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场”与文艺传播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717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力场”与文艺传播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理论力场”与文艺传播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理论力场”与文艺传播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论力场”与文艺传播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力场”与文艺传播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理论力场”与文艺传播研究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学艺术的大众传播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文艺现象和传播现象。同时,大众传播方式也在迫使文学艺术改造自己以适应大众传播时代的生存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文艺研究范式也面临着重新建构的问题。应该说,近年来国内文艺研究也出现了传播学转向的苗头,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文艺传播学正在引起艺术学和传播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关注。但是文艺传播研究却一直没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真正运用传播理论、方法研究文学艺术的范例。而传播学研究中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双峰对峙的理论困局,艺术学研究中割裂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理论倾向,也严重影响了当下的文艺传播研究。因此,如何

2、超越文艺传播研究中对传播学方法的简单套用和经验描述方法,实现传播理论与文艺理论的融会贯通,就成为当前文艺传播研究所亟需解决的问题,而要破解这一理论难题,方法论的突破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洛文塔尔之所以能够超越传统的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敏锐地捕捉到文艺发展到大众传播时代所出现的传播转向这种历史趋势;之所以能够超越批判传播学派和经验传播学派,形成独特的文艺传播理论体系,究其根源,方法的创新不能不说是他的一个突破口。所谓“理论力场”,实际上就是他建构的进行文艺传播研究的方法论。洛文塔尔针对大众传播条件下出现的文艺转型现象以及当时各种文艺研究方法的不足,基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框架,植

3、根于批判传播理论,综合各种理论主要是批判理论、传播理论和文艺社会学等建构了一种“理论力场”,把文艺传播活动中各要素都放到“理论力场”这个既冲突又融合的场域中进行综合研究,从而开创了一种新的文艺研究范式:即把文学艺术放在文艺与传播的框架中,采用“理论力场”的方法来研究文艺传播的机制和本质,研究传播对文艺发展变迁的影响,进而从传播的角度揭示文艺的本质。 一、批判传播理论:洛文塔尔文艺研究的传播学视角和方法 法兰克福学派以批判理论著称于世。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核心成员之一,“洛文塔尔的思想深深地植根于批判理论的框架之中”,在其一生的学术研究中,洛文塔尔始终把批判理论应用于文学艺术问题的分析研究,在批判传

4、播理论和文艺社会学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他的文艺社会学和传播理论都广泛涉及了文艺传播问题。早在加入社会研究所之前,洛文塔尔就对“批判精神”有所自觉,他不但对批判理论的建立有很大贡献,而且在自己一生的理论实践中都努力捍卫着并切实发展了批判理论。汉诺?哈特和道格拉斯?凯尔纳等传播研究专家在其论著中反复强调批判理论对于洛文塔尔传播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如何理解批判理论就成了理解洛文塔尔文艺传播思想的重要学术前提。 “批判理论”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由霍克海默提出的,他的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可谓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纲领。批判理论试图揭示出,在科学貌似中性的表述中,潜藏着人性被压抑的状况。因此,洛文塔尔“拒绝

5、那种放弃了道德职责的科学价值中立观念”。1934年流亡到美国后,他就开始着手在批判理论的框架中对美国的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开启了具有欧洲人文主义传统的批判传播研究与具有美国实证主义传统的经验传播研究这两大传播学派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冲突与融合。 诚如马丁?杰伊所指出的:“批判理论是通过对其他思想家和传统哲学的一系列批判来表述的,其发展是对话式的,其起源是辩证的。”洛文塔尔的批判传播理论,可以说就是通过对美国经验学派的一系列批判来表述的。例如对于美国经验学派只关注数据处理技巧,回避、掩盖甚至参与社会控制的“实证主义”方法,洛文塔尔就进行了毫不含糊地批判:“在一项对电视的研究中,它连篇

6、累牍地对电视影响家庭生活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是却把这一新机制对人类的实际价值问题留给诗人和戏剧家们去思考。社会研究沉浸于现代生活,包括大众传媒,只看到表面价值,而拒绝把它放人历史语境和道德语境中进行评判。”洛文塔尔一针见血地指出,经验学派的传播研究“从最终的分析来看,完全就是市场研究”,它以“科学价值中立”的幌子来掩盖其把“控制”作为传播研究目标的做法。在严厉地批判了这种缺乏哲学参照维度、丧失了人文精神关怀的研究立场后,洛文塔尔进一步指出了经验学派的全部研究都奠定在错误的前提上:“对于大众传媒的研究来说,理论的起点不应该是市场信息。经验研究一直处于错误的前提假设之下,即认为消费者的选择是决定性的

7、社会现象,应该由此展开深入分析。但首要的问题是:在社会总体进程中,文化交流的功能是什么?” 由于“经验研究总是缺乏所研究现象的历史语境”,洛文塔尔期望批判传播研究能够超出对媒介活动显而易见的社会条件的描绘和分析。1947年洛文塔尔在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成立大会上的演讲,第一次系统规划了批判传播研究的蓝图。他认为对大众媒介中社会总体的客观因素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分析将揭示作为传播技术条件和社会政治条件结果的大众趣味是如何出现的。为此,他把被经验主义传统所定义的大众传播效果问题置于文化价值的问题之中,在社会历史和文化政治的框架中,从价值与意义的角度对大众传播领域进行探讨。在洛文塔尔的研究途径中隐含着

8、这样一种看法,大众传播必须在更具包容性的文化和社会理论中被调查。大众传播研究不仅要包括它的传播者、文本和接受者,而且要包括它的文化语境、社会过程和经济关系。这样的立足点,有力地促成了洛文塔尔具有批判色彩的大众传播研究,相对于经验主义学派的研究而言,确实开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在把文艺研究的方法论从传统的以作家和作品为中心的研究范式里解放出来的努力中,洛文塔尔所使用的一整套方法都可以由传播学的观念得到说明。汉诺?哈特在谈到“洛文塔尔对传播研究领域的贡献要远远大于他的同事”时,揭示了洛文塔尔的传播研究与文艺研究的一致性,他说:“洛文塔尔的作品是传播领域知识史的一部分,对于传播和通俗文学在社会中的

9、本质和功能作用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的和分析的洞见。”就洛文塔尔个人的理论兴趣来说,传播领域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文艺传播问题一直是他长期以来密切关注的问题。他从1918年开始进行文艺研究之时,就把文艺问题视为与传播不可分离的问题,把文艺研究视为传播研究。他明确指出:“要了解我们时代的传播的意义,我们最好转向象征性表达领域,即艺术领域和宗教领域。”可以说,文艺传播既是他文艺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他传播研究的逻辑起点。正如汉诺?哈 特所说,“洛文塔尔是依靠他的文学、哲学和艺术经验来发扬传播的人文主义内涵的。” 洛文塔尔之所以能够率先从传播角度研究文学艺术,是因为他注意到日益成为传播研究对象的大众文艺产

10、品一直以来都被文艺研究界忽视了,那些研究文学艺术的传统学院学科“对想象力水平较低的出版物保持了傲慢的冷漠态度,这就留下了一个挑战性的领域”,而要填补这一领域,就必须调查“所有与艺术作品的激励和传播有关的因素”。为此,他针对“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建构了“理论力场”方法论尽管指向的是文艺社会学,但是洛文塔尔在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的演讲,仍然规划了批判传播研究的蓝图,并且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的要求。在以后的文艺传播研究中,洛文塔尔又进一步形成了“理论力场”这一文艺传播研究方法论。在文艺传播研究的“理论力场”中,洛文塔尔对辩证中介的敏感得到了充分显示,他紧扣文本,交叉使用批判理论、传播理论和文艺社会学方法

11、来分析传播者与文本建构,期待视野与文本结构,文艺“传播力场”的历史变迁与文艺转型等问题。在探讨由印刷传播方式所催生的通俗文艺这种新的文艺形式时,洛文塔尔发现“大众传播导致了创造艺术和评判艺术的社会体制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进而敏锐地揭示了文艺传播世界在17世纪发生的决定性改变,“其实质是:从私人捐赠和有限的观众转向公众捐赠和潜在的无限的观众。这种改变在美学领域和伦理领域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改变对文艺内容、文艺形式、文艺观念、文艺功能等的影响。这是目前在文艺研究中所能看到的最早明确地从传播角度提出文艺转型观点的论述。 二、文艺社会学:洛文塔尔文艺传播研究的人文主义

12、路径 洛文塔尔是至今为止最出色的文艺社会学家之一,他不但探讨了欧洲文艺中的资产阶级意识,而且对欧洲戏剧和小说进行了传播学研究。汉诺?哈特揭示了他的文艺社会学研究与传播研究之间的密切联系,“洛文塔尔对于这一领域的先见之明展示在1932年到1967年之间写作的一系列论文之中,他讨论了文学社会学、大众文化批判以及他们与传播研究的关系。” 对于那种学院化的、缺乏批判性的文艺社会学,我们并不陌生,由于它与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动态考察的批判方法相悖而需要加以改造。在描绘具有批判传播理论色彩的文艺社会学蓝图之前,洛文塔尔首先向经验的文艺社会学研究发起了挑战,他质疑道:“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已成为一种克已苛

13、刻的行为。它避开任何外在力量的纠缠,在一种严格保持中立的氛围中成长发展,拒绝进入意义的领域。”除了反对传统理论的纯知识目标外,洛文塔尔认为社会研究总要包含历史内容,因此应该从历史可能性的角度观察它们。“社会科学被界定为一种条分缕析的社会研究,或多或少人为地把社会各部分孤立开来分析。它把那样的各种横断面想象成为研究实验室,但是它似乎忘了,唯一能够得到认可的社会研究实验室是历史环境。”洛文塔尔认为:“文学社会学家在传播研究领域的本职工作在于阐明阅读对人们意味着什么。但是在对作品完成了历史学、传记学以及文本分析等方面工作之后,他不能简单地把责任都推给他的经验主义学者同行。”因为“相关的社会因素也必须

14、经过社会学的审视”。 洛文塔尔在指出文艺社会学研究所应具有的逻辑起点和研究任务之后,并没有把经验研究方法全盘抛弃,与其他批判理论家不同的是,洛文塔尔采取的是批判吸收的策略:在批判经验研究的同时,试图改变其逻辑起点,借鉴其研究方法,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引入到文艺传播的研究中,使批判理论、传播理论与文艺社会学融会贯通。他强调说:“如果一个文学社会学家想在现代传播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他至少得有一个研究计划,这个计划应该既适应于其研究领域,同时还能与其他的大众媒介研究所积累起来的科学经验相联系。”自从1949年担任美国之音研究部主任一职以后,洛文塔尔开始大量借鉴经验方法来研究文艺传

15、播现象。比如他对广播节目进行了内容分析,调查了广播节目的收听率,并且对广播听众和印刷媒体读者进行了访问,还“借助规范的意识形态调查表,对精选的大众文学样本进行分析”,这使他的文艺传播研究具有了批判传播理论所缺乏的实证基础。 通常认为“读者反应批评”是在1960年代由几位美国学者提出的。事实上早在1920年代洛文塔尔就探讨了读者反应问题。他一再强调他的研究并非传统文艺研究领域中的作家作品研究,他所作的其实是文艺传播研究,而这种研究“存在于文学史学家的讨论之外”。例如在一战前德国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接受一文中,他就强调他“并不是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他所获得的大量注意根本不能由他小说的内容或者

16、语言来解释,也不能单独由它们的主题或者美学问题来解释”。因此洛文塔尔“并不关注作家的作品,而是关注其被接受的社会特征”。不同于当时一般文艺社会学所取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研究途径,他选择了一条文艺社会心理学的独特路线。这一研究的对象是作品读者关系,以心理学为中介,将传播理论和文艺理论联结起来,探讨传播者、文本和接受者之间的社会心理关系。 洛文塔尔在文艺传播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本雅明在当时就看到了这一研究的重大理论价值,1934年7月他特意从巴黎给洛文塔尔写了一封信,称赞他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马丁?杰伊甚至认为洛文塔尔“实际上是读者反应批评的真正开拓者”;霍拉勃则指出是洛

17、文塔尔“首开社会心理学的文学接受理论之先河”。 三、“理论力场”:批判理论、传播理论与文艺社会学在冲突中的融合 洛文塔尔认为,社会研究所成员所偏爱的“力场”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文艺与传播所形成的既构成又变动不居的现实结构,他因此形成了以文艺传播“力场”为逻辑起点的研究思路。所谓“力场”主要是指一种主客体吸引和排斥的相互关联作用所构成的复杂现象的相互转换的动态结构。阿多诺曾用“力场”这一范畴分析了卢卡奇和本雅明等理论家。洛文塔尔、马丁?杰伊也曾使用“力场”这个范畴概括本雅明和阿多诺的理论特征。正如“星座”是本雅明和阿多诺最喜欢的与“力场”相对应的另一条“隐喻”,“跨学科研究”则是洛文塔尔经常使用的

18、另一个术语。所谓跨学科研究,其实就是他的“理论力场”所形成的研究范式。在文艺传播研究的“理论力场”中,批判理论、传播理论和文艺社会学等“一系列变化着的因素产生了互相吸引和排斥的、动态的影响”,这种既冲突又融合的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互相转换的动力结构,但是并“没有产生某种生成性的第一原则。”这种独特的研究方法是洛文塔尔文艺传播理论形成的重要原因。在上文的述评中,我们已经涉及了几种“力”之间的冲突,下面我们将主要论述这几种“力”在冲突中的融合,而这才是洛文塔尔文艺传播研究方法论的过人之处。 人们对批判理论最经常的批评就是他们排斥经验和实践。对于阿多诺而言,这种批评是切中要害的。但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

19、理论还有不为国人所了解的“另一副面孔”,那就是洛文塔尔在美国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时所运用的批判理论。诚如一些传播学专家所说,洛文塔尔的文艺传播研究体现了批判理论和美国 经验研究最愉快的合作。作为批判传播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洛文塔尔与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扎斯菲尔德和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成功合作,在欧美传播学界被传为佳话。“哥伦比亚大学的效果研究经常聚焦于心理经验和行为结果,而忽略了大众媒介更广泛的历史语境和社会语境,但是批判理论显现出两副面孔,一副面孔表现在洛文塔尔1944年发表的通俗杂志中的传记中,而另一副则表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于1944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中。19421944年期间,霍克海默和阿

20、多诺搬到洛杉矶说德语的移民聚居区,主要从事工具理性、发达资本主义和文化工业的理论批判研究。而洛文塔尔则住在纽约,在拉扎斯菲尔德充满了经验研究取向的研究所工作,他的研究体现了批判理论和美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最美好的联姻。”哈贝马斯在指出洛文塔尔开创了传播研究的第三种可能时,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说:“洛文塔尔比别人更多的向美国社会开放了自己,向经验主义研究和分析流派开放了自己;为什么在老一代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中只有他一个虽然不是实用主义者,但是并没有拒绝向美国的皮尔士和米德的伟大哲学表示尊敬相对于批判理论和经验研究,洛文塔尔描绘了第三种可能。”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洛文塔尔能够超越文艺传播研究中批判学派

21、和经验学派双峰对峙的理论困局呢?洛文塔尔认为原因在于,在他继承德国的哲学传统和人文主义认识论范式的同时,他也对美国的实证主义传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充分的尊重,他说:“我成长的知识传统是马克思、狄尔泰、西美尔、黑格尔、新康德主义哲学、李凯尔特和韦伯。不同于我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同事,我更多地接触了美国的学术传统。”其实,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尽管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所有核心成员的理论基础,但是研究所的不同成员对它的理解、运用仍然是有着显著区别的。对于阿多诺而言,批判理论不仅是一种立场,更是一种方法论,这使他与拉扎斯菲尔德的合作缺乏一种共享的理论基石。洛文塔尔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则与这种严格的批判理论保

22、持了一定的距离。马丁?杰伊在评述批判理论时说:“批判理论的核心是对封闭的哲学体系的厌恶,如果以为它是封闭的体系,那就会扭曲它本质的开放性、探索性及未完成性。”既然“批判理论”不是一个体系,那它就不能被简化为一个排斥他者的封闭系统。洛文塔尔在回忆“批判理论”的产生发展时专门强调了这一点:“批判理论意味着什么:即一种立场,一种基于共享的批判基础之上的姿态,这种观点将被应用研究所有的文化现象,但是它并不要求成为一种体系。” 洛文塔尔把批判理论作为“一种立场”,一种面对所有文化现象都将采取的普遍的、批判的姿态,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而非一种理论体系,这就使他的理论视野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为兼容其他研究方法留

23、下了空间。因此,当洛文塔尔运用批判理论时就不会局限于某一种方法,而是站在批判的立场上,同时采用人文科学的和社会科学的方法,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这就沟通了文艺传播研究中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对此,拉扎斯菲尔德对洛文塔尔的选择颇能说明问题。尽管战前他和阿多诺的合作未能成功,但是他仍然邀请洛文塔尔到他们的应用研究所担任专职研究员。洛文塔尔后来的一系列传播研究证明,拉扎斯菲尔德的选择是正确的。 洛文塔尔站在批判传播理论的立场上,沿着历史化、现实化和具体化的方向对文艺传播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阿多诺相比,他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上下贯通,通过对16世纪到20世纪之间每一个历史时期最具有

24、代表性的人物和杂志的考察,来追溯历史上围绕文艺与传播问题所进行的讨论,由此提炼出文艺与通俗文化论争史的脉络。比如他通过对发表在美国两家流行杂志中的通俗传记的内容分析,极有创见地揭示了传记主人公从“生产偶像”到“消费偶像”的转变过程。洛文塔尔在揭开通俗文化生产的神秘面纱的同时,也揭示了消费已经取代生产成为美国民众日常生活兴趣的中心。 罗伯特?默顿在研究了洛文塔尔的文艺传播理论后得出结论:“社会哲学的德国思想风格与美国的方法论并不是不相容。”他认为洛文塔尔“对于通俗传记的研究就是这种综合方法的成功范例。”四默顿所谓的“综合方法”实际上就是洛文塔尔的批判理论、传播理论和文艺社会学等方法在冲突中的融合

25、所形成的研究范式在“理论力场”中对文艺传播活动进行研究。其实,“理论力场”观念作为一种指导性观念不仅贯穿于洛文塔尔的文艺传播研究之中,而且贯穿于他的全部理论研究中,这才使他能够打造出批判理论的“另一副面孔”,并且开创出传播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研究洛文塔尔文艺传播研究的方法论意在为当前中国的文艺传播研究提供一个更加深厚的理论语境,提供一条文艺传播研究的新思路。考察大众传播时代的文艺实践,可以考虑把文艺传播研究的“理论力场”这个学科交叉性极强的命题作为一个切入点。“理论力场”的结构性互动关系,本身就已把传播社会的文艺研究置于大众传播基础之上,这样一种关系模式,应该可以为文艺的创新性研究建构坚实的支点。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点浅见,它不是结论,而旨在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起点。 责任编辑:曹振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