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妈妈”的家教秘籍.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874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光妈妈”的家教秘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阳光妈妈”的家教秘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阳光妈妈”的家教秘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阳光妈妈”的家教秘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光妈妈”的家教秘籍.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阳光妈妈”的家教秘籍 在我眼里,儿子是最优秀的 我的儿子和许多孩子一样,有着撒谎、打游戏、逃学、打架的经历。我们从长辈、老师和朋友那里讨教经验,尽量让自己跟上时代,了解孩子的心理,以应对我们可能遇到的难以驾驭的局面。 我和丈夫从不贬低儿子的点滴成绩。在我们眼里,儿子是最优秀的。我们竭尽全力寻找机会和搭建平台,让孩子的微小进步和才能得以放大、发扬,让他在自信中成长。 我和丈夫从不奢望儿子多么出众,多么优秀。很早就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把让孩子考取北大、清华作为培养目标?”我说:“我们没有精力和能力陪伴他参与竞争。考上北大、清华是学业优秀的证明,可它不是人生的全部。”我和丈夫当年的学业并不优秀,

2、如今我们一样拥有各自热爱的工作,并从中体味到了成就和满足。因此,我们用平和、平常心态教育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选择,促进孩子的综合发展。 不太在意孩子的学业 我不太在意孩子的学业是否最优,因为我知道现行教育的考试弊端,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级的第一方阵(前三分之一)就行。可我很在意孩子是否心智健全和孩子的生存能力如何。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品行培养好,把他的社会生存能力教到位,他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缺少什么,会主动寻找和获得,我们也会很开心地看着孩子快乐成长。 我下过乡,做过职业学校老师、民办职业学校校长。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在与教师、家长、企业家的接触中,在教育孩子和经营家庭中,我总结出家庭教育及职业

3、教育的经营理念,即选择教育和阳光教育。 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家长都要有心理底线。我的心理底线是:孩子身体健康,心智健全,能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不给社会和他人添麻烦。孩子有能力自立于社会,就是我们做家长的成功。明确了孩子的培养目标,家长就放下了许多虚荣、偏执、不切实际的东西,会从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方面出发,科学地把握和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关注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 每一位母亲都想把最好的东西送给孩子,都想让孩子优秀,都想让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但什么是最好的?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孩子?这是每一位母亲的选择题,也是必答题。但是,社会的压力和浮躁,让许多母亲迷失,进而走进教

4、育的误区。 在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现哪些误区呢?我认为,最容易出现的误区是“重学习,轻心智”,也就是说,只抓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心智发展,好像孩子的人生唯有走上“上大学”这条路才保险,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再有就是盲目攀比,包办太多,不能尊重并平等地对待孩子,等等。 教孩子学会爱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获得表扬,都想要获得第一,可第一只有一个。爱孩子首先要给孩子真爱,教会孩子去爱。在孩子考试失利需要安慰的时候,家长的理解和减压,会使孩子舒缓情绪,度过心理脆弱期。这个时候家长的关爱是孩子永生难忘的。 当我们把最宝贵的思想和品质给了孩子,教会他们选择,教会他们共情,教会他们能力。当孩子知道人生不是只有

5、高考这一件事,高考没考好照样也可以拥有未来,思维和视野就会开阔起来。当家长把孩子的其他优点和特质挖掘出来,让孩子拥有自信,家长和孩子就都有了阳光心态。 每每我看到和听到别人的孩子多么优秀,多么出众,羡慕、嫉妒、攀比之心还是有的,只是不久我就会恢复平静,理性思考,正确对待,不给孩子施压。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发现和找到孩子靓丽的一面,让孩子充满自信去做最好的自己,才是家长应当做的事,整个家庭也才会充满欢歌笑语。 儿子上高一时,由于工作需要,我买了一辆奥迪车,但是我和丈夫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儿子,我们是怕他张扬,有优越感。但是,家里有了一辆车,每天进出,

6、要想保密,谈何容易?尤其我丈夫是个细心的人,每天他都要看看车的停放位置、是否有损坏毕竟这是笔不小的投资。 虽然每天丈夫都要过问车的事,但一有儿子在场,我们就闭口不提。儿子早上起床晚了,或是晚上放学,碰到下雨下雪,我们从没用那辆车接送过儿子,一直保密了半年多。一天晚上,儿子在写作业,我半躺在床上和丈夫闲聊。不经意间,丈夫问到我关于车的事情,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就冲到我们面前:“咱家有车了?”那个兴奋,那个激动,那个像小时候一样扑在床上的动作,至今仍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中!我嗔怪地看着丈夫,轻声地对儿子说:“有了,但那是公司的车,是办公用的,不是私家车。”丈夫在一旁说:“不许在学校跟同学说,你妈不

7、会用车去接送你的。”儿子依然神采飞扬地说:“什么时候买的车?什么牌子?”“去年买的,奥迪。”“噢,太棒了!咱家有车了。为什么不告诉我,好让我早点高兴一下?”“你爸怕你分心、炫耀、不踏实、有优越感。”“妈妈,你们太不了解我了,太小瞧我了!其实咱家算什么呀?我们学校厉害的家长有的是,什么宝马、奔驰”儿子说出一大堆好车的品牌。真的,儿子他们学校是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每天早晚开好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太多了。 儿子知道家里有车后,我也很少用车为儿子服务。直到高三的最后冲刺阶段,大约有两个月的时间,我断断续续地加入到接送孩子的车队当中。每次我的车都停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儿子在同学面前,始终没有“暴露目标”。临毕业,知道我们家有车的同学也寥寥无几。 瞒车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我们选择的一种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我们想要灌输给儿子的是要靠实力自立于社会,而不是在家庭背景下,在家长呵护下,带着家庭、父母的光环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