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解读及其应用探讨.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683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未病”解读及其应用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治未病”解读及其应用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治未病”解读及其应用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治未病”解读及其应用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未病”解读及其应用探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治未病”解读及其应用探讨1 内经对“治未病”的诠释 了解“治未病”的关键在于正确解读“治未病”的含义。首先,对“治”而言,其有两层意思。第一种则包括有消灭、整理、管理和研究等意思,据此可理解为防止的含义,例如素问?刺禁论中所指出的“肾治于里。”,以及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所指出的“脾者,土也,治中央”。第二种为医治病患,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指出,“善治者,治皮毛”。由此可见,内经一书中的“治”,不仅包括避免通过扩散使得未病脏腑向已病脏腑转换,同时也包括医疗和治病的 “萌芽”、“微病”、“欲病”和“先兆”等。 1.1 先兆中医疾病先兆征的思想在临床当中有十分实际的效果。疾病即将来临时,身体会出

2、现的某些反应,这些最初的身体信号即为先兆。在疾病的各个阶段,身体都会有先兆征,如萌芽阶段、疾病发生恶化甚至疾病加重等。把握先兆征的客观规律,将有助于对疾病进行早期防治或者诊断。素问?生气通天论曾指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其意思是 偏枯和偏沮有着密切联系。例如,中风的先兆之一有肢体的半侧出汗,人体阳气(卫)虚而半身出汗,久则阳气大衰,发为半身不遂。“汗出偏沮”理解为有汗之侧失调,卫气失于固密所致。在这句古语所表示的意思是在身体感染疾病时,我们应抓住机遇,进行更好的治疗,已取得更好的疗效。 1.2 萌芽内经一书中曾说“上工救其萌芽”,即治疗疾病的最好时机是在身体刚感染疾病的时候。如素问?刺热曾

3、指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外,清代医家张志聪甚至曾指出,“故治未病者,见阴精有亏,乃阳脱之渐,预培养其阴焉。”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中医进行调整,从而产生防微杜渐的效果。 1.3 欲病欲病指的是疾病产生但是并没有真正发生的情况,与如今的亚健康有着类似的含义。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一书中指出,“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差,须臾之间,以成痼疾。”,即告诫我们当身体出现“苦似不如平常”的征兆时,我们应开始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理和养生了。如若不然,则疾病会加重而

4、成为痼疾。当身体处于欲病之病时,身体逐步显现某些不舒适的症状,即现代人口中的亚健康。未病之病时,由于身体不会显现阳性体征,所以从医学实验上,并不会得到临床的数据。由此可见,当是身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时,身体即为“欲病”。孙思邈曾不断地呼吁人们对“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要重视。从记述过程能够了解到,在叙述当中,表达了 “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的相关内容。 2 内经“治未病”的应用 对不同人群,内经的“治未病”理念均适用于其保健过程中往往都存在相应的指导效果。依据这种理念,笔者认为,治病的重要性不及养生的重要性,防治疾病的关键在于“欲病重调”,而衰老及老年病的仲尼单内容则是未老先

5、养,以及既老防病。 2.1 在防治身体亚健康的阶段,“治未病”是由于社会竞争较为激烈,使得现代人加快了其生活节奏,可能会造成免疫力降低或者造成慢性疲劳等情况存在,导致身体不再健康。内经一书中的先兆、微病和欲病等内容即可理解为现代人口中的亚健康,即身体的疾病状况交界于已病和未病与之间。如今,现代社会由于亚健康具有较高的发生频率,而严重地威胁到了现代人们的身体健康,因而,通过合理的身体调理使得身体逐渐转变成健康显得极具有必要性。将中医思想和与亚健康相关的现代研究融合起来,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能更加深入,从而使防治效果得以提升。 2.2 “治未病”在抗衰防病中的应用 人的生命会最终衰老,符合自然规律。然而,借助某些方法,衰老是能?虮换航獾摹?相关思想作为基础,笔者表示应当在年龄还没有老的时候,先养好自己的身体,在这种情况下使老年人健康水平质量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内经“治未病”证明了防范比治疗更加重要。这种防重于治和未雨绸缪的理念,不仅包含有对于已病之躯,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来阻止疾病复发、发展和传变,还包含有对于未病之躯,我们应应用各种方法来积极预防疾病。我国提倡的“治未病工程”,即将早期的“治疗疾病”更换为如今的“预防疾病”,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在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