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至上”不可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7797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果至上”不可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结果至上”不可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结果至上”不可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果至上”不可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果至上”不可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结果至上”不可取 结果管理以目标为指向、以结果为驱动,不对工作的过程作过多的干涉,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明确权利责任,有利于推进自主管理,因而受到广泛的欢迎。然而。由于学校工作的特殊性质,由于配套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结果管理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笔者认为。在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研究和解决以前。结果管理不应成为学校管理思想的主流。当前在中小学奉行“结果至上”的管理理念必须慎之又慎。 一、学校工作的特性使得结果管理不具有良好的现实操作性 1、学校工作的目标体系难以建立。结果管理将管理的重心指向结果,如果没有完整科学的学校工作目标体系,对结果的评估就失去了

2、参照的标准。但是,就学校工作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目标体系,实践证明是困难的。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有很大的不同,企业产品质量有明确的指标体系,据此建立起目标管理体系相对较简单。而学校的产品是人,人的质量则很难量化。例如,我国教育方针规定的学校育人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科学家自然可以算,普通劳动者算不算? 2、育人工作的复杂性,使得结果管理很难产生预期的成效。育人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脑力劳动。首先是工作周期长。教师劳动的效果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后才能显现。其次,学生是教师共同培育的结果,教师的工作职责、任务相互关联,彼此交叉,难以确

3、切量化。 二、结果管理本身的理论研究和相关的制度建设不到位 1、建立一套学校工作的目标体系是困难的,要在目标指引下建立一套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体系也是困难的。以欠缺的标准或不相关的标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引致非客观公正的判断,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感到信服。例如,某校曾经将教师家访的次数作为班主任考核的指标之一。可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四市三区,大多数学生除周末外,平时吃住都在学校,教师根本没有频繁家访的可能性。于是,老师们为了应付检查,只得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凭空捏造许多家访记录。这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习气。又如,某校将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考

4、核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要指标。某教师“十年磨一剑”,只发表过一篇文章,但质量很高;另一教师拼拼凑凑发表过多篇毫无影响的文章,按数量来评分,显然垃圾打败了精华。 2、有些考核虽然可以建立量化指标,但是又忽略了人性。如某民营学校为有效解决生源流失的问题,将各班学生转学的情况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对每班转学人数超过两人的教师进行惩罚。事实上,学生的转学可能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当然,也有的确因教师工作的不负责任,但学校不问青红皂白,一律将转学情况与教师的工作考核挂钩,这样的结果管理,很难达到管理者预期的“结果”。还会引起教师反感,并以其他的方式来抵触。 3、考评结果的使用缺乏制度规范。结果管理将管理的重心放在

5、结果的考核上,从而相对忽略对教师工作过程的考察,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无法与教师一起进行归因分析,找出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二是容易将主观因素带人到绩效考核工作中。有的学校对考核的结果讳莫高深,考核之后无反馈,使被考核者无从知道考核者对自己哪些方面感到满意,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有的考核者滥用考核资源,凭借考核结果过分追究教师的失误和不足,将教师在能力、行为和态度上的不足过分放大,简单粗暴地训斥,对教师实施严厉的惩罚,使绩效考核成为威慑教师的手段。使得教师人人自危。正是由于绩效考核对教师具有震慑作用。一些管理者把它当作管理的法宝,把管理的重心放在目标的制定和结果的考评上,对教职工如何达成目标则漠不关心,不注重利用考核信息来总结推广经验,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引导、帮助和鼓励员工提高绩效、端正态度、提高能力。 以上从学校工作特点和结果管理本身两方面探讨了在中小学推行结果管理的局限性,但这绝不意味着结果管理一无是处。笔者所反对的是有人提出的中小学管理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