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4671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由理想变为现实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近年来,广西机电工业学校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中心,以北海工业园区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进行了“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拓宽

2、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 一、“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工学结合是以职业为导向,利用学校和企业生产环境,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学做合一,促使学生工学相长,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特点,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平台,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促

3、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依据职业能力形成的客观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合理规划、设计每个阶段的工学结合活动,按“职业认知职业成长职业熟练职业熟练”和“学校学习企业实践学校学习企业顶岗实习”构建“四段渐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为找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明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对广西区内及珠三角地区的大中型机电类企业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机电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情况,确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

4、明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学校北海工业园区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依托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北海工业园区机电产品生产类企业,结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按照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渐进性,以及职业成长规律,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环节,共同构建“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分为专业素质与技能培养、岗位能力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四个阶段,形成“校企校企”的人才培养过程。 第一阶段(职业认知阶段):第一学期至第三学期学生在校内完成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在校内实训

5、基地完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机械制图与CAD、电机与变压器设备安装与检修、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安装与调试等课程的学习与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在校学习认识专业和职业,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专业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职业成长阶段):安排学生在第四学期到北海工业园区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教学实习。以生产任务为载体,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生产实习指导,使学生掌握生产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并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和拓展。校企合作联合开发生产管理培训、生产技术培训等课程,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下感知企业管理和体验企业文化,不断提高生产操作技能,实现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

6、达到职业成长。 第三阶段(职业熟练阶段):根据专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第五学期学生回到学校进行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认定,是学生对专业岗位相关的规定和职业要求熟知的阶段。 第四阶段(职业成熟阶段):第六学期学生进入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阶段,着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强化学生机电设备使用、安装、管理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从而实现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

7、三、“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深化专业课程改革。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与手段,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性原则和同级性原则进行能力整合归纳,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围绕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业资格的需要,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组织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构建与岗位对接、突出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理实一体的项目课程体系。 (二)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验、实训分离,造成学生

8、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脱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低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革,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实施“教、学、做、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遵循“项目引领、任务导向、理实一体”的课程建设思想,按照项目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能力训练带动知识学习的思路来设计教学项目,采用“项目任务”模块式结构,编写和公开出版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安装与调试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3本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开发了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调试与维护等7本特色校本教材。通过增加专业教室的实训功能或增设实验室、实训场地的教学功能,把教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场地进行一

9、体化整合,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保证实习实训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根据专业课程标准编制建立了由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组成的专业课程考评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了由多媒体课件、虚拟实训、教学动画、教学视频、习题库等组成的具有专业特色、内容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便于教师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开展教学。“教、学、做、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以“素质、能力、技能”为核心,构建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业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教学评价的重要部分。为使学业评

10、价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实情况,促进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操作技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广西机电工业学校以“素质、能力、技能”为核心,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构建学校、学生和企业评价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环节的多重性、评价内容的多面性、评价方式方法的多样性,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促进、激励作用。 (四)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巩固专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性

11、学习与训练平台,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西机电工业学校与北海工业园区管委会及驻园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校、企、政在工业园区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成立了由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指导委会,搭建起广西机电工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平台。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企业参与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评审、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等工作,学校分别安排教师、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和生产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在2012年至2014年间,分别安排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到北海工业园区的冠捷显示科技(北海)有限公司、北海景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三诺电子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月生产教学实习,磨炼了学生解决生产现场问题的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就业适应期缩短。 总之,“四段渐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创新了校企合作方式,实现了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毕业生在企业工作普遍获得好评。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突破了以学校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了与企业的联系,发挥了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的各自优势,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培养方案与双证书相结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适应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