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882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等职业教育特殊的教育类型和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必须具有不同于普通专科教育的特殊的人才培养方式。 一、“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围绕培养目标,科学选择和设计项目,以项目带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项目即任务,是指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毕业生应完成的工作任务,是相对独立、客观存在、相对完整的工作任务。项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项目是指能生产出完整成品的大项目,狭义的项目是指大项目中的部分项目。项目主要包括三类:根据需要设计的教学项目,具有仿真性质的模拟生产项目以及具有实战性质的具体生产项目。项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带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在项目实施中锻炼技能,学习技术,培养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将教学与“项目”充分地融为一体,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在学习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将学校教育

3、与企业、行业融为一体,有利于实现学生与行业、社会的“零距离接触”,真正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以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二、“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遵循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总体目标是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劳动型的人才。“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很好地贯彻了教育方针,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遵循了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高职教育规律。 (二)体现“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 “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的具体

4、体现。 (三)符合现代生产组织模式对人才的要求 现代生产组织模式已由生产线发展为“生产岛”,一个“生产岛”要求能生产出一个完整的成品,而且在其中,工人的工作要求互相轮换,每个工人都被依次要求完成别人的工作。多技能是“生产岛”对工人技能的一项基本要求 2。 “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熟知整个生产过程,形成多种技能,较好地解决了在重点提高学生未来所从事的主要岗位的职业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本行业内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的问题。 三、“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核心,以“项

5、目”为载体,以“项目”带动教学内容的组织、带动教学过程的实施、带动教学评价的改革、带动校企合作。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培养目标。其基本框架如下图。 四、应用“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一)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应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分析,构建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以此为要素,根据“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整合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模块的功能,科学选择或设计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带动教学内容的组织,使之有效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此环节

6、应特别注意3个问题,一是对本专业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准确分析,这是正确运用“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二是课程模块的功能必须明晰。三是科学选择和设计项目,这是保证“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的关键。 选择和设计项目时应注意: 1项目要全面系统。项目应涵盖人才培养规格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要考虑大多数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实现任务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应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形成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2项目要明确实用。项目的选择和设计要与课程模块的功能一致,有明确的功能。项目的内容应使学生在探索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操作与思维,使所学的知识和技

7、能进一步加深与巩固,使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步提高。 3项目要体现先进性、创造性。先进性是指项目要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反映当前的最新理念、最新产品、最新的工艺和最新的设备,让学生学习最新的技术。创造性是指项目要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4项目要贴近生产实际,与解决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生产项目要尽可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设计的项目成果应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市场运作能力。 5项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迁移和拓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必带来职业环境的变迁,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项目的选择与设计在瞄准培养目标

8、所确定的就业岗位(群)时,应有适度的拓展,以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迁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二)改革教学观念,以项目带动教学过程的实施 项目是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载体,带动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通过项目教学和实践,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并行并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形成。为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 1.理论教学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理念,注重理论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结合具体项目进行知识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获取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学生弄清了所学知识为何种工程项目的实施服务,对培养何种能力有效。为此,必须改革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案例教

9、学、项目教学等,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2.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技能形成的规律,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应沿着单项演练模拟仿真综合训练的思路安排。 单项演练是学生在完成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利用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完成一个个单一的项目。单项演练的项目可能是由若干个有相互联系的项目组成的项目群,也可能是某个完整项目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哪种类型,都必须是相对独立的。单项演练的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能满足项目所需要的分项实训室,学生能在分项实训室反复进行训练。 模拟仿真是学生在完成主干课程的学习和具有一定的单项实践技能的基础上,以环境模拟、仿真项目工程的形式在校内安排若干个具有综合性质的实习实训项目,

10、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个具有综合性质的完整的工程项目,形成综合能力。模拟仿真训练一方面可以运用计算机仿真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可以设计提供一些具有实战性质的工程项目,或设计一些贴近生产实际的教学项目,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训。模拟仿真是集“学校能控”和实习中的“技术应用”为一体,要在“真”上下工夫,要重视仿真实训环境的营造,仿真实训环境包括设备的布局、环境的布置、工作任务的下达、工作成效的检查验收、劳动纪律的执行等,使学生在一个与企业基本一致的环境中实训。 综合训练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理论,初步熟悉生产项目操作规范,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走出学校,走进市场,实际参与生产项目实践

11、,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和市场运作能力。这一阶段,学生要走向社会,走入企业接受真实的生产项目实践的真正锻炼。实践项目来源于校办公司和合作公司。在本阶段的实践中,学生的学生身份逐渐淡化,他们以准员工的身分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和管理,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和实践,完成企业员工应当完成的任务。并且把学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业绩作为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此时,学生活动的目标开始真正面向市场,他们真正接受企业管理,体验企业文化,进入市场运作。这一阶段是对专业教学的全面检验,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素养,形成职业岗位能

12、力的重要阶段。同时又是学生职业趋向逐渐明晰,就业岗位基本确定的关键时期,学生在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就业。 在实践教学环节要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1)要有充足的项目。项目是“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为确保“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准备充足的项目,尤其是具有实战性质的项目。为此,必须拓宽获得“项目”的渠道。学校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提供一些具体的项目;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由企业为教学提供更多的项目;学校也可以成立具有市场运作性质的公司,为专业教学提供工程项目。 (2)科学安排实践项目。项目的选择要与学生所获取的理论知识相一致,使理论教

13、学能有效促使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项目的安排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业技能形成的规律,符合生产过程的要求,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局部到整体,由单项到综合。 (3)选好合作企业。“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综合训练环节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进行的,为保证学生能学到本行业较为先进的技术,职业素养能得到全面提升,与社会真正实现“零距离”接触,必须选好校企合作伙伴。所选择的企业应是有合作的热情和愿望,与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就业范围基本对应,生产技术先进、生产任务饱满,经营效益较好、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 (4)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具有良好

14、的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具有较高水平的生产操作能力、较强的项目选择、开发、设计与项目指导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为此,必须全面提升教师的素养,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尤其要重视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加强校内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积极聘请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乐意参与人才培养的行业专家、技术能手,组建一支质量高、数量足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与学校教师一起设计开发项目,有效指导学生的项目实践。 (三)以完成项目的质量为依据实施多元的教学评价,以项目带动教学评价的改革 “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评价方面,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以纸笔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模式,实行以完成项目的质量为依据、学校评价、行

15、业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结合的多元教学评价模式。 此环节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专业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行业评价标准,及时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行业技术的最高水平。 2参与评价学生的企业,应具有较高的行业技术水平,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的先进技术。 3专业教师要注意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注重评价的促进功能,促进学生技术能力的形成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形成。 (四)以项目带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设计项目,研究、实施项目,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为企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企业为学生的项目实践提供设备、资源、岗位,选派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员工具体负责学生的培养工作,和学校一起承担育人责任。为此,在项目的设计开发时,应兼顾校企双方的利益,选择双方都感兴趣的项目。要拓展项目的功能,由单一的教学功能拓展为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 高等职业教育特殊的教育类型和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必须具有不同于普通专科教育的特殊的人才培养方式。不同的办学条件、专业类别、不同的培养目标,应采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专业,它更适用于按某一应用技术领域的需要设置的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