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内涵界定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4371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内涵界定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内涵界定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内涵界定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内涵界定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内涵界定及对策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内涵界定及对策研究“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但对于如何界定“双师”结构以及如何来构建这样的团队,文件中没有具体的说明。因此,加强“双师”结构高职教学团队建设研究有其必要性和针对性。 一、“双师”结构的内涵分析 分析“双师”结构的具体内涵标准,可以解决“建什么”的问题,是我们推进高职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双师”结构主要体现在整体结构和个体结构两个方面。 (一)整体结构上专兼结合 “双

2、师”结构整体特点表现为教师来源的二元结构。其中“一元”是指专职教师,他们通常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熟悉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但是实践动手能力不是很强;另“一元”是指兼职教师,其内涵是以从事企业工作为主,被高职院校外聘为专业课教学教师。他们经验丰富,实践技能强,但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此外,由于工作重点的不同,他们往往未把主要精力放在高职院校教学上。 专、兼职教师比例则是“双师”结构优化的重要指标,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现状以及外部环境,兼职教师在整体教师结构队伍中比例应逐步达到11。为此,一方面,要逐步压缩专职教师的理论课程,增加其实训课程;另一方面,要逐步扩大兼职教师的授课比例,充分发挥其企业一

3、线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使其逐步在整体队伍中所占比例达到50%。 (二)个体上具备“双师”能力 目前对“双师”的理解有多种观点。原国家教委1998年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指出职教教师应该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的工程师或技师。此后在教育部颁发的多个文件中多次提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这个问题。但人们对“双师型”教师含义的界定却各有不同,也出现过双师素质、“双证+双能”等相关概念,笔者认为这些都属于“双师”能力的范畴,只是侧重点不同: 1.双师素质教师。是指既能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并具备相应的知识、素质、能力结

4、构的教师。知识结构包括围绕职业岗位的知识、技术及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职业岗位上的新知识等;素质结构包括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道德素质是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素质是指敬业精神、时效意识等;能力结构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岗位实践能力等。 2.“双证+双能”教师。是指教师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技术及技能等级证书的基础上,同时具有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或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实践操作能力。 3.“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的、具有双重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质标准更高、更全面,不但要具有

5、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较为丰富的本专业工程技术实际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有较强的运用专业技术理论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创新以及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打造“双师”结构的对策研究 当前,聘请企业一线兼职教师、引进企业经历专职教师、培养强化本校已有专业教师、提高现有教师科技开发服务能力是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基本途径。 (一)聘请大量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要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悉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担

6、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让教师、学生了解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兼职教师除了任课外,可以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参与到教学计划修订与课程设置改革中,使得教学资源更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兼职教师还可以在校外实训基地担任指导青年教师以及学生实习、实训、顶岗等工作。除此以外,作为兼职教师,更应该成为学校与企业、政府之间加强合作的“桥梁”,成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推进者和示范者。 在大量聘请兼职教师的同时,要注意对其加强管理和培训。外聘教师一旦上岗任教,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磨合期,以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来自企事业单位的行

7、业技术专家,应请教育教学专家对其进行教育理论、教学设计方法、教育技术运用和教学工作规范化培训,使其尽快了解和熟悉高职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掌握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工作技能及方法;组织他们听知名教师的公开课,鼓励他们参与教学研究,提高其教育理论素养和执教水平,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引进大量行业企业一线人才或有职业教育丰富经历的专家担任专职教师 引进大量行业企业一线人才或有职业教育丰富经历的专家担任专职教师,可以体现出职业院校的职业性,提升学校教学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一,引进行业企业一线人才作为专业教师,可以让其担任专业带头人,结合他们在企业的工作经历来推进职业院校专业特色

8、建设问题。例如,他们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态势来调整专业的分类和课程的设置;第二,此类专职教师最大的优势是既有丰富的企业经验或职教经验,又有充沛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校的教学工作当中,尤其职业院校现阶段的实践课程建设既需要理论研究又需要实践探索,这就更需要引进教师具备上述条件,使他们发挥在“教、学、做”一体中的作用。第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很多学院都与企业深度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教学研究机构。引进此类教师,可以让他们担任这些教学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从而形成企业与院校间的天然纽带,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三)强化专业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 学校应该依靠

9、行业企业,采用挂职顶岗等方式,达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目的。通过专业教师下企业,逐渐熟悉学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形成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有效教育模式。一是根据专业特点,由学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一些企业或科研单位挂职顶岗学习,参与工程项目等,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二是加强实训教学环节,提高专业教师操作技能,使其积极承担

10、实训教学任务。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在学校所教授的课程,结合企业单位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并利用自己在企业积累的实践素材,在教学计划中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在培养企业需求人才的同时,提高实践技能水平。三是建立“双师”能力培养基地。在校内建立实验室和实验操作场所,为专业教师实践与教学提供条件;在校外充分发挥企业生产场地、设备的作用,与企业携手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践基地和培训基地,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实践基地或培训基地接受相关培训。 (四)提高现有教师的科技开发服务能力 第一,应从院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入手,以校内的实训基地为依托,培养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生产实训环节。第二,加强教师的顶

11、岗实习和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环节,以结合企业的项目为驱动,落实两个环节来达到提升教师科技开发能力的目的。高职院校让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除要掌握过硬的生产技术实践经验外,还要积极参与企业相关的生产项目;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中,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正在研究的科研项目供学生来做,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是对自身重要的研发实践。第三,构建校外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公司或集团,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协作搞好科研开发工作。如高职院校通过深入企业,针对企业具体情况,为企业做专项课题研究或技术革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深校企关系。 三、打造“双师”结构的机制保障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

12、的配套机制保障,其中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双师型”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探索“双师型”教师评聘(包括考核)体系是其有力的机制保障。 (一)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加强对实践教学进行常规管理的同时,要注重专业教师的实践锻炼,并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促使“双师”能力教师的培育。一是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机构;二是完善有关管理和运行的制度,如制定适合高职教师工作特点的教师职务评审办法等;三是建立并完善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互评和信息监控为主的多方位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准入标准 我国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不具备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

13、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资格考试。”在职业教育领域,应根据教师法、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高职教师能力的特点,从教师学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师德教育等方面确定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的准入标准。要拓宽师资引进来源,允许学校不受身份限制,面向企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或技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三)探索“双师”能力教师的评聘体系 建立“两个职称并重,科研实践并举,以培训后考核验质量”的评聘体系。既要重视教师第一职称及教师系列职称的评定,又要完善第二职称如“工程师”的评聘,使得一些已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成为“双师”能力教师;在认定类似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条件中应该建立顶岗实践和科研成果的硬性指标;加强对专业教师培训后考核,激励教师加强技能培训,及时掌握生产一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双师”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