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609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 内容提要 “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核心内涵,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理念的塑建和培育,使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在借鉴和移植西方大学制度过程中始终具有民族文化的个性内核。研究和分析它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变革过程中的路径选择和价值取向。 ?丶?词 政教合一 中国 现代大学制度 影响 ?髡叨?漫雪,丽水学院科技处副研究员。(丽水 323000) 比较教育学专家汉斯在他的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中指出:“国家教育制度就像民族政体或民族文

2、学一样,都是民族性的表面体现,使一个民族得以区别另一个民族。”“国民教育制度即使是通过革命政府有意建立起来以改革原有的民族性,仍不可避免地受(构成民族性的)这些因素的影响,并深深根植于过去。”我国学者顾明远在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一文中也指出,要了解和分析一个国家的教育,首先需要研究影响这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核心内涵,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它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和建设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变革过程中的路径选择和价值取向。 一、“政教合一”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 ?泄?社会

3、的政治权威是王权,而文化权威是儒家著述,二者高度统一,形成中国社会政教合一、圣王一体的格局。这一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教育。“学校教育通过对统治集团意识形态的传播来为政治服务,与此同时又依赖经典的预设性权威,借助与最高权力者和传统习俗的结盟使自己具有了存在的合法性。”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国三要素之一(庶、富、教),他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从这个意义上,他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大学中还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中也提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欲化民成俗,其为由学乎”。这里所说的“教学”与

4、“学”,都是指整个教育而言的。孟子也强调“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即要求统治者通过教育使天下之民“明人伦”,自我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达到国泰民安的政治目的。汉代大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教,政之本也。”此后,历代教育家都主张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而历代封建统治者也都将教育作为统治万民的重要工具。可以看出,儒家的“政教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并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踊?极的影响看,首先,“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赋予了我国封建历代政权重视教育的传统,视教育为立国立民之本。据古籍记载,虞、夏、商、周都有各种学校,而到西周时代已有完

5、整的教育体系,礼记•学记中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大学还认为,教育就在于格物致知,修身养心,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其次,“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还赋予我国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中国古代教育一开始就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儒家从“从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出发,突出强调道德和道德教育在治国安民中的作用。整个封建时代的教育都呈现出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宋明理学更是强调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再次,“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使传统教育在目标取向上更多体现为一种重群体的价值观,强调和谐统一,将群体视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和根源。这一价值观对形成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集体主义

6、精神的形成,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肫浠?极的影响方面相比,“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所隐含的消极意义,对传统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紫?,由于政教合一的前提是“以吏为师”,“吏”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不仅学术问题,乃至一切精神文化活动都表现为政治化倾向。因而中国传统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政治化特征。其表现在于:一是学术研究的政治化,即除了所谓“治国安邦”的政治伦理知识以外,其它学问都不受重视。“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虽然使历代的中国学者充满着忧国忧民的人间情怀,但过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使中国一直以来缺乏真正为学术而学术的人。“教育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合一,赋予教育极强的国家功利

7、主义价值,使教育目的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已被政治化”。二是学术权威依附于行政权威,学术问题的处理被政治化,即行政权力的大小成为真理的标准。三是学校管理组织的官僚化,学校中的所有教育人员均被纳入官僚系统,学校组织之间和学校组织内部关系等级分明。官场与学校之间的这种联通,不仅是国家政教合一政策的一种标识,凸现了学校教育的政治功能,而且也强化了教育者的政治人身份。这种中国古代官学的普遍特征和特有的组织范式,对于我国学校教育组织和教师角色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浯?,中国传统教育呈现出功名化的教育价值取向。“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教育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教育与选拔人才相结合,使一个

8、人一生成就大小完全取决于他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取功名的高低上。古人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确切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教育功名化的教育价值取向。而儒林外史中描写的范进中举的场面,从文学的角度生动地表现了封建社会对科举的狂热追求。在封建社会,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埋头读书,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取得高官厚禄,参与政事,跻身统治者行列。而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无不受到科举的影响,学校成了科举的预备机构和附庸。科举制度对中国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教学观都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学历主义成了中国教育的传统。 ?俅?,单一的培养目标导向使传统教育蒙上了一层强烈的

9、“共性”色彩,因而缺乏对学术的个性追求。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不太考虑教育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需要,而是用“内圣外王”的君子型的统一标准来要求人才,为统治者培养出政权所需要的“君子”与“士”。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传统课程内容也表现为单一性的特征,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国汉代实行独尊儒学的文化政策,影响了中国教育制度和内容达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将儒家学说奉为经典,四书五经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教育的主要内容,儒学变成了教条,禁锢了几代学人的思想。明代以后的君主动辄“钦定”、“御批”,禁忌泛滥,文祸成灾,学术研究稍有不慎则招致至杀身之祸,极大地限制了思想和学术的发展。

10、再次,反映在学术研究上,继承多于创造,教育者以传承先人之说为己任,视标新立异为大不敬,门户之见极深。 二、“政教合一”影响下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模式的多次转换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和鲜明民族性的国家,以“政教合一”为核心特征的教育传统渗透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这使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在借鉴和移植西方大学制度过程中始终具有民族文化的个性内核,影响和制约了一个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理念的塑建和培育。 1.清末大学的初兴 ?蠖嗍?中国高教史研究者都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发轫是以洋务学堂的兴办为标志的,产生并发展于19世纪60年代,以京师同文馆的创建为上限。”当时兴办的有代表性的新式学堂主要

11、有:1862年在北京开设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的在福州开设的船政学堂;1895年在天津开设的中西学堂;1896年在上海开设的南洋公学。1902年清政府颁布我国第一个新式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以后,又陆续出现了京师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和北洋大学堂,它们的创办是我国近代学制初步建立的重要标志,直至1905年晚清政府最终作出了“废科举,兴学堂”的重大决策。“就20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1905年的废科举、兴学堂乃是一条时代的分界线,它标志着中国近代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的根本改革。”然而,来自西方制度文明产物的现代大学,是由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出于维护自身统治、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

12、想被迫引入的,属于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在清政府看来,大学不过是服务政治需要和国家目标的“工具”,“不以学问为目的而以学问为手段”。从办学体制上看,受中央集权制的影响,政府在兴办大学堂中起着绝对的领导作用,大学只是封建国家政治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独立的主体地位。我国第一所明确以“大学”为称的京师大学堂,在建校之初既是国立最高学府,又是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其职能相当于原来的“太学”或“国子监”。而且在清末封建衙门式的大学中,教师是在学术管理权力之外的。从办学目标看,“中体西用”成为贯穿洋务学堂和维新大学堂的一以贯之的目标,封建纲常名教依然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西学只是强国御敌的实用技艺而已

13、。以培养“忠君尊孔,兼通西学”的封建官僚为目的的清末大学,学术只是服务于国家政府强权的功利目的,而非西方大学意义上的对“学术”自身的追求。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学术的功利化、政治化,只能导致大学学术主体性和学术精神的缺失,新型学术很难发展。从办学内容看,封建纲常伦理、四书五经依然是教学的主体内容和基础,而西学只是一门用于“御侮”的“术”。 ?迥泄?大学在孕育和发展时仍处于封建主义传统之中。虽然实现了中国现代大学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但由于当时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框架依然起着支撑作用,政府依然将高等教育系统作为整个官僚系统里的一部分,实行严格的集权控制。因此,主导清末大学的办学思想和管理原则仍具有浓厚的

14、封建专制特征,其属性与现代大学所要求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很不相同。而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为主要特征的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基本上还未能在清末大学里看到蛛丝马迹。因此,清末中国大学只能是“形式上”的现代大学。这与中国封建社会千年来的传统教育制度是一脉相承的。但另一方面,尽管清末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并不彻底,但它实现了中国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为后来西方大学理念和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近、现代大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民国时期的大学(1911-1949)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中国封建君主制度,建立

15、了民主共和政体,为建设近代高等教育开辟了道路。更重要的是,西方大学理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真正的实践,以“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为主要特征的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属性开始真正影响我国的大学制度建设,并与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相融合,使我国的大学呈现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特征。 ?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其中既有早年以德国大学为模式的由蔡元培主持的北大改革,亦有以美国大学为榜样的由留美归国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一大批留美学生不仅广泛涉足文化教育机构、学术团体和教学科研领域,创设新型大学模式,如蒋梦麟在北京大学,竺可桢在浙江大学,李登辉在

16、复旦大学,张彭春在南开大学等。他们引进了美国大学的办学制度和办学理念,直接促成了中国大学由模仿日本向模仿德国、美国的转变。1927直至1949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在整个民国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 ?诙?,“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理念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主旋律,历时千年的儒家“政教合一”的教育传统与西方现代大学的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传统之间,经历了一场理念博弈历程。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使科学与民主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大学的自由自治提供了

17、政治和思想基础。以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和竺可桢为杰出代表的新一代大师群体和教育家们在传统与现代、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碰撞与选择中,把西方大学传统历经本土化之后进行了成功地移植,从理念层面到实践操作层面分别进行了一系列卓著不凡的探索和改革。“至此,学术独立开始在中国现代大学土壤上孕育、扎根并蓬勃生长,并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历经学术理念创新(指兼容并包)、学术组织创新(指大师之谓)、学术体制创新(指研究之所),中国现代大学的学术,一种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于其他活动的学术活动,实现了从观念到形成制度、从制度到实践和制度思想化的过程转变,从而使我国现代大学步入学术殿堂。” ?谌?,以“教授治校”为主要特征的

18、大学内部学术权力,得到了制度层面的保障以及大学组织结构的保证,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呈现出一种分离的状态,并逐渐固化为中国现代大学组织结构的一种常规形态,使中国大学在制度建设层面又向西方现代大学迈进了一步。随着留学欧美、深受西方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思想影响的人员回国并身居教育行政部门及大学部门要职等,政府宏观管理下大学依法自主办学体制逐渐得以确立,教授会、评议会等西方大学组织结构中的学术管理机制相继设立。教授不仅能够参与到学校的常规事务中发挥作用,同时,对于学科内部事务具有绝对权力。这期间先后颁布的各种相关法令有大学令(1912)、大学规程(1913)、修正大学令(1917)、国立大学条例(

19、1924)、大学组织法(1929)和大学规程(1929)、大学研究所暂行组织规程(1946)、学位授予法(1935)和大学法(1948)、大学行政组织要点(1948)等等。根据不同时期这些法令的内容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大学内部权力关系已经打破了清末时期大学内部两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结合的状态,以“校长”为代表的大学行政权力与以“教授学者”为代表的学术权力,已经成为大学内部组织结构中的一对相互制衡的权力要素。 ?欢?,整个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发展还是严重滞后于西方国家,大学发展还不可能完全摆脱政府的支持而独立发展,大学必须依照政府指令办学,大学学术行政管理在大学学术管理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

20、的大学“有着明显不同于西方大学传统中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中国固有文化的内在精神气质,这种对中国固有文化传统的体知,构成了中国大学现代学术传统的源头。”这种“体知”表现在“中国对于西方大学的教育思想采取了折中的办法,西方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经过了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作用和适应以后,最终变成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知识自由和社会责任思想”。 3.新中国建国后十七年的大学(1949-1966) ?谢?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统一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建立,为中国大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一时期的中国大学改革是以改造约半个世纪历史发展的中国近代大学制度为其出发点的,

21、并且力求在改革的基础之上建立与旧的大学制度有着根本区别的新的大学制度。这场自上而下的在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大学制度改革,使新中国大学呈现出许多鲜明的有别于现代西方大学的制度特征。 ?谝?,解放后十七年中国大学的发展决定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这时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两大特征。一是“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1952-1954年的大学院系调整后按产业部门、行业、甚至按产品设立学院、系和专业,高等学校的直接管理工作由中央高教部与中央有关业务部门分工负责,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二是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这一时期,先后颁布了关于修正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

22、决定等高等教育管理规定,中央政府和高教部对全国高校(军事学校除外)实施统一的领导,事无巨细,教育部都做了明确而具体的、全国统一的规定。这种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直接决定了大学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 ?诙?,大学成为一种典型的单位组织,而且是具有“国家”符号象征的“事业单位”B11。全国院系调整,使新中国的大学完成了公有化的改造,大学对国家政权的归属感和依附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大学”按机关科层模式设置大学内部组织机构,并最终建立起“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统一领导大学工作。单位型学校组织下的大学教师身份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彻底改变了旧大学教师自由职业者的体制外生

23、存状态和大学里知识分子一统天下的组织文化,B12知识分子原有的学术性特征不再鲜明,更多时候表现为对党的政策坚决服从。中国大学变得不再有个性。 ?谌?,国家主义教育观渗透到大学组织的方方面面,为国家建设服务尤其是为经济和政治服务,是国家规定的中国所有大学必须完成的神圣使命,大学的组织目标,即教学、科研、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文学艺术的普及都必须围绕国家需要进行。为实现这个目标,国家按前苏联模式对旧大学从教学内容、方法和体制上进行了彻底地改造,建立起了与国家经济建设各行业需要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前苏联关系破裂后,中国在教育上试图打破已经建立起来的前苏联模式,实行教育革命,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

24、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实行党对教育的领导。在人才培养规格和途径方面,彻底改变了旧大学多学科、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全国大学被调整为文理科大学和单科或多科专门学院,由建国前的能治学治事治人的通才与专才变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专才,强调实践教学,即“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一定的体力劳动、阶级斗争的实际锻炼”,使学生掌握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某一类专门知识、技能,显示了政治对大学影响的逐步升级。 三、“政教合一”影响下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主要特征 教育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一定时期的教育传统是在继承和改造了历史上教育传统并吸收了外来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与西方大学相比,中国现代大学

25、制度不是基于自身传统的逻辑延续,而更多的是属于移植和借鉴西方大学制度的历史。然而,综观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变革的每个时期,中国“政教合一”的传统文化背景始终隐身于大学发展的每一个时期,从教育价值观到教育目的选择和教育制度的设置,无不渗透着儒家“政教合一”的文化传统,并以其顽强的民族特性与西方大学文化相博弈,呈现出一种与欧洲国家截然不同的学术价值体系。 ?谝?,自上而下的办学路径设置:强烈的国家归属感和依附感。中国大学历来都采取国家投资为主、国家办学、国家管理的举办形式。清朝末期举办的大学堂是迫于外来的威胁而学“西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所以国家投资为主是必然的,管理模式仍是封建统治方式的继续。

26、民国前期的19111927年间军阀混战,缺乏统一的中央政权,这个时期出现了由爱国实业家为强国富民而举办的私立大学,著名的如厦门大学(1920年)和南开大学(1919年),都因举办者难以承受巨大的经费压力而交由政府管理。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为缓解社会矛盾、广泛网罗人才,在政府财政赤字、经济濒于崩溃边缘的情况下仍逐年增加高等教育经费,使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解放区的高等教育是为满足战时对军事人才和地方建设及管理人才的需求而采取的“速成人才培养法”,在战时状态和解放区的财政状况下实行供给制是一种最佳选择。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以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27、,因而也逐步铸成了“大一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国家投资办学成为必然的选择,私立大学在一个时期内一度消失。中国大学的这种强烈的国家归属感和依附感,充分表达了中国社会“政教合一”的文化价值取向。 ?诙?,治国安邦的制度目标设置:超越“象牙塔”的社会责任的确立。西方大学具有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以维护其学术研究和教学自由的历史传统。这一状况使人们称誉大学“处于象牙塔之内”。而中国儒家“政教合一”的文化传统则历来强调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兴亡、社会发展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历代知识分子都把它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因而,读书救国、教育兴国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目标。中国现代大学产生于国家危难之际,其从一开始就肩负着为国家培

28、养急需的抵御外来侵略的特殊人才的社会责任,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基于西方传统大学的单纯的学术传播的目标价值,而是一种超越“象牙塔”的治国安邦的社会责任的价值选择。中国现代大学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天然地与国家、与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到今天,当时代背景发生转换后,大学为经济服务的价值取向就替代了过去单纯为政治服务的价值取向,于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国现时期大学提出的新的目标。 ?谌?,政治化的制度设置背景:现代大学自治权的天然缺失。纵观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历史,政治体制与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现代大学的社会存在方式,左右着我国大学的发展进程。

29、我们的大学制度总是变化不定,而每一次变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大学之外,即政府主体借助行政命令、法律规范及经济刺激,在一个金字塔式的行政系统内,自上而下地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大学的内外部治理。同时,政府为大学设置了严格的进入壁垒,而其他利益主体只有得到政府的授权才能进行根本性的大学变革。B13这固然与近代中国急剧变化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关,但“政教合一”的儒家教育传统,使执政者总是毫不迟疑地选择把高等教育改革作为历次政治变革的基础,这就使得每一个时期的大学制度建设都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政治目的,而不完全是出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欧洲大学那种有一定广泛基础的自治权相比,鲜明的政治化的制度设置背景,造

30、成了中国现代大学自治权的天然缺失。大学从产生初始就依附于政府的意志和目标,自主权问题几乎是困扰了中国大学发展的每个阶段,并影响着我国大学作为学术性文化组织的自身发展逻辑的形成。直至今天,我们的大学制度建设还踯躅于政府放权与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之后的学术自治的理想之中,大学依然没有形成自身成熟的独特的精神和文化传统。 ?谒?,支离的学术自由的传统:学术权力主体与大学组织学术性特征的长期背离。“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状况,是同欧洲大学的学术自由完全不同的。一方面,学术上的权威甚于延伸到了整个帝国秩序之中;而另一方面,学术自由的风气也时断时续地向那种学术专制提出了正面挑战。”B14在这样一种支离的学术自由传

31、统的背景下,西方现代大学的学术自由理念并没有随着西方大学制度的移植而被天然地借鉴到我国近、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中国在1911年以前形成的所谓近代高等教育机构虽然借搬西方模式的形式,但丝毫未受西方人所理解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价值观的影响”。“一直到了蔡元培,在其努力下,才系统地、有意识地引进了大学自治的模式以及与学术自由相关的价值观”,“中国大学逐渐发展成熟,它在保持中国的传统特色和与世界大学制度相互接轨这两者之间已经成功地找到了平衡点。”B15“新兴的中国大学与西方大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作用着,逐渐确立了中国特色,以介于广义的知识自由与狭义的学术自由之间的价值观为其特征。”B16我国建国后

32、大学的内部管理虽经多次变革,但一直都属于行政主导型的管理格局。直至今天,行政性学术权力仍然在大学内部管理中居于绝对的强势地位,而作为学术权力载体的教授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的权力多是程序性的权力,多起咨询和参谋作用,缺少影响决策的力量,不能构成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大学的学术自由,不仅是一种信念、一种价值,也是一种制度环境。”B17这样一种支离的学术自由环境,使我们今天的大学内尊崇学术价值的氛围欠缺,最严重后果是行政权力成了学校的核心权力,官本位观念在高校盛行。某些时候,一些学者追求学问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学问本身,而在于获取学术荣誉后所能攫取的行政资本,于是出现了“40个教授争一个处长”的

33、价值拷问。B18 ?夜?的高等教育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继承与升华的,是“昨天”教育的延伸与发展。“政教合一”的儒家文化传统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影响,是我们在长期所处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中形成的,并对所处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理解、诠释与创造。当这种“理解、诠释与创造”遭遇外来文化强大的冲击之时,新的文化就会产生,恰如鲁迅在“浮士德与城”后记中写到:“因为新的阶级及其文化,并非突然从天而降,大抵是发达于对于旧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中,亦即发达于和旧者的对立中,所以新文化仍然有所承传,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今天,我们面对知识经济、学科发展以及全球化、大众化的社会需求和资源短缺的压力,一些僵化的制度设置

34、已成为我国大学发展的桎梏,唯有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才是现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 ?: ?偻醭行?:比较教育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第87页。 ?诠嗣髟?: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B11B12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77、77页。 ?苎痔?: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政教合一” ,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第8期。 ?萃踉死?:试谈我国高教史研究的现状和走势,高教研究与探索1994年第4期。 ?夼隧?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吡浩舫?: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69年版,第89页。 ?啖崴涡窈臁蚝?: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大学的学术独立之路,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第6期。 ?B14B15B16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0、29、9091、152页。 B13史彩霞: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困境对中国大学治理结构低效率的制度解读,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第5期。 B17杨东平: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特质,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23期。 B18http:/ 责任编辑 尹 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