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人学”研究的新境界.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633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是人学”研究的新境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学是人学”研究的新境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学是人学”研究的新境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是人学”研究的新境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是人学”研究的新境界.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学是人学”研究的新境界 在学术界不倦探索勤于笔耕的蒋承勇先生,2005年又出版了他的新作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称人)。这本凝聚了作者“持续了约十年之久”思考的专著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人文学者开阔的视野、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及富于历史纵深感的敏锐目光。可以说,这本书开拓了“文学是人学”理论问题研究的新境界,构建了一个西方文学发展的新体系,这种新的文学观念的提出,这种新的体系的建构是作者一贯的踏实深厚的研究方法的结果。 一、“文学是人学”理论问题的新境界 “文学是入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 问题,说它熟悉是因为自从高尔基等人提出,并经钱谷融先 生文学是

2、“人学”的初步阐释后,这个理论命题在学术界 广为人知;说它陌生,是因为仔细深究下去,可以发现我们 对于这个问题依然所知甚少,很多情况下我们仅仅是泛泛 而谈,特别是对于文学中的“人”的内涵不甚了然。 学术界对西方文学中的人、人性、人道主义等问题的 研究缺乏系统性、实质性的深入,这种情况是有历史原因 的。钱谷融先生曾在1957年发表了文学是“人学”一 文,这篇论文是很有创意的,不过它并不是直接针对西方 文学而言,而是针对苏联基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中“人 的描写是艺术家反映整体现实所使用的工具”的观点而 写的。而且,由于钱先生处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因而他的 论断也未曾对“文学是入学”作更深入的开掘。 2

3、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探讨外国文学的人文精神为 契机,学术界较为全面,也较为正面地涉及到西方文学中 的“人”的问题,发表了不少成果,但因起步晚,思想观念 有一个转变过程,也更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具有相当难度, 因此这些研究系统性和深度都还很不够。在这个意义上 讲,“文学是入学”这个看似陈旧的问题是很值得重新审 视与深入剖析的。 善于在看似陈旧的领域中发掘出新的论题来,这似 乎是蒋承勇先生独特的本领。早在使先生名声鹊起的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现代阐释一书中,蒋承勇先生就 在看似陈旧的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变魔术似的挖掘 出这一文艺思潮的“现代”属性。但事实上,面对着一个 已经被言说过多次的“陈旧”的理

4、论课题,要想再谈一点 新的看法,且使这种看法能被广为接受,是需要极强的思 维洞察力和理论思辩能力的。面对着“文学是人学”这个 既有因历史原因未能深入挖掘又有极多理论难点的理论 问题,蒋承勇先生作了深入的系统性的思考和挖掘。 首先,蒋承勇对于文学是人学的内涵作了有创意的 阐发。他指出:“文学自诞生以来,就以人为描写的核心, 它的本质是展示人的生存状况,它的最高宗旨是维护人 的自由与解放,它不仅表现人的争自由的外在行动,也表 现人因丧失自由所致的内心痛苦与焦虑。文学以展现人 性的深度为最高目标,在这种意义上,文学是“入学”。 这一论断,无疑是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得出的,具有较强 的理论创新意义,超越

5、了人道主义与人性论的泛泛而谈。 而以“人”为出发点去理解和剖析西方文学,无疑会抓住 西方文学的根本所在,能很好地挖掘西方文学的底蕴。 其次,人一书从人与文化之起源、文化的诞生与人 的堕落、自由的困惑、原欲与理性的对立互补、神一原欲 一人的三位一体、神一理性一人的三位一体、对立与互补 关系的人性依据、对生命价值的双向认同等诸多方面,多 角度、多层次地剖析了人的复杂内涵及文学的复杂多样 性。由此,人深入到西方文学深层勾勒“人”的母题的 基本框架,有着相当的突破性与建树性。而且,这一研究 成果在深化我们对西方文学人性内涵之理解的同时,又 对文学本身的内涵有了新开拓,甚至可以称为文学本质 研究的一个新

6、说,在文学观上给人以启示。 二、西方文学阐发的新体系 作为一个潜心于西方文学研究多年并成绩斐然的文 学史家,蒋承勇教授此前不仅主持编写了全国高校统编 教材外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纲,而且出版有十九 世纪现实主义的现代阐释、欧美自然主义文学的现代 阐释等诸多文学史专著,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外国文 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百 篇。作为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洋洋45万言的人,是其 多年在西方文学史研究基础上一个极有总结性和突破性 的重要成果。可以说,人是在对“文学是人学”的新阐 释上建构起来的西方文学发展的新体系。这个新体系是 个成熟而有鲜明个性的人文学者的创造性思考的成 果,有着极强的

7、创新性。 首先,人一书的整体叙述脉络十分富有创新意义。 作者对问题的展开,透过对早期“两希文明”的提纲挈领 的宏观把握,占据了很好的历史文化视野,其中又穿越经 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的主干抵达现代化的历程。这种宏 观把握是很符合西力文学的实际事实的,其整体研究思 路清晰到位,使我们对于西方文学的基本形态以及精神 实质,从历时性角度,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需要指出的 是,这种整体宏观上的把握与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很 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文学个案的分析与文化思潮的整体 叙述脉络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反映出作者对西方文 学史整体把握和叙述的厚度和深度,是建立在对具体文 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多年感受体悟上的。 其

8、次,人反映了研究者辩证的文学史观。这就是 承认历史是一个既有“传承”又有“变异”的历史整体,用 较为时髦的理论术语来说,是承认历史是一个既有“延 续”又有“断裂”的整体。怎样写历史、怎样写文学史,不 同学者和学派有着不同的看法,如颇有影响的新历史主 义者认为历史仅仅是一堆断裂的碎片,从而否认历史是 绵延的河流,但是,即使在他们自己的诗学实践中,我们 看到这种历史观背后的难以操作和不切实际。如在新历 史主义的领军人物格林布拉特的笔下,他仍需承认对于 莎士比亚的研究必须将其放到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环境 中来重新阐释,只不过,他将这种文化环境理解成当时的 各种奇闻逸事和其它门类艺术作品的联系。也就是说

9、, 这种历史观和诗学实践反映出的矛盾表明:历史是需要 联系的,只不过新历史主义者们希望能有一种真切的更 符合历史本真面目的联系而已。 蒋承勇教授的文学史观无疑带有很强的辩证性。一 方面,它承认,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有着一定变异或称之为 “断裂”的存在,但在另一方面,他又用富有历史性的眼光 中看出了这种断裂下面的一种延续。如对中世纪文化的 论述,人们普遍认为,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代”,是“漫 漫长夜”,蒋承勇先生却以基督教文化为切人口,论述了 中世纪对文艺复兴的人文指引。他将中世纪看成一个延 续的历史,这种观点,可能在部分西方文学作品研究中有 所反映,但是,在文学史著作中大气磅礴的证明并将其作 为

10、一个重要的研究阐发内容,在我国学术界应该还是少 见的,这是由作者、研究者的文学史观所决定的。因此, 在蒋先生的笔下,西方文学的历史展开虽波浪翻滚,气象 万千,但却始终呈现为一江自有内在逻辑规定的浩荡春 水。这种螺旋形递进性的辩证史观的运用,使人一书 极具理论思辨的魅力,也使人所构建的西方文学的新 体系成了一个具有很强阐发性的理论建构,是我国当代 西方文学史研究的一个新的创造。 三、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多样的研究方法 人反映了作者广阔的理论视野。作者以人为基 点,把文化与文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本书是西方 文学与西方文化研究的双重突破性成果。在这种视野广 阔的文学研究中,作者又博采众说,借鉴尼采

11、、叔本华、萨 特、马斯洛、罗杰斯等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理论家的学说, 使之融会贯通,体现了一个人文学者既海纳百川又独立 不羁的思想个性。 我国过去的百年学术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部西学 东渐史,尤其是新时期,更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众多 新的话语被言说者一遍又一遍的操练着,从创作领域的 文化寻根到理论界的方法论,从“后现代”、“后殖民”到 “新历史”、“新儒学”,“概念”、“术语”翻飞,“学派”、“思 潮”迭起,潮起潮落的花样更新构筑出一派学术繁荣景 象。不可否认,在这种新话语的理论言说中,有不少理论 研究者是对新的理论话语有着相当的领悟,在用新的话 语表达自己对各种文学现象的新的看法,其中虽有不

12、少 晦涩难懂之句,也是其艰难思索之见证,但是更多的理论 话语的“狂欢”仅仅是众多翻涌的文化泡沫,这些无序的 “狂欢”话语使言说者的著作成了“术语”争奇斗艳的园 地,成了杂陈着知识碎片的百衲衣,展示着言说者理论上 丰富的“贫困”。当然,这可能是西学东渐过程中所应有 的题中之意和不可避免的代价之一,但是其中部分理论 研究者放弃自己的“应分”,放弃自己对理论建构的责任 也是一大原因。 蒋承勇先生对理论的使用和建构,已经是钱钟书先 生所说的那种“我”在说理论,而不是理论在说“我”,是一 个坚定的理沦创新者在表达自己对于文学现象独特的理 论思考。如对两希文化的分析、判断:将古希腊一罗马文 化和希伯来基督

13、教文化分别判定为原欲型和理性型的 看法,就是一个极富创新的理论成果,这种看法不无西方 理论家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突破,这种 拨开重重迷雾抓住问题关键的理论建设正是在充分汲取 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稳妥而又显著地提出自 己的理论建设,从而超越了既有的思想水平。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人突破了专事文学研究的常 常习惯于使用现成理论模式进行操作的模式,融理论建 树与文学批评于一炉,既孜孜于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与 阐发,又将这一建构中的理论体系运用于自己对于具体 文学思潮现象及作家、作品的研究之中。这不仅使其文 学批评体现浓厚的理论品格,同时保证了这种理论建构 始终体现研究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散发着来自研究者 自身的智慧之光。 除此之外,作者一贯的清新的文风使这本理论著作 有了极强的可读性,而始终贯穿其中的人文情怀使本书 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文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