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5031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脑风暴”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头脑风暴”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头脑风暴”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头脑风暴”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脑风暴”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头脑风暴”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大文豪肖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你我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思想了。”这可以算是对“头脑风暴”法的最完美理解了。 “头脑风暴”原本是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在研究精神病人时,发现病人头脑中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称这种思维紊乱现象为“头脑风暴”。后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人的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就象是核裂变中的链式反应一般,在参与者之间思维激活思维,智慧催生智慧,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中的创造性“风暴”,各种难

2、题因之迎刃而解。 1 “头脑风暴”法与课程新理念的内涵一致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头脑风暴”法正是符合这样的课程新理念的活动方法之一。它是对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有效尝试,既关注和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科学、技术、社会和各学科间的融合也有促进作用。另外,“头脑风暴”法的评价体系更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充满了动态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我们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

3、评价体系,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这也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头脑风暴”法的缘由。 2 “头脑风暴”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2.1 直接“头脑风暴”法目的是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及方法 在科学之旅-有趣有用的物理课上为能更好地展示物理的有趣有用性,笔者设计了几个实验,其中一个是冷水“烧”开水实验先是用酒精灯把烧瓶里的水烧沸腾后,从火焰上拿开烧瓶,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的水会再次沸腾。实验中,在用酒精灯烧开水时,用了较长时间。因此,课堂组织学生展开“头脑风暴”,议题是:请你想办法尽快的使烧瓶内的水沸腾。学生想出了好多方法。例如:

4、烧瓶内少放些水;烧瓶内放温度较高的热水后再烧;把酒精灯的火拨大些再离烧瓶近点;给烧瓶盖上塞子再烧;换用酒精喷灯;用两个酒精灯一块烧;给烧瓶周围包上保温材料 学过声现象后,为了巩固内容,融会贯通知识,笔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一次“头脑风暴”,议题是:如果世界突然变成了无声的,那将会怎样呢?此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产生了许多设想:没有声音的世界,我们自然不能再用语言沟通,取而代之的是用肢体动作或是眼神,就像是那些失声的人打着哑语来交谈一般;人的耳朵也许会消失,亦或真的成为装饰品了;需要一双更好的眼睛,因为你大部分的听觉,通通要用视觉替换了,那时的人类,会不会都要炼成孙悟空

5、般的火眼金睛呢;看电视、电脑,那真是名副其实的“看”电视,“看”电脑啦 2.2 质疑“头脑风暴”法目的是对提出的设想、方案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完成后,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关于对声速的测定方法质疑的“头脑风暴”。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当我们周围的温度确定,那空气中的声速也就确定了。我们怎么来测量声速呢?方案较多,师生对其中一种方案,应用速度公式测量声速法展开了头脑风暴: 师问:用速度公式间接测量声速的方法中,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传播距离是不是随意选定就可以呢? 生1:不行!声速太快,若距离太近,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按秒表呢,声音就跑完全程了,导致时间不可

6、测,所以越远越好。 生2:距离太远了,声音分散太厉害就听不清楚了。看来距离应该适当些,怎么知道多少合适呢? 生3:课下我们到大操场上试验一下,看看多少距离合适。 师问:传播时间怎么测量呢? 生4:人在选定距离的一端发声计时,再跑到另一端听声停表。 生5:谁跑得过声音?连客机都不行,我们更不行了。要两个人,一人发声,一人在另一端负责计时。 师问:在终点的那人,怎么知道什么时间开始计时呢? 生6:采用亮灯发声的方法呀,看到亮灯就计时,听到声音就停表。 生7:对呀!我们在计算雷电发生处离我们有多远时就是这样做的呢。 生8:白天时灯亮不亮很难辨认的呢,我们要晚上做实验吗? 生9:不一定要晚上做,白天也

7、可做实验。我们采用运动会上常采用的鸣烟枪,看烟计时的方法啊。 生10:我们也可以让起点和终点两端的人都计时啊。两人先对表,然后发声的人把发声时刻记下,听到声音的人把听声时刻记录下来,两人一对照,便能算出传声时间了。 生11:我们可以先向某一障碍物鸣枪并同时计时,听到回声时停表,还可以一个人测量呢。 生12:采用这种方法,人离障碍物的距离不能太近,近了就区分不开原声和回声了。 生13:对呀,障碍物离人至少要17m以上才行,周围还不能有太多别的障碍物 我们经过质疑讨论后,最后选择了学生最实际可行的方法:在操场的两端,测量发令枪的发令地点到观测地点的距离,以看到发令枪发令时的烟雾到听到枪声为时间的方

8、法来测量声速。 3 课堂实施“头脑风暴”法的体会 3.1 适用“头脑风暴”法的课堂时机 采用讨论为主的“头脑风暴”法,在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课中,尤其是教学中在举例子、谈设想、归纳小结、方法交流以及物理实验教学等时候,都能找到适合的风暴点,运用“头脑风暴”法更有利于挖掘和开展新课题,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保障“头脑风暴”法运用的有效策略 “头脑风暴”法需要自由轻松、相互激励的课堂氛围,教师应首先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才能使课堂高效发展。一是初中生自控制力差,课堂上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想法、方案总想当时评价,甚至对奇异的想法哄笑不止,致使发表看法的

9、同学很尴尬,甚至会让课堂思路跑得没有边际,很难进行下去。所以应先给学生们讲“拿着扫帚开着直升机扫雪”的实例,启示同学们,荒唐的想法虽然缺乏实用性,本身不能解决问题,但在某些时候经过推敲,或许能找到启迪新思路的智慧火花,成为创新思维的“垫脚石”。 故不管设想、意见是否适当和可行,都应认真对待。这样才能放松思想,打开思路,激发学生提出各种有独创性的想法。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的同时要避免冷场。在实施时,最好采用两大组竞争的课堂机制,看哪组同学的点子多,看哪位同学可以评为“智多星”,竞相发言,相互激发,能迅速形成热潮。 3.3 “头脑风暴”法在课堂运用的利弊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头脑风暴”法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主持人起主导作用,节目全是学生在表演起主体作用,师生关系得到正确定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广深度、创造力、语言表达等)得到了提高。当然,其中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完善和解决,如新课程分配给物理学科的时间减少而“头脑风暴”法要想充分展开就需要时间做保障,怎么处理好这类矛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试验活动,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