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教学的几点体会.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5864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惯性”教学的几点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惯性”教学的几点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惯性”教学的几点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惯性”教学的几点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惯性”教学的几点体会.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惯性”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既要明确建立概念的必要性,又要排除生活“经验”所造成的误解,在此基础上抓住正确理解概念的要点,才能学好概念,运用好概念。惯性是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又与实践知识紧密相联。明确惯性概念,理解惯性现象,既是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乃至整个力学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惯性是一个抽象的科学概念,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惯性虽然众所周知,但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因此不能正确解释一些惯性现象,学生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犯经验性错误。为使学生正确理解惯性概念,在教学中必须讲清下面几点。

2、1.“惯性”的意义 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这种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不是指某一个物体,也不是我们研究的物体的个别性质,而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不论是宏大的天体,地球上的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惯性;不论物体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都同样具有惯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它都具有惯性,即物体是处于固态它具有惯性,处于液态或气态它同样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个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的任何时间里都有惯性,如宇航员敢离开飞船在宇宙中和飞船并驾齐驱;飞行的子弹如不受重力和空气阻力,它将保持匀事直线运动下去,这一点应深刻理解。教师应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一切物体都具有保

3、持的性质”,反复讲授,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概念本身含义。教师应在下列方面讲清其内涵:惯性既是物体的固有性质,就不能说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有惯性,而运动状态改变或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就没有惯性;也不能说:“我们现在研究的对象具有惯性”,而“其它未研究的物体就没有惯性了”。因而,看来惯性不是被研究物体的性质,这一性质是一切物体具有的,也就是说它与物体的个别特征无关。再结合“行驶中的汽车或火车,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止,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一实例,指出“对运动物体即使加上很大的阻力,要使它停下来仍需一段时间”,正是运动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表现;再以

4、汽车出发时即使加在大油门使牵引力很大,也不可能立即开得很快为例阐明“对静止物体即使加上很大的推动力,要使它达到某一速度仍需一段时间”也正是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表现;物体有“动则恒动,静则恒静”的一种性质,也就是说,动者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者要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然后根据这两方面的表现,对照概念,使学生明确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惰性”,即使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了,但它的“惰性”还是存在,因此惯性不会消灭,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固有属性。 2.“惯性”与“惯性定律” 惯性与惯性定律,初学者容易混淆不清,往往把惯性说成惯性定律,二者混为一谈。惯性是物体保持

5、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没有其他条件限制。而惯性定律指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它有不受外力作用条件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时会得出“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而受到外力作用时就没有惯性了”的错误结论。为了纠正这种错误,除了使学生能准确地叙述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内容,还应该使学生知道它们的区别: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不依外界(作用力、能量等)条件而改变,它始终伴随物体而存在,惯性定律则是研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如何运动的问题,是一条运动定律,它指出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原因,而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6、状态”的性质,两者完全不同。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不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物体的惯性仍然存在,物体力图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仍顽强地表现出来。 3.“惯性”与“力” 认为“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水平道路上运动着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要向前运动”这些都是“惯性”这个力作用的结果,学生往往把“惯性”和“力”错误地等同在一起。有人说,在地球表面同一高度的地方,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越大,惯性也越大。但这不能说惯性和物体的重力有关。如在千万米高空中,物体的质量不变而重力趋于零,而物体的惯性仍然存在;再看我们国家的“神州

7、5号”飞船上天,飞船绕地球飞行时杨利伟在飞船中处于失重状态,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他也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与飞船一起飞行,这表明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重力无关。为了避免学生把惯性和力两个概念相混淆,可结合力的概念,要求学生去寻找施力物体,看有没有施力物体,再引导学生分析惯性与力的区别。首先物理意义不同: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而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的任何时间里始终具有这种性质,它与外界条件无关;力则只有物体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才有,离开了物体力就不存在。其次构成的要素不同: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和作用点,而对于惯性的大

8、小也没有具体数值,只能作定性的描述,惯性无单位;力是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构成,它的大小能用具体的数值定量描述,力的单位是牛顿。第三它们的效果也不同: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的作用则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把它们等同。 4.“惯性”和“速度” 举生往往把惯性大小跟速度大小混为一谈,他们往往根据“汽车行驶得越快,刹车越困难”一类现象认为:“汽车行驶越快,其惯性越大”,“物体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如两辆质量相同的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要爬上路面和坡度均相同的斜坡,速度快的一辆车爬得高一些,学生认为,它爬得高是因为它的速度大惯性大的结果

9、,没有把速度和惯性分清。物体原来具有某一速度,物体惯性则力图使其继续保持这一速度,但力图保持与能否保持则是不同的。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可保持这个速度,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便不能再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状态就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宏观物体的形形色色的各种复杂的运动。应让学生认识到,惯性的太小是表现在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质量大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难使它运动,质量大的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很难使它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惯性大,反之则惯性小。惯性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没有直接的联系,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运动快的汽车难刹车是因阻力大小有限,如果增大阻力,它也会很快停下来。 综上所述,要使学生学习惯性概念,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弄清了以上几个问题,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惯性的内涵,应用惯性解题才不会误入岐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