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475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学术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在探讨这一理论问题的同时,对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见仁见智,各有不同。这就引发了我们对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在这些问题中,国民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如何界定,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这些无疑是应当深化研究的。 一、对“国民素质”概念的新诠释 对于国民素质的概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提出了许多观点,归纳起来,主要

2、有五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国民具备的条件或要素方面进行界定,认为国民素质是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活动而形成的主体活动的自身条件。第二种观点,从国民具有的品质或修养方面进行界定,认为素质是国民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环境影响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品质结构。第三种观点,从国民具有的特质方面进行界定,认为国民素质是由人具有的特质所规定的活动能力及其状态。第四种观点,从国民的整体水平方面进行界定,认为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全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

3、的总体水平。第五种观点,从国民的综合质量方面进行界定,认为国民素质是指一国国民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质量。 关于国民素质概念的科学界定,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国民素质观念与国民素质的关系问题。国民素质观念具有动态性、外在性和不稳定性特征。国民素质是以国民的内在的形式存在的,是在国民与外部世界接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内在属性表现出来的能力。每位国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素质观念,只有经过主体内化后,才能转化为素质结构的组成部分,能在国民的一生中持久发挥作用的特质和能力才是真正意义的素质

4、。因此,国民素质观念与国民素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是国民素养与国民素质的关系问题。国民素养是国民通过先天和后天的诸多因素形成的,但侧重于后天的教养与修养;国民素质是由先天形成的自然素质和后天形成的素养组成的。所以,国民素养是国民素质的组成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此意义上说,国民素质是指一国国民在先天禀赋和传统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在同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直接引导的作用下,通过对获得的素质观念在实践中内化后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和能力。其内涵是国民在生活、

5、工作和社会交往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些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和高水平的社会文化素养等。其实质是德、智、体诸条件的有机结合和统一。这种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能量,即生物能量、社会能量或内涵的价值(生存价值和发展价值)。从外延上说,国民素质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它可以包括古代国民个体素质、全体国民素质,也可以包括现代或当代国民个体素质、全体国民素质,还包括一定社会时期的各地区、各阶层和群体的国民

6、素质。根据马克思提出的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人性系统结构,可把国民素质结构分类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能力素质)。(1)身体素质包括先天遗传性生理素质和后天性肌体素质两大要素。国民身体素质是整体素质结构的物质载体,它规定着国民整体素质潜在开发性的自然限度。(2)心理素质主要包括需要结构品质素质、自我意识品质素质和气质与性格品质素质三大要素。国民心理素质在整体素质结构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人的遗传性

7、生理素质和后天性肌体素质的开发和实现程度,社会文化素质在自身的内化、积淀程度,都是通过心理的交互作用而得到反映的。(3)社会文化素质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社会文化素质是以人的生理组织为载体,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过心理内化后而形成的社会文化素养。它规定着人生目的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与调整,规定着为人处事的态度和事业发展的高度,规定着各种知识的学习深度和各种能力的发挥。国民社会文化素质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发展性特征,能够敏锐地折射出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及教育水平

8、的影响。 通过对国民素质结构层次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以上三个层次的素质分别属于国民素质结构的不同内容,各有独特的内涵,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协同整合,共同构成了国民素质的完整因素。 二、“人的全面发展”范畴之我见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的界定,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有着诸多不同的诠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从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上进行界定,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在于“全面”二字,因此,主张从“全面”入手,界定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包括能力、素质、需要、个性ʍ

9、80;品质、关系、生态和人格等八个方面。第二种观点,从人的量上进行界定,认为人的发展不是单个人或群体的发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一切人的发展。第三种观点,从人类各个层次上进行界定,把人的全面发展划分为个体、群体、人类的全面发展。第四种观点,从人的质上进行界定,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就是人的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第五种观点,从人的潜能开发方面进行界定,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对人的潜能在个人身上的全面开发。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剖析的基础上的&

10、#65377;马克思认为,未来理想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为了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实现单个人的全面发展,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所有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才能实现。显然,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价值目标。从现实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趋向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每个人都应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ʍ

11、77;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笔者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具备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条件下,在通过实践认识到自我本质和发展规律基础上的平等、完整、和谐、自由的发展。其核心是每个人的“全面性”发展,即唤醒自然历史进程赋予每个人的各种潜能,使之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并使人的对象性关系全面生成(是人通过与世界各种各样的关系,全面地表现和确证自己本质的完整性)和个人社会关系高度丰富。从现实意义上说,这是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需求,与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

12、;从未来意义上讲,这是为了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能力和才能”2。从外延上说,即群体的人、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也可作为一切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内容:人的平等发展,即人人都应得到平等发展,这是人在权利、机会方面的全面发展。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需要、活动、能力、社会交往关系和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中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核心,这是人在本质内容上的全面发展。人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内在与外在各种关系状态上的发展,是指人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各方面的关系的协调与优化,这是人在社会关系及自然关系上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包括个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和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觉地发展自己的才能,自由不仅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更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因此,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形式和目标,这是人在个性上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