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串”让数学课堂教学高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582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境串”让数学课堂教学高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情境串”让数学课堂教学高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情境串”让数学课堂教学高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情境串”让数学课堂教学高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境串”让数学课堂教学高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情境串”让数学课堂教学高效笔者探究了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我们把它称为“生活情境”,二是根据教学内容蕴藏的问题创设情境,我们把它称为“问题情境”。更深一层的知道了“情境”包括“有效情境”和“无效情境”,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有效情境”,“有效情境”按有效的效果分成“虚效情境”和“实效情境”,我们追求的是“实效情境”;“有效情境”按有效的程度分成“低效情境”和“高效情境”,我们追求的是“高效情境”。 1 有效与无效 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情境是有效情境,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情境是无效情境。反思我们过去的课堂教学,有的情境是为情境而情境,有的情境甚至会阻碍

2、或抑制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比如:教学“左右”的相对性时,有的老师只是按照课本的题目进行反复练习,这种“驯兽式”的练习情境,只能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我们称之为“无效情境”。我们认为,创设情境是为了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所以,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应该是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能刺激学生进行数学研究活动的情境 2实效与虚效 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的情境是实效情境,追求急功近利的情境是虚效情境。比如:同样是教学“乘法结合律”,有的老师是用“应用题”的形式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张师傅制作一批衣服,每小时做2套,每天工作9小时,5天完成任务,这批衣服有多少套?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解答的途径,来让学生理解

3、“乘法结合律”。这个情境固然好,但对于“乘法结合律”来说,是不是“虚”了一些?我校的黄启祥老师在上这一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用“2、5、9”三个数,自己创造乘法算式,能造几个就造几个。学生听说自己创造,真带劲!自己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自己创造的算式,自己算,学生算得可认真了!发现什么了?每个算式的结果都相等!小组讨论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呢?换另外三个数,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吗?一连串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境,才不是花架子,是数学课堂需要的“实效情境”。 2.1 高效与低效 耗时少,效率高的情境是高效情境,耗时多,效率低的情境是低效情境。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8

4、和9的认识时,出示一幅画,很是鲜艳漂亮,老师本是想通过它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从画面上找出有8个的物体或9个的物体。但是,由于画面很是鲜艳漂亮,加上老师问题过大: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结果,学生一直问答的是:我看到了红花、小朋友;我发现花很漂亮,衣服很好看。十几分钟过去了,师生还是在这个怪圈里转着。最后,没办法,老师只好说:画面上有几朵花?几棵树?。这个情境,我们认为就是低效情境。我校的付智雄老师在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时,课始创设了一个“一分钟记忆大比拼”的情境:屏幕上动态出现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有字母表示计算周长或面积公式的。小结时得出,用字母表示数有着很

5、多优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这一分钟,不仅复习了上节课内容,又诱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情趣。这就是“高效”。 2.2怎样把情境“串”好? 一节课,应该具有散文诗的“流畅”与“自然”。如何把几个有联系的情境“串”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和结构性,是我的主要议题。我们认为:情境串的创设,较之单个的情境创设来讲,更容易激发学生长时间的学习兴趣,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把几个教学情境“串”在一起的方法也就是两种:一是让学生把数学学习活动用自己的生活“串”起来;二是把数学学习活动用数学自身内在的问题“串”起来。 3 创设生活情境“串” 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

6、活或现实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作为课堂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依托“生活”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这就是创设生活情境“串”。 我校教师在执教二年级的“统计”一课时,把相关“统计”的知识点,寓于“当好长汀旅游的小导游”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在调查游客喜欢的景点中,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体验整理数据的方法,了解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的区别,感悟复式统计表的特点。紧接着,在了解游客喜欢的“汀州小吃”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把不完整的统计表补充完整。两个情境,用“红色长汀游”的大背景“串”起来,相互照应

7、。又如,我校黄启祥老师在在执教三年级的“面积”一课时,把“书签”当作链条,把欣赏书签、比较书签大小,设计书签这三个情境“串”起来。让学生在这三个情境中感知面积,认识面积,了解面积,掌握面积。 4 创设问题情境“串” 把教学的知识点,利用数学自身内在的问题链条“串”起来,让学生在一个紧接一个的问题中,学习探究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这就是创设问题情境“串”。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串”问题:通过观察教师演示把平行四边形框架对拉成长方形框架,创设问题情境一: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像计算长(正)方形哪样用“邻边相乘”的方法?通过否定上面的方法,引出问题情境二: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正)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怎样转化?用对角拉的方法,还是用其它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比较交流,引出问题情境三: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怎样计算?这三个问题,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先排除最容易发生的用“邻边相乘”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错误,再正面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再现了数学本身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