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论争综述.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4756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进民退”论争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进民退”论争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进民退”论争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进民退”论争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进民退”论争综述.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进民退”论争综述收稿日期:2011-01-06 2009年上半年,提及“国进民退”这个名词,部分学者和媒体表述时尚称之为局部行业和地区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时隔不久,下半年就已经有人用“国进民退大潮”来表述这一现象了,如山西煤矿重组、央企纷纷争当“地王”等事件都成为了“国进民退”的有力例证。“国进民退”之殇刺痛了太多的经济领域敏感的神经。经济学家们褒贬不一,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到2009年底,有人甚至称“国进民退”已经到了令人不可承受的地步。学术界对“国进民退”的质疑,已经从经济领域的探讨扩展到意识形态领域,甚至有人担心改革会倒退,需要重新启动“国退民进”改革。根据经济政策的摩菲定理:凡

2、经济学家观点一致的理论往往对经济政策的影响最小;对经济政策影响最大的理论,往往是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的理论。也许对“国进民退”的争论,就属于这种争论,因此,综述这一争论意?x重大。 一、对“国进民退”概念的不同理解 目前,学术界对“国进民退”这一概念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经济学语汇,一般用于表述某领域国有资产进入而民营资本被迫撤出这一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马骏指出:“国进民退”是一个存在歧?x的概念,它有时是指宏观经济结构总体变化趋势,即国有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有时是指个别企业或行业的案例,即国有企业进入了不应进入或不必进入的新领域。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3、教授韦森认为:近些年来在中国社会中真正的“国进民退”主要发生在三个方面:一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加速增加;二是政府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越来越高;三是国有企业以及一些超大型国有控股集团凭借价格和其他资源占有上的垄断地位,快速地进行资本积累和自我扩张。近年同时发生的这些过程的自然结果是,在当今中国全社会的资产总额中,政府所有以及国有企业所支配资产的份额越来越大,而个人家庭以及民营经济所占份额则越来越小。这才是发生在当今中国社会中真正的“国进民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认为,所谓的“国进民退”其实具有三个特征:一是“资源垄断”。2009年

4、,中国国有资本在资源性、能源性领域中大规模跃进的现象是明显的,在四万亿振兴计划中,国有资本几乎得到了所有的重要政府订单,“铁公基”成为国企的专享盛筵。二是“楚河汉界”。国有企业集团聚集在少数上游产业,并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地位,其数量在逐渐减少,但是盈利能力则迅速增强。数量巨大的民营资本被限定在广袤的下游产业之中,当它们试图向上游进击的时候,必然遭到政策性的打击,而其最重要的冲突,一般则是发生在宏观调控的时期,比如2004年的夏秋和2008年年底到2009年之间。三是“玻璃门现象”。“发明”了这一词汇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是这样描述的:一些行业和领域在准入政策上虽无公开限制,但实

5、际进入条件则限制颇多,主要是对进入资格设置过高门槛。人们将这种“名?x开放、实际限制”的现象称为“玻璃门现象”,看着是敞开的,实际是进不去的,一进就碰壁。 还有学者认为,所谓“国进民退”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在经济领域中国有资本对于民间资本的挤出现象,并认为对“国进民退”概念的理解,有狭?x和广?x之分。狭?x上讲,“国进民退”表现为国有经济在某一或某些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市场份额的缩小,甚至于退出;广?x上讲,除了上述内容外,“国进民退”还表现为政府对经济干预或者说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 二、中国是否存在“国进民退”现象 对中国是否存在“国进民退”现象,经济学界存在两种完全

6、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仅存在“国进民退”现象,而且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在国外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为代表,在国内以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为代表。叶檀认为,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消除过剩产能,中国经济正在进行大重组,由于国企具有的政策和资源优势,本意为增强中国企业竞争力的重组异化为“国进民退”的大演练。金融风暴横扫之后,最大的特点就是赢家通吃,占据优势资源的大企业,从实体经济领域深入到虚拟经济领域,从股市到楼市,大型产业资本显示出实体与虚拟经济通吃的迹象。 胡星斗教授认为,目前中国正处在继续改革或倒退的十字路口,尤其在经济领域出现了大规模的“国进

7、民退”的狂潮,在钢铁、化工、煤炭、石油、矿藏、电力、民航、公路、水利、金融、证券、保险、房地产、邮政等几乎所有的有利可图的领域,民营企业都被挤垮或被强制低价收购,全国国有企业(非金融)的总资产则从几年前的几万亿元发展为2008年的42.55万亿元,估计2010年将达到近百万亿元。胡星斗教授历数“国进民退”现象:环渤海五省区经济渐被国有官营化;长三角高速公路民营资本正被清退;中国航空业出现“国进民退”,民企面临全军覆没;山西运城最大的三个民营企业百日内变身国企车间;内蒙古、山西,煤炭业的国有化;山西省发布通知,将全省在册的2840多座煤矿收归国有;陕北油田被地方政府强行收归国有;中粮人股蒙牛;河

8、北钢铁集团成立之后,山东也迅速组建了钢铁集团,完成了对民营钢铁的收购;亏损的国企山东钢铁集团收购盈利的民企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最大的化肥企业丰喜集团被国企阳煤集团“闪电”收购;房地产业的“国进民退”也汹涌澎湃,国有企业纷纷巨款拿地,成为“地王”;在东部,国有房地产企业占市场份额的60;继光大银行引得8家国有企业后,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安信证券IPO上市前的增资扩股也吸引了众多国企参与;邮政行业通过立法实现“国进民退”,限制民营快寄业;绍兴政府“将对国有企业监管的有效办法逐步引入民营企业”,将1369家规模以上(即销售额超过百万元)企业纳入财会监管联席系 统中,进行实时监控,将政府对民

9、营企业的监管日常化、程序化 2009年4月,中国企业家杂志也进行了一项针对企业高层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近年来存在“国进民退”现象的比例高达72.73。 另一种观点则相反,一些政府高级官员及部分学者认为,根本不存在“国进民退”现象。2010年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赵启正用一系列的数据证明不存在“国进民退”现象。他认为:“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在比翼齐飞。”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认为,中国现在并没有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这是因为国企、民企都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中

10、国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经济总体上不存在“国进民退”的现象,因为,“中国统计数据不支持这样的说法”。国家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与2004年第一次普查结果相比,全国第二、第三产业495.9万个企业法人中,国有企业14.3万个,减少3.6万个,降幅为20;私营企业359.6万个,增加161.4万个,增幅为81.4。同时,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国有企业占23,比2004年下降8.1个百分点;而私营企业占12.3,比2004年增加3.3。马建堂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08年,中国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在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资产、利润总

11、额、税金总额、从业人数等几大指标上的数字都是逐年下降,而私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份额却在节节攀升。他因此说:“基本的结论,总体来讲,我们感觉到从统计数据来讲不支持国进民退”的说法。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认为,不管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都是片面的说法,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表明,国企在不同领域是有进有退的。在接下去将要进行的结构调整中,还应该继续关注国企的进退问题,哪些行业国企应该退,哪些行业国企应该进,都要根据行业特性、企业职能而定。“有进有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才是重要的”。 人民日报92010年刊登朱剑红的文章,对我国工业、国内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近年

12、来我国经济总体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现象。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来看,近几年我国国有经济的比重在逐年下降。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单位数量、总产值、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从业人数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分别为10.1、33.3、48.1、44和27.2;到2009年,上述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分别为4.7、26.7、43.7、26.9和20.4,分别下降了5.4、6.6、4.4、17.1和6.8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则相应提高,其中,私营经济的单位数量、总产值、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从业人数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45.6、19、12.4、14.3和2

13、4.5,分别提高到2009年的58.9、29.6、18.5、28和33.7。工业统计数据表明,从总体上讲“国进民退”现象并不存在。从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看,非国有经济在贸易业领域占绝对优势。2008年,在全国140.3万个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5.3万个,占3.8,其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分别占32.9和29.6,而非国有控股企业的个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分别占96.2、67.1和70.4;其中,私人控股企业三个指标分别占80.8、45.7和44.2。在全国14.5万个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1.2万个,占8.1,其营业额和资产总额分别占16.6和28.1,而非国有控股企业

14、的个数、营业额和资产总额分别占91.9、83.4和71.9,其中,私人控股企业的这三个指标分别为72.9、52.9和41.6。2009年,非国有经济在贸易业领域占绝对优势的态势没有改变。2009年以来,投资高速增长,民间投资与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齐头并进,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民间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10年首次超过50。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教授在其博客中说:要慎下“国进民退”的结论,是否存在传统意?x上的“国进民退”现象,要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到底是双方自愿的市场化行为,还是由于政府的强迫。他认为,市场竞争之下,任何市场主体都有进或退的可能性;不管是“

15、国进”还是“国退”,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寻求产品与商业模式的独特性与创新性,是任何年代、任何形势下不二的成功法则。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张宇教授认为,从微观层面看,国有企业的进与退和民营企业的进与退都是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有进有退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内在要求,基于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些个案而做出所谓“国进民退”的判断,是完全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国资委也在2010年“两会”期间,在其官方网站主页醒目位置设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国企发挥顶梁柱作用”专栏,集中刊登了解析“国进民退”论断真伪、并购是强进弱退而非国进民退、“国有企业垄断论”的谬误等一系列新闻报道及理论分析

16、文章,反驳“国进民退”的言论。 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认为,“国进民退”是个伪命题。对所谓的“国进民退”,无论反对或赞同,都不能苟同,因为这一论断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际上看都不能成立。之所以说它是个伪命题,一是不存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与决策;二是不存在整体上国企取代民企的事实,如同“国退民进”中出现的大量国企变私企的那种持续演变的倒逆情况;三是一些学者热情支持发展与壮大国有经济,是符合宪法规定的,但不能与“国进民退”的提法相混淆,因为国有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不是通过排挤和吞并非公经济而是通过自我完善与发展实现的。“国进民退”这一论断和提法,无论在国家的宏观政策取向上,还是在市场竞争的微观操作层面上,或

17、是在国企私企发展的趋势上,都是没有根据的,既然如此,批评、指责或赞同都是多余的。 三、“国进民退”产生原因的不同分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家吴敬琏,在第二届“浦江创新论坛”上说到“国进民退”不是个好情况,各方应加以注意。目前小企业似乎有一点受到挤压。他认为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方面的原因。2004年以来,指责市场化改革的思想有回潮,“仇富”的情绪在社会上很流行。另一方面,就是政策的原因。为了支撑经济,政府要求大量贷款,为防止出现金融风险,银行就会选择国有大企业和有国家项目的企业放贷,这样就产生了挤出效应。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认为,“国进民 退”现象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

18、会背景:第一,中国从来没有打算搞真正的市场经济,而是要搞所谓的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x市场经济,其实就是官僚市场经济、权贵市场经济。第二,中国形成了超级庞大的政府,控制着主要的社会资源。第三,民营企业经营活动不规范甚至违法,民营企业家缺乏社会责任感,导致社会上对民营企业的妖魔化,仇富情绪蔓延。由此,“国进民退”有了虚假“民意”的支持。第四,近年来,“文革”式的“极左”思想回潮,他们否定市场经济,否定改革开放,因此“再国有化”获得了“特权派”和“极左”派两个阵营的支持。第五,特权垄断利益集团利用其话语权、立法权可以以一纸行政命令轻松地占有资源、吞并民间资产,由此而天然地占据道德、法律的制高点

19、,从而可以任意处置民营企业。第六,全球金融危机给了中国人一个错觉,以为美国也在国有化。第七,中国为了“救市”、“保8”,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10大产业振兴规划,出手了10万亿银行信贷,绝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国有企业,对民营经济则产生了挤出效应,由此加速了“国进民退”的进程。第八,国有企业定位不清、边界不明。中国的国有企业自称是“共和国长子”,自我定位为“特权企业”,扩张与经营都没有边界,所以,谁也阻挡不了国有企业的一路高歌猛进。 据中国企业家了解,商界与学界一些人士之所以对“国进民退”感觉强烈,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国有经济在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且集中度越来越高,如石油石化、钢铁、金

20、融、电信、铁路等,由于其关系国计民生,因此比较引人注目。二是这些行业大都是利润丰厚的垄断行业,且伴随着这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利润迅速增加,引起了社会的普遍质疑。国有垄断企业向国家上缴5的垄断利润太少,从1978年到2008年,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年工资绝对差别,从458元扩大到156460元,涨了342倍!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占不到全国职工总人数的8,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5151资总额的55(东方今报,2010年3月6日)。三是国有企业不仅垄断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进军一般的竞争性行业,而且还从实体经济领域日益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等虚拟

21、经济领域扩张。“国进民退”主要是权力运作的结果。所以,要扭转“国进民退”的趋势,就必须坚持经济市场化的方针,大力扶植民营企业的发展,把经济体制改革从歧路上引回健康的轨道。 有学者认为新一轮“国进民退”的形成,既有全球危机之影响,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其深层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自始至终都与政府存在着密切联系,政府操控国家经济,操控国有企业的偏好根深蒂固,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独有的“国家主?x经济”的必然结果。它根源于长期的传统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二是对国家主导型经济模式的迷信。三是政府的机会主?x。四是政府的应对危机策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出台了4万亿经济

22、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些政策措施的积极效应是明显的,但是,由于这些政策措施都偏向了国有企业,这就促使各种经济资源再次向国有企业集中,导致“国进民退”愈演愈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与贵州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时说:“非公有制经济是在不成熟的法律和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目前在市场准入方面仍遇到“玻璃门”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垄断行业由于利益关系,不愿意让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总想拖延;国家面临一些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因此限制非公企业进入;国家还没有出台各行业进入的技术标准。 有学者认为此轮“国进民退”不同于以往,除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之外,恐怕还有一个因素至关重要

23、,那就是“央企整合的2010目标”。国资委相关人士曾表示,未来几年,中国国资体系将面临大洗牌,对于国企未来的出路,应发展新的战略性企业。而这些企业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央企之间的重组整合,另一个则是央企在强化主业的同时在上下游进行扩张。 四、“国进民退”是否具有合理性 自从2008年年底中央财政拨出4万亿巨资用于经济发展,有关“国进民退”的言论就不绝于耳。由于资产重组后民营资本在某些行业所占比例有所下降,部分学者和企业界人士便以此为据质疑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开倒车”。对此,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国进民退”没有合理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认为它破坏了市场的调节机制,

24、打击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背离了改革开放之路,会造成资本垄断,演变成祸国殃民的地王、油王、钢铁王等让百姓痛恨,使物价垄断、民生凋敝的现象,对此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家吴敬琏在第二届“浦江创新论坛”上说,“国进民退”不是个好情况,各方应加以注意。 2009年9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对媒体疾呼:“国进民退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会制造社会不公平”,“权贵资本主?x”抬头。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在2010年1月9日举办的第十一届光华新年论坛上提出的观点更为犀利。他说:“我们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部门比重太大,占有资源太多,这使得2009年发生了明显的国

25、进民退现象。我们的出路就是要重新启动国退民进改革”。 针对“国进民退”现象,30年前在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高瑞金先生,专门撰文切割与“特殊利益集团”的联系。他在文中大声疾呼:警惕特殊利益集团“改变社会演化的方向”。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张曙光认为:“国进民退”是一场危险的游戏,潜藏着很大的风险和危机。首先,这是体制上的倒退,它强化了国有部门的行政性垄断,削弱了市场竞争的基础,是对以前实施的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一种反动。在中国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市场基础尚未巩固的情况下,这一走向的发展有可能使我们偏离市场经济的轨道,葬送改革的成果。其次,“国进民退”的国有化运动将形成一个权钱结

26、合的权力资本集团,操纵国家经济命脉,侵夺人民的利益,造成普遍的大规模的社会腐败。再次,国有企业本身的制度缺陷将会进一步发展,其低效率和无效率的现象将会重新出现,并将扩大和蔓延,中国经济将会再一次跌入低谷。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在建议两会审议并制止国进民退的文章中罗列了“国进民退”现象的12大罪状:一是它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二是它支撑了集权与人治,破坏了法治,阻碍了宪政;三是它将压缩人民的自由空间,甚至最终取消人民的自由;四是它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形成了官僚市场经济;五是它极大地伤害了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损害了政府的信用与威信;六是它造成了严重的腐败,造就了权钱结合的权力资本集团;七

27、是它形成 了分配不公,扩大了贫富差距,阻碍了合理的橄榄型分配结构的形成;八是它妨碍了老百姓致富;九是它导致了经济低效率;十是它催生了既得利益集团,阻碍了改革;十一是它形成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巨大浪费;十二是它扼杀了民族创新能力。“国进民退”强化了行政性垄断,削弱了市场竞争的基础,使得中国偏离了现代市场经济的轨道,走向了权贵资本主?x。 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陈志武认为:“国进民退”现象长期存在可能带来的风险不可小视:一是“国进民退”可能加剧社会不公平;二是会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对竞争性行业的垄断,弱化市场竞争,助长经济运行的泡沫化;三是将导致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加剧经济的非法治化;四是

28、会影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和建构。这是最根本或最大的风险。我们不能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否定自由竞争市场这一行之有效的基本经济运行模式。市场化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方向,这一点是坚决不能动摇的,否则,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选择就会迷失方向,我们将会为之付出巨大的改革成本。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先生在中国国有企业的边界在哪里?一文中,直言不讳地说:目前的发展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地纠正,拯救危机者反而最终会演变成为其他各种危机的根源。毫无边界的国有企业扩张既是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也是对中国政治的挑战。 还有学者认为,“国进民退”不仅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改进,还会

29、在民营企业的发展、收入分配、产业结构优化、金融风险和增长方式的转型等方面,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2010年3月北京“两会”上,“国进民退”成为热议话题。很多经济学家拿欧美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成功和俄国垄断改制的失败来作为反对“国进民退”的例证。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国进民退”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有必要性,认为国有资本有进有退,该进的进、该退的退、进退有度,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要求,有利于完善社会主?x基本经济制度。判断“国进民退”是否合理,应当参照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x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x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目前看来,国

30、企与民企之争正是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体现。公有制经济的壮大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层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它的发展并不以挤占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为前提。“国进民退”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从某种意?x上讲,此类现象应被称作优进劣退。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从短期和长期来看,政府现在投资的这些领域基本上都是基础设施,民营经济一般不进入,这些本来就属于公有部门做的事情,所以它对民营经济并没有挤出效应。利用经济疲软这段时期进行投资,等这些投资项目建好,经济恢复以后,民营经济经营环境就会更好,经营空间就会更大,效益就会更高。总的来讲,表面看好像是“国进民退”,实

31、际上是给民营经济未来的更快发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新城认为:“国进民退”、“国退民进”是指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以及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具体政策。社会主?x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条件来确定政策,不要笼统地说“国进民退”、“国退民进”哪个对、哪个错,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马克思主?x的基本原则。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是必要的、正确的,那么在公有制经济比重已经大大下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及时地调整政策。这时从理论上讲“国进民退”是合理的、必要的,攻击“国进民退”是毫无道理的。 黄挺认为

32、,部分地区、行业收购民营企业,并不是全局性的工作部署,不是中央的决策,“国进”并不同时意味着“民退”。中央并没有改变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和政策。当前国家投入的领域,主要是民营资本不适合投资的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建设等回收期较长的长线投资领域。在这种特殊时期,经济资源适当向国有企业集中,用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环保、民生等社会福利问题,拉动内需保增长是必要的。“国进民退”是对前30年国有企业过度退缩的纠正,也是国家进行产业升级的一个过渡步骤。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出现一定的“国进民退”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对有效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也是必要的。 卫兴华、张福军认为,发展社会主?x经济,就是要壮

33、大公有制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国有企业为主导,民营企业为辅助,既是解决分配不公乃至两极分化的根本方法,也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从长远来看,资源领域内的“国进民退”是顺乎经济发展规律的,是大势所趋。有学者认为“国进民退”,扶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壮大国有经济实力,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管理系教授李曦辉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根据市场经济法则,现代产业中优势的生产要素不会自动向发展中国家流动,这时,就非常需要发展中国家在现代产业中采取特殊的资源配置方式,来达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之目的。其有效手段就是国有企业的进退。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再想沿原来的路径培育

34、产业竞争优势已经没有了可能,这时,国有企业就成了塑造本国现代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今的国有企业,除了前全球化时代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领域外,还肩负着建立市场竞争基础和增强主导产业竞争力,以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任。商务周刊记者吴金勇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国进民退”做法的合理之处在于,它使一批资本、技术密集型大型国有企业的生存能力得以加强。一方面它们可以实现进口替代;另一方面,越是资本、技术密集度高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就越少,从而拓展外销市场的阻力也就越小。这类产品所涉及的庞大投资额和所承受的巨大市场风险,往往是财力普遍不够雄厚的民营企业所无力承担的。既然当前的世界经济大背景决定了中

35、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倾斜,而在资金和“胆量”方面更具优势的国有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又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由此造成的“国进民退”恐怕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 第三种观点认为,“国进民退”既有值得肯定之处,也有令人难以理解之处,一概肯定和简单否定都是不科学的。若单作为一种现象,“国进民退”本身或许并无好坏之分,但需要深究的是这种现象因何而成,如果答案是市场导向、公平竞争,则“国进民退”同样代表着优胜劣汰,而如果答案是制度歧视、资源错配,那么,这种“国进民退”不仅不会长久,而且还会因其显而易见的不经济而使全体国民福利受损。 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与贵州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时说:从长远来看,

36、“国进民退”、“国退民进”都不对,应该是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认为,无论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关键都不在于进和退。市场经济就是有进有退、有生有死,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在市场经济当中,进与退、生与死都是正常的现象,问题是有没有垄断,是不是有竞争,是不是有歧视。国有的是社会主?x的,非国有的不是社会主?x的,这种意识形态现在还存在。 张捷认为,“国进民退”既有值得肯定之处,也有令人难以理解之处,一概肯定和简单否定都是不科学的。从长期来看,“国进民退”也好,“国退民进”也好,都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因为两者都是零和博弈而非双赢博弈。 结语 20

37、09年以来,学术界对“国进民退”的争议从对概念的不同理解到对此现象有否的论争,从原因的分析到社会影响的推断和预测,各执一词,褒贬不一。就社会影响来看,2010年全国“两会”前夕争论最为激烈,其影响也最为广泛。北京理工大学胡星斗教授的文章建议“两会”审议和制止“国进民退”,是对这一论争观点的汇总和升级。笔者认为,迄今为止“国进民退”现象还只是局部性、行业性、暂时性和阶段性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经济主要布局于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和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行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与支柱型产业。国有资本有进有退,该进的进,该退的退,进退有度,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完善社会主?x基本经济制度。“国进民退”现象值得关注,但不宜被加倍放大和误解,更不宜夸大为“国进民退”是一种政策导向。中央并没有改变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国进民退”并非中央本意,也不是当前改革发展的主流。“国进民退”的争议,实质上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议。历史经验和国际实践经验表明,只有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这一结合的实质与关键是政府与市场的功能互补,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责任编辑王华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