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6546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近机械类及非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内容由“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机械制造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等多门课程精练组合而成,主要介绍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装备、金属切削理论、零件的制造工艺及其夹具、公差与配合等基础知识。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对学生了解机械产品的制造具有重要作用,并为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后续相关课程及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探索研究有效教学方

2、法以提高“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高层次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概念性强及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等特点。该课程由多门课程整合而成,内容庞杂,知识点多,教学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目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该课程教学时数又被大量减少,这就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另外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导致其学起来枯燥乏味,没有兴趣。 二、教学方法探讨 传统的以灌输、填鸭为主的教学模式

3、忽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导致教与学分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来看,若其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则不能满足该课程教学的要求,也难以实现其应有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研究和创造符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其教学效果和质量。事实上,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不断地探索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论和加工工艺变得生动、形象,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笔者对该课程教学认识与实践,探讨几种可提高“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1.加强认识实习,增加感性认识

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中隐含了许多与生产密切联系的实践知识,只有具有较多的实践认识,学生才能深入理解所学内容。而学生缺少生产实践经验和认识,因此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时,大都安排学生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之前进行认识实习,以期增加其感性认识,为该课程的学习做铺垫。然而目前往往按专业、大班进行认识实习,人数多,且实习中缺乏讲解与指导,这样学生实习不认真,走过场,导致认识实习效果并不理想。为改善认识实习效果,有效发挥其铺垫作用,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任课教师引导,边参观边讲解。如参观常用金属切削机床时,请工人师傅操作,同时任课教师介绍机床的结构、运动及功能,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增加了其感性认识,又加深了印象,为后续该部分内容的讲授奠定了良好基础。 2.恰当运用工艺实例生动讲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不仅难以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因此任课教师应系统学习机械制造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生产知识,积极参与生产实践活动,积累生产实践经验,以便在授课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工艺案例来解释该课程中涉及的一些抽象概念与理论,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讲授“工艺规程设计”一章中工艺路线拟定时涉及一系列原则(基准的选择原则、加工阶段划分原则、加工工序安排原则及机床

6、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原则等),只是按照教材来讲解,学生会感到空洞,不知如何应用。若以一个典型零件为例来阐述如何按照上述原则确定加工基准、划分加工阶段、安排加工工序等,不仅使学生理解工艺路线拟定中的原则,而且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3.应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模式难以确切讲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繁杂内容。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动画、影像及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立体感强的造型,使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如刀具的标注角度是该课程教学的难点之一。它涉及参

7、考平面、刀具切削部分各表面的相互位置关系,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帮助学生建立起各个表面的空间关系,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刀具角度。而通过多媒体课件中刀具的三维实体及在其上建立刀具角度参考系过程的动画,可清楚地表现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各平面及刀具切削部分各表面的空间关系,从而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大大减少板书和作图时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缓解该课程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运用该方式教学时会带来教学节奏加快,学生因教学密度过大而难以接受的问题。若在多媒体教学时,结合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可调节讲课进度,便于学生抓住重点,从而消除该方式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其积

8、极作用。 4.设置问题,启发、讨论,激发学习积极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双边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配合,共同实现教学目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学习成为被动接受,阻碍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便是改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中来。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提出问题并作引导性启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引出正确结果。这一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启发、讨论还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9、。笔者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此教学方式进行了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以外圆车刀为例介绍完车刀的组成、角度之后,提出了如何分析切断刀的组成和角度的问题,然后启发学生从切断刀切断工件时工件上三个表面及刀具切削部分组成的定义来分析切断刀的组成,找到并确定刀具角度参考系中各平面后根据刀具角度定义来分析切断刀的刀具角度,待学生思考、讨论、提出结果后,笔者对其分析,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结果。这样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其对刀具组成及角度的理解,学生反映良好。 三、结束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教学手段,从多方面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是高校所有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有识之士的重要目标和一直努力思考的问题,更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所有授课老师一直在努力研究探讨的课题。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认识实习,增加感性认识;采用恰当的比喻、工艺实例生动讲述枯燥内容;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设置问题,启发、讨论,激发学习积极性等四种教学方法可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达到“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