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底和高”的教学思考与改进.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8327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底和高”的教学思考与改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认识底和高”的教学思考与改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认识底和高”的教学思考与改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底和高”的教学思考与改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底和高”的教学思考与改进.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认识底和高”的教学思考与改进一、相关背景的思考 “认识底和高”一课是在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特征及会画垂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记得一次公开课教学,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时“动手做”,因为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想办法将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纸板进行剪和拼,得到一个最大的长方形,并在操作过程中找到平行四边形的高。然后我通过在黑板上示范与课件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细致地教学生作高的方法与步骤。学生学得很投入,课堂气氛相当融洽,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次成功的、示范性的公开课

2、教学。可是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学生画的高却让人难以接受,如有的找出的底和高不对应、有的把菱形的对角线当作高等。在之后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我一再追问:“这是高吗?它垂直于底吗?”虽然屡次分析纠正、反复练习,但一些学生还是屡屡犯同样的错误。后来才知道,不是因为学生作图技巧不过关,而是学生对底和高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直观、模糊的层次上。 教学“认识底和高”,肯定会涉及它们的概念。我曾经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学中概念的科学性一味地“退让”,经常将概念定义为“像一样的叫某某某”,或者索性不出示定义。以往的教材不要求学生会用统一的语言描述底和高这两个概念,但如果数学概念“只能意会,不

3、能言传”,那就丢失了数学本身最重要的“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意义了。新版教材要求学生“与同伴说说什么是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虽然没有要求用统一的语言描述高的概念,但是也要学生能说一说。因此,教师应在尽量保证“高”的概念科学性的前提下,寻找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适当模糊”到“趋向本质”来理解概念。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思考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结合“限高”的情境体会高的意义,并通过动手操作,认识梯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和高;2.能够独立探索并用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其中,底和高的认识是重点,属于基础知识;

4、画出三种图形的高是难点,属于基本技能。教材中指出“从顶点向对边引出的垂线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样的概念既能帮学生理解高的含义,又提出了作图的方法。但是如果只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高的定义并把它背下来,那么学生没有真正理解高的含义,只是会背诵高的特征。因此,这节课还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那就是通过回忆、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积累联想、归纳的经验。 教材安排了“限高”情境、画一画高、认一认高等活动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值得注意的是,支撑学生理解高的概念不是“限高”这一情境本身,而是由这一情境引发的经验,但这一事实却经常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忽略,直接从情境跳跃

5、到纯粹的概念教学,导致学生理解不深刻、不全面,需要死记硬背。为了帮助学生搭建起经验与概念之间沟通的桥梁,我在教学中增添了讨论生活中的高这一环节。 三、教学过程的思考与改进 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进行,先让学生谈谈生活中的高,接着认识平面图形的底和高,然后自主探索画出平面图形的高,最后进行回顾与拓展。 环节1:谈谈生活中的高 (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大大的“高”字) 提问(1):你知道高吗?什么时候用到高? 提问(2)(课件出示量身高的图片):此人的身高从哪里到哪里? 环节2:认识平面图形的底和高 提问(3)(课件出示桥洞限高图):你认为“限高”指的是哪一条线段的长度?请在图上画一画,并与同桌交流自

6、己的发现。 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限高”的含义,说一说“限高4.5m”是什么意思,然后从情境图中抽象出梯形,引导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再让学生在梯形纸片上画一画,帮助理解。这时的画一画不是让学生自己探索梯形的高的作图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尝试画出梯形的高度,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高”。 为了让学生的几何思维顺利地从直观阶段向分析阶段发展,教学时要选择一个载体让学生学会表达,而画图就是这个载体。要画高,就要分析高具体是什么样子,从哪里到哪里。当学生说出“从底下到上面”时,我顺势引出底的概念,并指出平行的两条边才是梯形的底,其中较短的是上底,较长

7、的是下底。这样学生会想到“从顶点开始才能最高”“垂直才是真正的高度”,甚至可能发现“可以画很多条高”等关键点。在学生研究并讨论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梯形的高指的是上底和下底之间的垂直线段。” 提问(4):梯形有几条高? 学生思考后,我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梯形有无数条高。接着,我出示,让学生再次找梯形的底和高,并追问:“能不能在腰上画高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高的本质属性,理解平面图形的高与生活中的高是不同的,使学生心中高的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发展。这种概念逐渐明晰的过程,既是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过程,又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然后我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1页,独立找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

8、底与高。这时学生已经有了认识梯形底和高的经验,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找一找、画一画高,并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操作的结果与做出判断的理由,这样可使学生积累探索解决问题的经验。最后,关键要让学生悟出:平行四边形的任何一条边都可以作底,而且底和高是一组一组相对应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可以作底,每条边都有一条对应的高。 环节3:用三角尺画平面图形的高 提问(5):如果要准确地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高,可以怎么画? 在认识底和高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多次画高,再加上他们早已掌握“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的作图步骤,此时让学生独立画出三种图形的高已是水到渠成,这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梳理作高的一般步骤和注意点即

9、可。 环节4:回顾与拓展 课尾,在学生说这节课的收获后,我说:“在课的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底和高的联系。”然后通过课件移动平行四边形的一个点,引发学生对这三种图形底和高之间关系的思考,为后续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埋下伏笔。 回首教学过程,看似按部就班,实际上整个教学流程一反既往的惯用套路,采取在“画”中“认”、在“认”时“画”的教学思路。所谓在“画”中“认”,即以画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和表达概念的抽象过程,突破教学重点。在“认”时“画”,是指在概念理解过程中,练技巧于无形,既能分散难点,避免机械重复,又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总之,我力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采取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使数学学习给学生留下经验和快乐! (责编 蓝 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