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法”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410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学法”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助学法”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助学法”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助学法”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学法”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助学法”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的课型,大致可以分为新授类、练习类、复习类、讲评类、实践类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助学法”的具体运用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一、根据不同课型研制“助学单” “助学单”是助学法的一个重要抓手,它并没有统一的格式规范,根据不同课型,可以研制不同形态样式的助学单,如探学式、做学式、练学式、学思式、评析式、综合式等。下面列举几例: 当然,上述的举例并不能囊括助学单的所有样式。不同的老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向度有着不同的理解,研制出的助学单也会出现不同的风格特征。 二、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形式 助学法的基本操作模式,主要包括六个步骤:研制助学单学生独立探究展示先

2、研成果伙伴互助学习教师点拨指导练习与提升(基本流程如左下图)。但这一模式并非固定不变,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一)课堂的展开方式可以有所不同 助学法运用于具体教学中,新授课通常会沿着“交流成果、提炼规律、总结运用”的思路展开;练习课、复习课通常会沿着“回忆与梳理、提醒与分享、推介与提升”的思路展开形式和内容匹配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助学的功能和效益。 一位教师运用助学法设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练习评析课,采用了如下流程: 第一环节:自评互议让小组内成员,按错题从多到少的顺序发言,逐条分析;小组内其他成员结合自己的错题,进行帮助、补充、提醒。 第二环节:解除疑惑全班对较复杂或是

3、较难的题目进行交流。 第三环节:评判试题“我来当小专家”,让学生评一评试卷中有哪些好题?有哪些不好的题?并说出理由。 第四环节:回顾反思回忆单元知识点,给自己的小伙伴提个醒,看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可以看出,把权利、机遇和挑战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其意义远超出“教学”本身。 (二)学生的活动方式会有所不同 助学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如新授课中,学生的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会占据着较大分量;练习课中,以学生的技能训练、方法优化为主;复习课中,知识梳理与归类、巩固与提升是常见的方式 教学“简便运算复习”时,可以事先让学生完成助学单,整理对简便运算的了解,收集好题和易错题,课上设计如下的活动方式: 活动一:回顾梳理采用组内互动和组际互动的方式,交流对简便运算中使用的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适当举例说明。 活动二:错例辨析让学生交流运算定律和性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并结合错例进行说明。 活动三:练习提升结合生活实际例子简算,交流学生收集的好题。 实践表明,教师适时调整学生的活动方式,给学生助动力、助方法、助行为,取得了精彩的回报:学生经由不同整理方法、不同题型的比较,对简便运算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立体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能够“站”起来,能在课堂上“秀”出自己的精彩,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利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