1987)、李临定(1990)、胡裕树(1994)、范晓(1995)、陈光磊(1994)、贾为德(1995)、毛宏愿(1997)等,他们重点探讨了形式动词的分类和分布特征,其中对形式动词的宾语进行专门探讨者占多数。这一时期对形式动词的讨论是在汉语词类讨论又一高潮的大背景

6、下进行的,研究者对形式动词的内部划分和外部特征描述更为细致,探讨深入,成果也最丰富,尤其是在形式动词的内部分类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即主要划分为“加以”类形式动词和“进行”类形式动词。第三阶段为21世纪,主要研究者有:张莉莉(2002)、刁晏斌(2004)、柯彼德(2005)、刘云峰(2005)、吕瑞卿(2007)等,这一时期的学者致力于对形式动词的全面考察,研究的理论框架也更加多样化。 四、研究现状 (一)“加以”类形式动词的来源 从我们掌握的文献看来,探讨“加以”类形式动词来源的文献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形式动词研究的早期阶段,研究者主要有徐君德(1957)、陈迪明(1958)、龚千炎(1961)

7、。 其中,徐君德(1957)认为“加之以”形式中“之”的脱去是“加以”形成的主要形式,如“加之以师旅”成为“加以师旅”。陈迪明(1958)则认为“加”的宾语由“对于”领着挪到句首,永不复位,造成“加以”相互靠拢,复合成词。龚千炎(1961)对这两种看法并不认同,他认为“加以”的发展历程大致为:加之以+名词加之以+名物化名词加以+句子形式(或词组)加+名物化双音动词(或双音节的动词语)加以+名物化双音动词。龚千炎(1961)还敏感地认识到,“加以”是动词和介词逐渐凝合成复合双音词的结果,认为“给以”“予以”“致以”具有相同的形成机制。 近年来,词汇化理论的引入和发展,带“以”字的动词、助动词和连

8、词等各类次的来源问题重新引起类研究者的兴趣。何洪峰(2008)认为由语用所导致的介词“以”悬空是带“以”字的各类词形成的主要动因。 (二)“加以”类形式动词的性质 “加以”类形式动词的上位范畴是形式动词,对于形式动词的性质,研究者提出过很多不同观点。在“加以”类形式动词的词类归属上,早期研究者主要持四种观点: 1.修饰动词的副词(黄岳洲、徐君德,1957) 2.助动词(刘培伦,1957) 3.修饰动词的介词结构(胡竹安,1957) 4.结构助词(王阳畛,1959)(转引自龚千炎,1961) 早期的研究者已经敏感地认识到形式动词作为非典型动词的特点,试图把形式动词纳入已有的词类系统中,或归入副词

9、,或归入助动词,或归入介词。形式动词定性的不同既源于形式动词的鲜明特点,也源于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的不统一。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多数学者的看法逐渐走向一致,多数学者认为形式动词是动词的一个次类,并尝试把形式动词置于汉语动词的各种分类系统中。 胡裕树、范晓(1995)基本概括了动词的各种分类系统,对汉语动词的分类作了非常全面的描述。概括起来,形式动词在动词的不同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如下(“”代表下位分类): (1)按照动词带宾语的情况分类:有宾语动词单宾语动词非名宾动词(或谓宾动词),例如:禁止、企图、感觉、希望、渴望、继续、予以、严加非小句宾动词,例如:继续、善于、乐意、加以、给以、予以等。 (2)按照动词能否单独作谓语分类:不自由动词(黏着)非名宾不自由动词,例如:显得、免得、企图、妄图、遭、给以、严加、加以等。 (3)按照及物与不及物分类:及物动词主事主语句中必须带宾语(粘宾动词,例如:姓、作为、当作、属于、给以、加以等)。 另有多位学者对形式动词的动词性质做过探讨,如朱德熙(1985)、陈光磊(1994)、柯彼德(2005)等。概括起来形式动词的性质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