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解法和答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7227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解法和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解法和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解法和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解法和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解法和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解法和答案” 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我给学生出了一道练习题:一套课桌的价钱是80元,其中椅子的价钱是课桌的。每把椅子价格是多少元? 学生正在思考时,有一名学生说:“老师,不用分数方法,用其他方法可以吗?”他认为,现在正在复习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所以提出这么个想法。我说用其他方法也可以。不一会儿工夫,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做完了。我让学生说出解题的方法: 生:我把课桌的价钱看作单位“1”,用80(1+3/5)=50(元),则一把椅子的价钱是503/5=30(元)。 生:我是用列方程的方法求的,设课桌的价钱为X元,X+(3/5)X=80,X=50,503/5=30(元)。 生:我也是用

2、列方程的方法求的,设椅子的价钱为X元, X+(5/3)X=80,X=30元。 生:我把每把椅子的价钱看作单位“1”,80(1+5/3)=30(元)。 生:我是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的,每把椅子的价钱是803/(3+5=30(元)。 生:我是用份数的方法求的,每把椅子的价钱是80(3+5)330(元)。 生:老师,我得到的结果是15元。 师:别人的结果都是30元,你为什么得15元呢? 生:老师您看,咱们的课桌都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为一套,求出的30元,再除以2得15元。 生:我也认为每张桌子配两把椅子,我是用80(10+6)315(元)。 生:10+6是什么意思? 生:把桌子的价钱看成10份,两把

3、椅子的价钱就相当于这样的6份,一套桌椅就相当于这样的(10+6)份。 生:噢!原来是这样啊。一把椅子的价钱就是每份的价钱再乘以3。 学生纷纷议论着,有的认为这样不可以,但有的认为这样也说得通,因为教室里面的课桌就是一张桌子配两把椅子。正当大家争得不可开交时,又有一名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认为这道题的得数是10元也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咱们实验室的课桌就是一张桌子,配三把椅子,列式为80(1+5/3)3=10(元)。 生:一把椅子相当于桌子的3/5,如果将桌子的价格看做5份,3把椅子的价钱就相当于这样的3份,则一把椅子的价钱就是这套课桌的1/(3+5),所以每把椅子的价钱为801/(3+5

4、)=10(元),这样多简便。 生:照他们的说法,一张桌子配4把椅子也可以。因为活动室里的桌子就是一张桌子配4把椅子。用刚才的简便方法,将桌子的价格看作5份,4把椅子的总价就是这样的3份,那么4把椅子的价格就是这套课桌的3/(3+5),所以4把椅子的价钱为803/(3+5)=30(元),每张椅子的价钱是304=7.5(元) 生:他这样算倒不简单,我想如果把桌子的价钱看作20份,那么每套课桌中椅子的总价就相当于桌子的12份(34份),一套课桌中桌子的价钱就相当于一把椅子的(20+12)3=32/3倍,所以一把椅子的价钱为8032/3=7.5(元)。 生:我认为一张桌子配8把椅子也行。 生:不行,你

5、在哪儿见过有8把椅子的课桌,8把椅子的是饭桌。 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8把椅子的课桌我们这儿没有,也许别处有,可能还有6把椅子的课桌或者10把椅子的课桌。 生:照你这种说法,这道题的解法是无穷无尽。 生:你怎么想就怎么答,方法和答案就各种各样。 生:当然,这道题的解法能看出有好多种,根据前面的解法,配两把椅子的,每种解法的得数除以2或乘以1/2,配三把椅子的,每种解法的得数除以3或乘以1/3,以此类推,当然解法有好多种。 生:到底这道题的做法哪个对? 生:哪个得数对? 生:哪种解法都对,哪个结果也都对。因为生活中就存在着不同的解法和答案。 生:我看也应该是这样的,因为解应用题就应该从生活实际

6、出发,我们见到的是什么样,就应该怎样解答。 生:老师说过,我在网上也看过,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解题时,要实事求是,说明理由,哪种方法都对。 师:说得都很好,你们能把知识活学活用,很不简单。在数学学习中,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学、做、用相结合。 简析: 一、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大胆放开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发展。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不到任何约束,能放开思维,从而激发了主动探索的欲望。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只做随机指导,只给出有关信息,让学生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探索,通过思考、合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三、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背景,将课堂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